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私的基因》⑤ | 繁衍,是基因自私的结果

 kittywei 2019-09-16

今天,我们继续领读理查德·道金斯的作品《自私的基因》。

经常看动物世界的人都知道,在动物世界里面:繁殖和生存是永恒的主题。

1886年,以为美国的昆虫学教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记录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在实验室看到雌螳螂在交配的时候吃掉了雄螳螂的头,但是被吃掉头的雄螳螂并没有停止交配行为,直到交配完成。

直到后来科学家才发现,螳螂和人类不同,它们控制交配的神经不在头部,而是在腹部,因此断头后的雄螳螂仍能够继续交配。

人们好奇的是这种奇怪的现象生物学本质是什么呢?宁可失去生命也要完成的繁衍对于生物界有什么意义?

我们知道了基因是指导生物行为的根本原因,但是每一个指令的形成和行为的发生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要了解生物的行为,还是要追溯到基因。要探寻的是基因让生命体保持这种行为的原因,以及这种行为能够给基因带来的实际意义。

基因库是基因长期的生存环境,“好”的基因是在经历自然选择在基因库中存活下来的基因。那么基因的“好”和“不好”是怎样判断的呢?

自然选择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好”的基因就是指那些能够建造出高效能的生存机器,让自己得以无限制的复制的基因。

由此可以知道,基因是自私的。它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要无限地完成自我复制,从而在基因库中增加自己复制体的数量。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基因存在之初,它一定是特别而又格格不入的。它是怎样“逃”过了周围各种其他不同基因的围追堵截而得以生存下来的? 

经过现实生活的我们都知道,单打独斗是很难成事的,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必须学会合作共赢。如果这种行为也追溯到基因的话,基因应该比我们更加懂得其中的道理。

自私的基因为了扩大自己的队伍,让自己无限地复制生存下去,早已对“合作共赢”的方式非常娴熟。在生物进化的进程中,基因之间的“合作”方法传统而高效。

科学研究表明,基因是有可能帮助一个存在与其他个体内的它自己的复制品的。

神奇的是,人类实现无障碍通讯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基因作为一个古老而隐秘的存在,它们的“通讯”是如何完成的,它如何能知道它帮助的是自己的复制基因?

以隐性基因单眼皮为例,两个单眼皮基因同时存在,个体才表现出单眼皮。在理论上来讲,显性基因双眼皮的个体更“亲近”同样表现为双眼皮的个体,单眼皮的个体也同样更“亲近”那些表现为单眼皮的个体。

当然,基因是没有主观意识的,我们所有的描述都是针对行为而言。不管具有单眼皮的个体是否出自主观意愿,而做出了对另外的单眼皮基因的利他行为,那么在基因库中,这种基因就自然地兴旺了起来。于是,基因选择就“倾向于”将这种行为扩大化。

但是,这种行为必须满足两种条件:一个是“识别”对方同样是单眼皮个体;另一个就是表现出来的利他行为。

首先说“识别”。作为没有主观意识的基因来讲,它们能做的就是让个体显现出明显的、外部可见的“标志”。比如苍白的皮肤、绿色的手掌等,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差异个体不过是基因用来在其他个体中“识别”其自身复制品的方法。

就这样,基因就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建立了“通讯”。有了这个“通讯”,基因的行为就从个体扩大到了种群。

其次就是个体表现出来的利他行为,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亲缘关系中的互助互爱行为。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以及家族中好像会有一种天然的纽带,让他们在行为处事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利他行为。

从基因的角度来讲,假设某一个个体为整个家族利益而牺牲了,控制个体行为的基因可能会消失,但是同一个基因的其他复制基因却得以大量地保存了下来。

在基因选择的最初阶段,能够识别自身复制基因并表现出利他行为的基因是少数的,但是这个基因在一个具有亲缘关系的种群中却常见。加上环境以及其他基因的作用,这样的种群就更容易存活下来。

不仅如此,这样的种群通常有一个特点,种群的标记很明显,也更加强调亲缘关系中的利他行为。

不管基因指导个体和种群的行为是怎样的,基因最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非常自私的落脚点,那就是完成自身拷贝,个体的行为特点不过是基因的自私性的外在表现。

基因库中充满了各种对生存机器造成影响的基因,因为这个原因,生存机器在行为上都有基因自私的影子,好像是经过精密计算的一样。

在基因理论上讲,幼崽和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和其兄弟姐妹的关系是一样的,因为亲缘关系指数都是1/2。

幼崽继承了自己一半的基因(另一半基因来自幼崽的父(母)亲),而自己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是各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半的基因。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成年动物可以因为抢占交配权而对自己的“兄弟姐妹”痛下杀手,但是对于自己的幼崽的维护却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方式——为了保护自己的幼崽可以对来犯者赶尽杀绝。

其实,父母对子女的保护是近亲利他行为的一种特殊体现,尽管从遗传学上来看,子女并没有比自己的兄弟姐妹特殊在哪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种群内部的父母对子女之间的利他行为和其他的利他行为有所不同呢?

是基因上的肯定性。

在遗传学上意义来讲,个体和子女之间,以及和兄弟姐妹之间的亲缘关系差不多,但是在肯定性却大不相同。通常来讲,确定其他个体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远不如确定自己的子女容易。

这一点甚至可以用来解释生物界的母爱往往比父爱更无私,也更加确定。同样也是因为在基因上的亲缘比较上。一个母亲往往比父亲更容易识别自己的后代,而父亲受骗的几率就比较高了。所以,父亲并不像母亲那样乐于抚养下一代。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发现一种不对称性,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爱是不对等的,父母爱子女永远多过子女爱父母。

从基因的角度来讲,因为子女的预期寿命更长,永远比自己年轻,也更有能力将自己的基因传续下去。而对自己的父母的爱,则取决于环境,基因会根据环境来决定是否要表现出爱护父母的利他行为。

动物所展现出来的自私行为,基本上都可以从基因的传续上找到答案。对于基因来说,它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进行繁衍——永远地自我拷贝下去。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它发明了无数种手段来完善自己的各种“能力”。用标记个体来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用有限的利他行为来促进基因在基因库中的活跃性。

 -【结语】-

亲缘关系之间的利他行为帮助种群繁衍,个体之间对幼崽的爱护也是基因延续的有效手段,同时子女和父母之间不对称的保护也是基因自私的有限性利他行为的本质原因。

基因因为它的自私特性而延续,而繁衍也恰是基因自私性的结果。

-【今日话题】-

你理解了基因的自私性和繁衍的关系吗?你认为这两者是不是存在因果关系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想法!

来源:十点课堂(ID:sdlearn),以上文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若不允许使用会立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