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德人性概念的系统解析

 昵称14979747 2019-09-17

  2.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看,人类在历史舞台上的共同生活中如何使人性得到逐渐的发展完善,有以下要点。

  第一,康德认为,应该设定大自然的意旨就是为了使人类能够达到总体的道德化,这必然包含着人类的所有自然禀赋都能够合乎目的地发展出来,最终能够达到总体的道德化。

  第二,人性的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刺激,才能得到提升。首先是有想象力的参与,而使得我们的欲望不断花样翻新,追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奢华,直至达到违反自然需求的地步。在这个过程中,在比较心的作用下,人们总是想取得对别人的优势,这样就会引起普遍的冲突、阴谋算计、无用的虚荣,甚至残酷的战争。然而,这却是大自然智慧的安排,用以刺激我们的禀赋不至于沉睡,而在相互的压力下不断发展起来。这种人性发展的方向只能是不断地普遍化,最后达到道德化的阶段。没有这种方向,则我们无法在这种充满着冲突和罪恶的历史事实场景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第三,人们要应对相互之间的冲突,或者要使冲突的结果造成一些实质性的进步,那就需要一种普遍性的规则。虽然人们还受到任性自由的冲击,但是从形式上说,获得对感性欲求的某种延迟,力图变得优雅化,这是人们结成社会性的基本条件,对道德化来说,它比仁爱和好感更加重要;理性地超出当下而能展望未来是一种关键能力,十分重要;把人看做是目的,其他万物是自己的手段(要把他人除外),从而获得平等的人格意识,这是进入普遍公民法治状态的最重要条件,它为人类在今后向道德化的发展方面准备了加诸人们的任性之上的道德法则的前提。它们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获得,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些进步,其实质就是人性素质从个别性向普遍性的提升,一方面为人类的总体道德化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也为人性禀赋得到安全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在普遍的公民法治状态下,因为人们能具有最大的自由,同时又有普遍的法律以及执行法律的最高权威机构,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中,人性才能得到安全的、无限的发展空间。

  第四,文化是人性发展的目标。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能够获得普遍要求他人赞同的审美能力,缺少这种审美能力,就表明了其鉴赏力的缺陷;同时又要形成人际交往的文明礼仪和优雅行止,能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赞同。这就是一种可分享的、具有一般性的价值,即培养了“共通感”。获得这种普遍化的能力,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义务,它将能导向道德。文明化虽然是一种道德的外观,还不是道德本身,却有一种从外部促进道德的趋势。在历史的无穷长河中的文明化过程是人类总体地进向道德化的必经台阶。

  综上所述,康德的人性概念是他的整个实践哲学体系的基础概念。他的基本信念就是:人性应该向善发展。在其实践哲学展开的过程中,他把处于本体界或作为理知的存在者的主体看做是人格,并认为人格就是人性的理念,人性是人格的承载者,人格范导人性发展的方向。所以,在谈到人性的素质时,他要求把理性和人格单独看待,因为理性和人格是处于本体界的,而人性的其他因素如感性能力、情感、想象力、感性偏好的欲求能力等都明显地属于现象界,知性、判断力等又只有在经验范围内才能使用,超出经验界就必然陷入谬误,惟有理性才能超验使用,并获得了实践能力,实现意志的自我立法;就人只服从自己的意志所立之法来说,他就是其行为应可归责的主体,这就是人格。只有有了人格这一价值理念,我们的人性才有向善发展的方向。我认为,这种人性概念是宏大的,是我们理解康德实践哲学包括其道德形而上学、实用人类学、教育学、历史哲学等的整体的、基础性的框架,它为我们思考道德的本质、人性的发展、教育的原则、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基础。

 

  原文参考文献:

   [1]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Allen.W.Wood.Kant's Ethical Philosoph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4]克里斯蒂娜·科思嘉德:《创造目的王国》,向玉乔、李倩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5]杰弗里·墨菲:《康德:权利哲学》,吴彦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6]奥诺拉·奥尼尔:《理性的建构:康德实践哲学探究》,林晖、吴树博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7]李秋零:《人是目的:一个有待澄清的康德命题》,载金泽、赵广明主编:《宗教与哲学》(第五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8]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刘静:《正当与德性:康德伦理学的反思与重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10]福尔克尔·格哈特:《伊曼努尔康德:理性与生命》,舒远招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