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大拿一篇纵横捭阖的文章:石达开之死(上)

 振王府图书馆 2019-09-17

原创:温相

传统论述太平天国一般都是把太平天国事业的毁败归结到四个人的脑袋上,第一是杨秀清的居功自傲;第二是韦昌辉的野心勃勃;第三是石达开的分裂出走;第四是李秀成的变节叛卖。

现在看这四顶帽子尽管是事实,却不是结论,更非结果。

其实,说到石达开,原本不光骂他分裂,也说他变节,就是最后大渡河这段,还有引文说石达开曾乞活,还对押解他的清朝官员封官许愿。

其实,只要看看石达开临刑之际默不作声、气场始终不变的这个细节,就知道什么变节啊投降啊,都跟他无关,因为一个要变节的人怎么会忍受这么残忍的酷刑呢?

但是,很长时间里很多人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打转转,症结在哪儿呢?

举个例子。比如石达开的出身问题,始终说法不一。这个说法不一不是说后来太平天国史研究者说法各异,而是在当年抓捕石达开过程中各种说法就从没统一过。

张德坚的《贼情汇纂》说石达开是献金封王,就是拿钱买官。可骆秉章则说石达开出身寒苦,就一地赖。等到现代研究太史(太平天国史简称太史)的又差不多都说石达开并非富裕家庭出身,理由是他自己还要下地干活。

这几种说法基本反映了阶级分析这套东西的根深蒂固,而且这套东西也并非是近代专利,而是早已有之。

骆秉章为啥昧着良心说石达开出身寒苦差不多等同地赖呢?这是由于在那个年代里,读书人是朝廷专门培养出来的,他们要是造反就等于朝廷驯化工作等于零,工夫白搭了。所以,骆秉章说石达开狗屁不是就等于说石达开属于贼坯子,天生就是造反的料,给朝廷补上了脸面。张德坚说石达开献金封王也是诋毁石达开没啥本事,同时顺带着骂了一把太平天国,你看,给钱就封王,什么玩意儿。

等到现代版评价太平天国就又不一样了,太平天国成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之一,太平天国的首脑们成了商洛山英雄的后辈。既然同李闯一系,怎么可能出身地主或者富农呢?必须是工农阵营里面的。所以,石达开就不能出身富裕阶层。

事实上,只要我们稍微有点常识,或者稍微梳理一下有关石达开出身的证据,就不难看出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东西。

骆秉章之所以是石达开是痞子是地赖是无知的群氓,回避的是石达开读书启蒙自觉投身这场大斗争的本质;而另一截然相反的观点即石达开不是富农不是地主,而是农民出身的观点同样遮掩了石达开读书明理的核心。

换句话说,作为底层游走的石达开是没资格自我觉醒的,更不可能通过读书和实践去主动参加一场新款游戏的。这也就等于警告其他人,不准随便读书,不准随便实践,不准随便觉醒。

然而,历史的真相是石达开的确出身富裕阶层,张德坚撒了一半的谎,献金封王,封王并非全然献金,但献金却是事实。石达开正因为身处富裕阶层,自然而然比普通平民能够看得清楚满清的症结所在,同时也由于石达开源于外乡人,受本地富户的侵凌,这样,远因近因都具备了。也正是因着石达开的自我觉悟,才会有他屡次三番拒绝清廷方面的招降。

石达开是被清方公认的不很附和洪教主那套东西的首脑,这也正是后来评论者不敢轻易触及的地方。这也就是石达开比较太平天国其他首脑更值得琢磨的地方。这更是石达开一条道走到黑的原动力。

清廷方面对招降石达开一直是不遗余力的。曾国藩、骆秉章这些头面人物都出动过,李元度还几次三番纠缠石达开。直到大渡河兵败,骆秉章还不厌其烦地“开导”石达开,希望他做个张国梁。我们都知道,石达开兵败的时间是1863年,距太平天国的覆灭仅有一年左右,攻陷天京在清军看来已然是不成问题的问题。那么,他们还这样耐心招抚石达开,目的只有一个,石达开是一个榜样。

什么榜样呢?一个通过自我觉悟自我觉醒走上对立面的榜样。这种人一般都要具有胆量、才干和义无反顾的决心。我们都听过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石达开这样的榜样投了降,才可能真正让大清朝放下心来,否则有样学样,岂不坏菜?

可惜,他们都打错了算盘。

石达开从起反那天起就看透了满清的内里。所以,他始终坚拒不降。杨韦事件后,他也看透了太平天国。所以,他最后采用“天命”来解释自己的败亡。

说到底,兵败大渡河之际,石达开已经死心了。唯一在他看来还值得一做的就是保全跟随了他这么久的属下,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抱着赌一把的心理听从了杨应刚、王松林等人的安排。只是这一次,他上了骆秉章的当。当然也不是完全上当,石达开麾下的人马虽然被杀了两千多,可还遣散了一大批,一般认为是三千人,但刘蓉否认有三千之多,不过,至少有一批活了下来。

一些史论理解的“气节”比较狭隘,也比较单一,通常是站在胜利者的角度来评判。即便是这样,在骆秉章给清廷的奏报中也可以看出,石达开一直对清方的招抚嗤之以鼻。因而,“变节”这顶帽子是扣不到石达开的头上。

这里就不得不引出另外一个人的结局,即石达开的老部下李秀成。

关于李秀成是否属于变节,历来都有争论,比较神奇的是罗尔纲的判断,他认为李秀成是诈降,大约是准备模仿姜维。

以前读《罗尔纲传》时,南大的学生见了罗尔纲都说见到了太史的老祖宗。可这位“老祖宗”的史识的确有些回路神奇。

姜维面对的是谁?是钟会。钟会他爹是谁?是钟繇。钟繇是谁?是曹操的恩人。魏明帝曹叡即位初期,曹魏的常委班子排名是这样的:钟繇、曹休、曹真、华歆、王朗、陈群、司马懿。钟繇排名远在司马懿之上。

所以,司马昭兄弟在其他人眼中或许可望不可即,但在钟会眼里不过是同为世家豪门的哥们儿而已。曹氏衰亡,北方的天下理应出在这些世家豪门手中,钟会同司马昭一样有资格问鼎。

况且,钟会起反时多大年龄?三十几岁,正是敢想敢干的,曾老头呢?53岁了。

这么大岁数的历史上有起兵造反的吗?也有,比如西汉的吴王刘濞,比如康熙朝的吴三桂。可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是汉景帝刘启的堂伯,在那时的西汉是宗族的大家长;吴三桂又是谁?是出身辽东武将世家,其本人又是行伍出身,一贯行走江湖。

这两个人的背景又岂是学者官僚出身的曾国藩可以比拟的?

据此看来,李秀成要诈降学姜维,要么是李秀成脑子坏掉了,要么是研究李秀成的人脑子进水了。

曾国藩的后人提供了一条史料,即李秀成劝曾国藩称帝,这也就是学学吴三桂的例子。事实上,这也才符合李秀成本来的面目,他的见识也就到这里为止了。

然而,这条史料丝毫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因为有更多的史料证实,曾国藩兄弟刚抓到李秀成时就准备立刻处决他,只是由于有了那份自述材料,才勉强让他拖了一段日子,最后还是处以凌迟极刑。李秀成临上刑场,写了绝命诗,监斩官庞省三笑话他的诗不合韵律,多少说明了李秀成的方寸已然乱了。

为什么说了这么多李秀成的事情?为的就是说明一件事,石达开在面对自己的结局,要比李秀成清醒的多。此时此地的石达开根本就没有价钱可以跟清方谈,只有就死一条道。既然是就死,那就一定要死出个样子来,不活今生,也要活个后世。

在这点上,李秀成彻头彻尾就是个糊涂蛋。他的那点子心思出发点要么是趁乱再捞一票,要么就是苟活,自然也不排除他准备扶保曾氏兄弟称霸割据的念头,可在曾氏兄弟看来,他配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