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否有父亲陪伴成长的孩子,未来的表现有天壤之别

 麦田忠实守望者 2019-09-17

有父亲陪伴的孩子究竟有多幸福?

就在前段时间,张杰在鸟巢举行演唱会,并且首次公开两个女儿跳跳和俏俏,与两个女儿甜蜜互动,网友们看到视频之后纷纷表示自己要被萌化了。

美国某心理学家曾经表示,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多少,20%取决于个人能力,而80%来自于父亲的引导。然而面对如今社会,更多的则是被人们称为“丧偶式”育儿和“诈尸式”育儿,都是因为在育儿过程中缺乏男方的参与,这也引起许多宝妈的不满。

在影视圈内,众所周知邓超和孙俪两个是模范夫妻,而他们的孩子也非常幸福。据孙俪爆料,邓超在没有孩子的时候,经常约朋友聚会、出去玩,也天天忙得家里没有人影,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把能推掉的聚会都推掉了,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和孩子在一起,哪怕自己累得吃饭都能睡着,也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有次孙俪发微博,称邓超和孩子在家里玩真人版植物大战僵尸,把家里的所有毛绒玩具都拿了出来,邓超更是把自己的洗脚桶挂在头上当僵尸,把家里霍霍的一团糟。虽然看上去场面很混乱,然而这种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是许多普通家庭都没有的,更多的家庭往往表现得冷冷清清,白天只有母亲一个人带孩子,父亲晚上回来之后吃完饭倒头就睡,又有多少父亲有精力和兴趣与孩子一起玩真人版植物大战僵尸呢?

如今在大多数家庭中,男性往往缺席,通常都是在忙工作,然而这种“丧偶式”育儿不仅让宝妈压力山大,毕竟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只能自己打理,而且年幼的孩子缺乏父亲的引导,往往会缺乏成长的经验,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成长。

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电影中,松子就是缺乏父爱的女孩。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父亲只关心自己的弟弟,只当她偶然发现自己扮丑可以让父亲开心时,她就经常用这种方式来吸引父亲的注意力,来让父亲开心,一直到父亲死亡。然而这种扮丑的习惯紧紧跟随着她,只要她一想要讨好别人就会扮丑,并且交了许多渣男朋友,一生命运跌宕多舛,最后落得被人乱棍打死的下场。

如果说松子只是电影里面的虚拟人物,那么成龙的女儿吴卓林想必大多数人都知道。吴卓林就是典型的缺乏父爱,在吴卓林成长的过程中,只有自己的母亲拉扯她长大,见到父亲的次数屈指可数,甚至不被自己的父亲承认,也正是因此才导致吴卓林心理出现问题,曾在2017年4月被曝自杀,后来选择同性结婚,想必也与父爱缺失有很大一部分关系。

吴卓林与跳跳、俏俏形成鲜明对于,而导致她们天壤地别的原因,就是在于父爱的多少,当孩子在成长中缺乏父爱时,对孩子性格与心理都会带来极大创伤。

在最近热播的《哪吒》中,哪吒与李靖之间的父子情也值得所有家长学习,同时也说明了父爱对孩子成长究竟有多大作用。对于“魔丸”出生的哪吒而言,本性顽劣不羁,更是成了百姓的眼中钉、肉中刺,被镇里的所有人排斥和忌惮,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本性顽劣的孩子,在最终紧要关头,在李靖父爱的感化下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最终没有变成“魔头”,而是如父亲所愿成为了英雄。

一个本性顽劣的孩子都能在父爱的感化下越来越优秀,更毋庸置疑“性本善”的其他孩子呢?然而许多父亲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成长起到着怎样的作用,或许在于他们看来,自己为了家庭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时间和身体健康,然而当他们拿着赚到的钱回家时,却发现孩子与自己之间根本无话可说,这难道不是为人父母的悲哀吗?

在一项数据调查中显示,中国77%的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为一小时以内,每天陪伴孩子超过三小时以上的父亲不到3%,由此可见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究竟有多缺席。对于男孩而言,父亲的缺席最容易让男孩失去一种东西,那就是“阳刚”,并且孩子会变得犹豫不决,会表现非常阴柔。

有朋友是心理医师,他曾接触过不少被觉得太“娘”的小男孩,母亲觉得儿子喜欢洋娃娃、换装、口红等东西,觉得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调查到最后,问题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缺乏父亲的陪伴。因为孩子身边从小没有父亲陪伴,哪怕在有父亲的这一个小时内,不是吃饭就是休息,父亲对孩子成长和引导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再加上孩子与母亲长时间接触,喜好方面发生变化是必然的。对于这种事情,他的建议往往也是相同的:让孩子父亲多陪陪孩子。

对于女孩子而言,缺乏父爱的陪伴,往往容易变得没有安全感、敏感,这种孩子最容易早恋,并且往往容易被大叔吸引。

在《女儿们的男朋友》节目中,姜丽文的父亲对她关怀有加,陪着她学习骑马、跳舞等等,哪怕因为要紧的事情不能回家,也一定至少要打六个电话关心女儿,姜丽文在如此充足的父爱的关心下,变得自信而强大,她曾表示自己根本不急着结婚,到40岁结婚都是可以的。

由此可见,无论是男孩子孩子是女孩子,有没有父爱关系对孩子而言简直是天壤之别,孩子只有在父爱的关心的引导下,才能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我们常说“父爱如山”,也只有父爱才能教会孩子稳重与坚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父爱的陪伴才算完整的成长,只有“丧偶式”家庭少一些,身心健全的孩子才会更多一些,有时候比金钱更重要的,就是对孩子的关怀,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言:“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