分享

秋意渐浓扇宜藏--听“江南扇王”徐义林师傅讲折扇的收藏与养护

 闲情偶的 2019-09-16

苏扇历史悠久,在明代便已遐迩知名,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苏扇主要有绢宫扇、竹折扇、檀香扇、象牙扇、纸团扇等十几种。扇子品种不同,制作技艺大相径庭。苏式折扇的特点主要是扇骨、扇面分别完成,待画好扇面后合穿而成。扇骨的用材上,不仅有普通的用竹作原材料,常见的还有乌木、檀香木、紫檀、象牙,且雕、刻并用。

精品折扇的价值是非常可观的,甚至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所以对于折扇的收藏爱好者们来说,折扇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 而只有在认真的保养和不断的呵护之下, 折扇才能永葆青春,进一步提升美感和收藏价值。应该说,在现有的各式文玩中,折扇应当算得上是相对比较好养护的种类。究其原因大概在于折扇的用料相对较少 、体积也相对较小,养护的工序和工作量自然也就不大了。另外,折扇的原料可称为竹、木,牙等,原料的密度都比较高, “虫吃鼠咬”一类的蛀害情况一般不会发生,无需投入太多的人工和精力进行过于频繁的检查。而且由于折扇自身构造的特点, 造成扇骨结构的应力相对较小,一旦制作成型后,并不会像那些木质家具一样容易走形或者变形,甚至出现开裂的弊病。

对于文玩折扇的养护,基于折扇的自身特点,我们基本上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要点。
防晒: 切忌将折扇长时间暴露于太阳之下,以免造成折扇的扇骨变形和扇面酥脆甚至龟裂。 折扇自身的特性使然,所以极其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一方面是扇骨的色泽会失去原有的光彩,另一方面也是害怕扇面上的字画作品会受到影响。很多玩家认为说自己手中的折扇扇骨是高级木料,故而可以无视这一点,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哪怕是紫檀这样的木中极品,如果曝晒过度的话,紫檀木的颜色就会发黄,失去典雅的紫色光泽。 所以,不仅是折扇,对于所有的文玩来说,若非刻意追求,都不要将玩件放置在太阳下或是朝南的大玻璃窗前曝晒。

防潮:过度潮湿对折扇的影响是巨大的。木质扇骨的原料木材内都或多或少的有水分存在,空气湿度过低时会收缩,过高时又会产生膨胀的情况,所以在现代住宅中要远离空调和暖气。日常养护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碰水,万不慎碰到了水一定要马上用干布擦干。但是要注意,绝对不能用湿抹布或粗糙的抹布揩擦,一般都应该用柔软的棉布,但是饶是这样,也要避免和扇骨上雕工的地方接触。如果只是有些灰尘的话,只需要用软毛制的小刷子轻轻擦拭就好了。
防潮这一点对于扇面来说,尤为重要。以前收藏圈中著名的说法就是:一手卷,二册页,三中堂,四条屏,五楹联,扇面居末。实际上,扇面的收藏潜力和升值空间在近几年已经呈现出井喷的态 势,很多名家的天价扇面已经不算罕见了,所以我们应当在收藏折扇的时候对扇面更加以关注。扇面洁净、书画如新、墨彩妍润,这三点是最基本的要求,而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损缺则是收藏者人力不可及的,但是由于保存不当造成的水渍、霉斑和污迹,那就是非常不应该了。

多玩: 因为某些折扇过于珍贵,所以很多收藏者到手之后往往都很小心,不舍得使用或者盘玩,只作摆设用,甚至还有的玩家将其用玻璃罩保护起来。长此以往,由于缺少常常把玩和擦拭扇骨的光泽就会锐减。其中效果大家不妨看看博物馆里陈设的多年没人触碰的文玩把件,其身上看不到一丝的生命力和活力,给人以非常糟糕的感官体验。所以我们鼓励收藏者应该经常和折扇进行互动,要多加把玩,经常拂拭。

顺便说下,怎么打开折扇,这个步骤看似简单,但其实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总是“唰”的一声就甩开折扇,这种生拉硬拽的手段会很容易损伤折扇的榫卯结构。打开折扇的时候,用右手握住扇尾,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托在扇头的左右两角,将其轻轻撑开,如果是左撇子的话,就要把双手反过来了。
这个动作可能比不上“唰”的一声甩开折扇那么潇洒,但是对于折扇的保养还是很有益的。
善存:折扇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扇骨的木料表面纹理相对比较精细,容易受到刮损,所以要小心为上。
日常摆放的时侯,表面应避免与硬物摩擦,上面也不能堆放过重的物品,下面最好能加上一块软布。最好的方式就是制作一些专门的扇袋、扇盒或扇箱。“扇袋”虽然一次只能放一把扇,看似最简单但其由来已久,最早是由少数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所爱用的腰袋演变而来。清人入关后被一并带入关内,继而盛行于民间。扇袋的发展一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在材质上百花齐放,而且也有各种刺绣的手法,在佐以玉石、碧玺等配饰,可谓是“方寸之地尽显风流”。
扇袋扇盒不妨以五至十把为一组,以扇形或者长方形摆放,但是切记要将相同材质的折扇放在一起。随后以细线缠绕扇尾来固定,再用宣纸将单把折扇包裹起来,这样彼此之间就不会碰撞摩擦了。另外,扇箱和扇橱也是储藏折扇的极佳设备,但是成本可能要更高一些。但无论是什么储存容器,都是需要在里面放上樟脑丸来防蛀的。同时要经常拿出来通通风,不过下雨天和潮湿天气除外,以免接触水汽受潮发霉。如果扇子出现了各种不良的状况,应该先及时地请装裱师对扇面进行修补,甚至可以重新进行装裱,将其单独做成扇面,从而更好地来保存。
近来也有些玩家喜欢收集老旧的残骨,这种传世的老扇骨不太支持再次进行维修,因为很难拿捏尺度和轻重,往往更容易留下新的创伤,那就得不偿失了,倒不如精心地收藏起来,还有一份缺憾的美感。


                                  ---- 《大师讲折扇把玩与鉴赏》
                                       徐义林,李宗贤,杨惠义 主编



折扇欣赏

两把棕竹书画成扇

9.5寸,2.0排口, 16骨

和尚头与古方

文化传承不是一个人的苦行,道路虽然幽远曲折,但我们一直在前行......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折扇成为我们的“文化”
而不是博物馆里面的“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