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宫旧藏鉴赏!故宫博物院珍品陶瓷(第19期)

 RK588 2019-09-17
定期更新各大博物馆高清馆藏,展览陶瓷数据,潜心打造在线馆藏陶瓷数据库,方便随时查阅。


清绿地粉彩藤萝花鸟纹圆盒   

绿地粉彩藤萝花鸟纹圆盒,清光绪,高5.5cm,口径22cm,足径13.5cm。  盒圆形,子母口,圈足,通体绘绿地,粉彩绘藤萝花、折枝桃花和小鸟,盖面上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

清绿地粉彩荷花纹花盆   

绿地粉彩荷花纹花盆,清光绪,高5cm,口径18cm,足径15.8cm。  花盆圆形,敞口,浅壁,平底下承5足。内施松石绿釉,外通体施绿釉,釉上以粉彩绘荷花纹饰,花间衬以蜻蜓等昆虫。装饰图案色彩雅致,清新自然。外壁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旁边钤椭圆形红彩印章,印章内双龙环绕 “天地一家春”5字篆字款,器底红彩书“永庆长春”4字楷书款。

清蓝地墨彩花鸟纹方胜式花盆   

蓝地墨彩花鸟纹方胜式花盆,清光绪,高10cm,最长25.5cm,宽17.2cm。  花盆方胜形口,斜壁,下承6云头足。盆里施淡蓝釉,外通体绘蓝地墨彩花鸟纹,口边沿墨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旁边红彩书“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

清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团纹盅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团纹盅,清同治,高3.4cm,口径6.5cm,足径2.6cm。  盅敞口,弧腹,圈足,足内红彩楷书“同治年制”4字款。外壁为黄地金彩篆书团“寿”字,间折枝桃、“卍”字符纹,团“寿”及“卍”字符纹以红彩勾边,内填金彩,5只蝙蝠环绕其周,以蓝彩描金绘制,口沿饰金彩。

清粉彩花蝶纹扇式盆   

粉彩花蝶纹扇式盆,清光绪,高4.5cm,口长11.5cm、宽25cm,足径10.5cm×21cm。  盆呈扇式,斜壁,下承6云头足。外底红彩书“永庆长春”4字楷书款。盆里施淡蓝釉,外壁粉彩绘桃树、蝴蝶纹。口沿下方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

清黄地粉彩菊花纹圆花盆   

黄地粉彩菊花纹圆花盆,清光绪,高8.9cm,口径13.1cm,足径9cm。  盆板沿,直腹,圈足。足内施白釉,红彩书“体和殿制”4字篆款。内白釉无纹,底开两圆形小孔。外通体施浅黄色釉,板沿处以红、蓝料彩绘八宝,下饰珊瑚红釉一周。腹部以粉彩绘白、粉两色菊花两组,花或含苞、或怒放,形象逼真。

清黄地粉彩灵芝水仙纹长方花盆   

黄地粉彩灵芝水仙纹长方花盆,清光绪,高5.5cm,口长14.6cm,宽9.9cm ,足距13cm,8.3cm。  花盆呈长方形,板沿,直壁,平底。底红彩书“体和殿制”4字篆款。盆内施白釉,光素无纹,外通体施浅黄色釉,口沿处以蓝料彩绘回纹,外壁4面以粉彩分绘梅、灵芝、水仙等冬季花卉纹样。

清青花花卉纹花盆、奁   

青花花卉纹花盆、奁,清光绪,通高12.8cm,花盆高11.4cm,口径17.2cm,足径11.5cm;奁高3.4cm,口径17.4cm,足径13.6cm。  花盆折沿,深腹,圈足。底部开有两个渗水圆孔。外壁通体青花装饰。口沿上以青花料书写篆体“寿”字一周,“寿”字之间绘青花蝙蝠,寓意“福寿双全”。腹部绘苍松、芭蕉、芍药等。圈足内施白釉,外底中心署青花篆体“体和殿制”4字双行款。  奁折沿、浅壁、圈足。外壁绘折枝芍药,折沿上绘方胜纹,间以折枝花卉,沿边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亦署青花篆体“体和殿制”4字双行款。  此套花盆装饰具有祝寿意,且署有“体和殿制”款,表明这是清代光绪年间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50大寿烧造的祝寿用瓷。 

清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   

奓斗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清同治,高8.9cm,口径8.7cm,足径5.1cm。     敞口,圆腹,圈足。造型端庄小巧。内施白釉,外通体黄釉色地上,彩绘各种云蝠纹,间插团“寿”字,口沿、腰部及近底处饰金彩一周。底白釉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此器造型小巧秀美,黄釉釉面莹润。“寿”字纹每周排列4字,每字外环绕5云蝠纹,寓意“五蝠(福)捧寿”。该器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清黄地红蝠金团寿字纹盖碗   

黄地红蝠金团寿字纹盖碗,清同治,通高8.8cm,口径10.5cm,足径4.2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盖拱形带环行抓钮。里施白釉,外施黄釉为地,上饰金彩“寿”团字纹,盖面和腹壁各书两周、3周,每周8字。字间以红彩蝙蝠纹和蓝彩“卍”字纹相隔。抓钮及足内施白釉,书红彩“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盖碗造型规整,黄釉呈娇嫩的明黄色,釉面莹润亮泽。团“寿”字纹装饰排列疏密有致,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清黄地蓝寿字纹盘   

黄地蓝寿字纹盘,清同治,高5.1cm,口径17.3cm,足径10.4cm。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里饰黄釉地蓝彩篆书“寿”字纹,以盘心团“寿”字为中心,由里向外排列4周,每周字数不同,但书写疏密一致。外壁饰白釉地粉彩折枝花卉纹3组。足内施白釉书红彩“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此盘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清蓝地描金开光粉彩山水兽耳瓶   

蓝地描金开光粉彩山水兽耳瓶,清乾隆,捐献自孙瀛洲。

清粉彩婴戏双凤耳大瓶   

粉彩婴戏双凤耳大瓶,清,捐献自孙瀛洲。

清粉彩婴龙灯图瓶   

粉彩婴龙灯图瓶,清乾隆。

清青花缠枝莲瓶   

青花缠枝莲瓶,清乾隆,捐献自孙瀛洲。

清斗彩缠枝莲兽耳壁瓶   

斗彩缠枝莲兽耳壁瓶,清乾隆。

清粉彩壁瓶   

粉彩壁瓶,清乾隆

清粉彩壁瓶   

粉彩壁瓶,清乾隆。

清粉彩壁瓶   

粉彩壁瓶,清乾隆。

清文竹釉开光双耳壁瓶   

文竹釉开光双耳壁瓶,清乾隆。

清紫砂茶壶   

紫砂茶壶,清代。

清油红御制诗盖碗   

油红御制诗盖碗,清乾隆。

清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清代。

清宜兴窑凸竹纹盖罐   

宜兴窑凸竹纹盖罐,清代。

清广窑狮耳炉   

广窑狮耳炉,清,口径24cm,底径19.2cm,高14cm。

清青花转心瓶   

青花转心瓶,清乾隆。

清粉彩描金云蝠转心瓶   

粉彩描金云蝠转心瓶,清乾隆。

清唐英仿官水丞   

唐英仿官水丞,清乾隆。

清宜兴窑“邵邦祐”款紫砂珐琅彩壶   

宜兴窑“邵邦祐”款紫砂珐琅彩壶,清康熙,高9.7cm,口径8cm,足径7.4cm。  壶圆形,平底,浅圈足。流及壶柄已残缺,壶盖保存完好。深栗色砂泥,细润光滑。壶身与壶盖以红、黄、绿、蓝等色珐琅彩描绘山石花鸟,纹样精细,生机盎然。器底以遒劲规整的楷书馆阁体书:“乙酉桂月臣僧宝诚进 邵邦祐制。”从此壶丰挺饱满的造型、纹饰的布局、双犄牡丹的画法等几方面分析,其具有康熙朝瓷器的典型特征。康熙中期以后,宫廷开始尝试在宜兴紫砂茶具上画珐琅彩。清早中期的乙酉年有顺治二年(1645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三个年份。顺治朝还没有出现珐琅彩,乾隆朝已经不见双犄牡丹的画法,因而此壶的绝对生产年代应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宜兴胎珐琅彩是由宜兴提供紫砂素胎,于宫中造办处画彩烧成的。康熙末年制作的一批宜兴珐琅彩茶壶和盖碗均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壶形制古朴,轮廓周正,色彩淡雅,为故宫博物院仅存的一件康熙朝宜兴胎珐琅彩茗壶。

清紫砂方斗式壶  

紫砂方斗式壶,清,高9cm,口径5.6cm,足径6.6cm。

    壶形为覆方斗相扣式,方形嵌盖,方形凸钮,折腹,弯流,环柄,方圈足。此壶仿古代青铜器式样,胎体轻盈,浅栗色砂泥干涩粗糙。方斗式内膛容量大,贮水多,但由于底小身大,注满茶水后重心不够稳定,清代以后即被淘汰。

清紫砂小圆壶  

紫砂小圆壶,清乾隆,高6.6cm,口径4.1cm,足径3.3cm。

    壶梨圆形,垂腹,环柄,弯流,圈足。圆盖凸起,上有宝珠钮。朱红色砂泥,肌理润泽。足内钤“乾隆年制”四字篆书印章款。

    此壶造型小巧,比例得当,小模大样,十分可爱,是皇室喝功夫茶的理想茶器。


版权声明:本文为递美在线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