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超晒女儿频繁上热搜的背后,是现实家庭里父爱的缺失

 青青莲子 2020-11-18

女儿是爸爸的前世情人。

这不,“女儿奴”邓超在微博晒出了小花妹妹给自己涂指甲油的视频,再一次成功登上微博热搜榜👇

虽然嘴里说着“女人心海底针”,但这溢出屏幕的温馨真是让大家纷纷羡慕感慨:

小花妹妹上辈子是拯救了宇宙吗,怎么遇到这么好的爸爸👇

我已经不想“吐槽”这是邓超第几次因为小花妹妹上热搜了,但只要稍稍翻一下邓超的微博,就会被这满屏的父爱所感动👇


(在小花妹妹手里,邓超梳头化妆)

即使网友纷纷调侃,但是邓超仍然不忘自己要学梳头这件事情,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满满的父爱👇

阿雅曾经采访邓超,一向以搞笑逗逼形象示人的邓超,这次却是一本正经地谈起自己的育儿方法,一时还有点不习惯。

阿雅问:“你很忙的,怎么有时间陪孩子?”

邓超很认真地回答:”是的,我很忙,但是只要我有一天时间,也会飞回去陪他们。”

有了女儿,你才会发现一个男人到底有多优秀。

温柔,是一个男人最高级的表达。

不管是韩寒之于韩小野,黄磊之于多多,邓超之于小花妹妹……

每一个“女儿奴”的父亲背后,都有一个被爱滋养长大的姑娘

——她从小在爱的环境中长大,才会懂得如何爱别人。

亲子教育专家陶功财在《有个“女儿奴”的爸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中曾经提起过一个现象:

一个男人越是优秀,他越是懂得尊重和保护女人。

那些拥有女儿的家庭,之所以和谐幸福,正是源自男人无微不至的呵护。

我们常说“父爱如山”,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作为男子汉,父亲总是一板一眼,威严肃穆。

他们即便爱的深沉,也不善表达。

但是,当他们遇上一个女儿之后,坚硬的心便融化成了一汪清泉。

 温柔是这世间最优秀的品质与修养之一,它可以将幸福无限延长。

电影《剩者为王》中有一段老父亲和“准女婿”的对话:

三十年前是她来了,才让我成为一个父亲。

我也是希望她幸福,真真正正的幸福,能够结一场没有遗憾的婚姻,让我可以把她的手无怨无悔的放在另外一个男人的手里,才不至于我将来后悔了,我当初怎么就这么把她送走了。

这段深情的告白,让无数女儿心生羡慕。

在她们的心中,这才是一个男人,一位父亲最伟大的品质。

父亲对待自己女儿的态度,不仅反映一个家庭的幸福程度,也将会影响女儿日后的择偶标准和婚姻生活,甚至是她这一生获得幸福的能力。

每位父亲都曾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有了女儿以后,他们愿意放下所有身段,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用全部的真情表达:

为了你,他愿意热爱整个世界。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却涌现了很多活得像单身贵族似的爸爸们。

他们或者以工作为重,整日忙得不可开交。

或者认为爸爸这一角色在养育孩子上就应该是甩手掌柜。

或者将陪伴孩子当成折磨,他们更喜欢自由自在的享受人生。

于是,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了办公室、谈判桌,出现在了各大餐厅、会所,出现在了山河湖泊、名人故居,出现在了绿茵场、高尔夫球场,出现在了王者荣耀、吃鸡游戏中。

可独独孩子身边没有爸爸的身影,爸爸成了家里最稀奇的物种。

丧偶式教育隐形爸爸,说痛了多少孩子和女人的心。

当然,这样的现象存在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于爸爸。

1、 生活成本高,生活节奏快。

爸爸“不得不”全力工作,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 低质量“陪伴”。

有些爸爸倒是看起来如影随形陪在孩子身边,但不是在打游戏就是在刷抖音,“隐形失陪”下只有孩子一个人独自玩。

3、 认为:育儿是女人的事。

全职妈妈“单边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经常缺席。

4、 过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周“过度陪伴”,辞职全称陪伴孩子,寸步不离。送孩子吃早教的“压缩饼干”,毫无自由时间。

多少爸爸打着赚钱的旗号,以“工作忙,要赚钱,没经验”为借口,名正言顺地把孩子变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

美其名曰: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其实都是在逃避责任。

“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爸爸要努力挣钱,所以没有时间陪你。”

这句话听起来没毛病,但是在孩子的心中爸爸对时间的分配,已经很明确表达了“工作比自己更重要”

孩子潜意识里就会没有安全感,这种“缺爱”的潜意识也将伴随他们终生。

零到七岁是孩子人格的形成期,你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对孩子来说:爸爸会给自己修玩具,会教自己踩单车,可能比爸爸是总裁、是领导,更伟大更幸福。

什么样的女孩子最自信最有安全感?

有个高赞回答:从小得到过父亲充分关爱的女孩子。

留意一下,周围那些阳光自信的女孩子,原生家庭里都有一个疼爱她的父亲。

心理学家指出,母亲对女儿的影响在生活层面上,而父亲对女儿的性格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女儿童年的快乐、成年后的自信多半来自男性长辈的肯定,性别决定了这一点,母亲真的一点也帮不上忙。

而那些长期匮乏父爱的女孩,她们的成长过程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有一个名词叫“父爱缺乏综合症”,是指从小缺乏父爱所导致的一种分离焦虑。

其表现通常有,孩子胆小怕事、依赖性强,或者对生活态度过分严肃和独立。


“父爱缺乏综合症女孩”外表强硬,都是掩藏内心的脆弱和不自信

或者说,从小缺乏父爱的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并未培养起与男性正常交流互动的能力,很多缺乏父爱的女孩,不会撒娇、不善于小鸟般的依赖。

我们一般说,缺什么,补什么。

这类孩子,潜意思里要在别处弥补上这种缺失,所以她们更容易早恋、更容易被老男人打动。

甚至会被别人给出的一点爱就轻易打动,因为自己从没有被狠狠疼爱过。

父爱缺失对女儿们的影响就是这样蔓延一生。

父女的关系里,藏着女儿未来是否幸福的密码。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我会先建立自尊,再决定盖房子。

我会多用手指来画图,少用手指来指。

我会少教训多沟通。

我会少用眼睛看表,多用眼睛看世界。

我会跑到更多的原野看更多的星星。

——欧洲诗人黛伦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养育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父亲的陪伴,会让孩子拥有那些优秀特质呢?

父亲是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

调查发现,父亲更偏爱于孩子玩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孩子更喜欢和父亲玩。

当有自由选择的游戏对象时,有2/3以上的孩子把父亲作为第一游戏伙伴来选择。

父亲是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也是儿童积极情感的满足者。

父爱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般来说,父亲通常会具有独立、自信、勇敢、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富有进取心、合作、热情、开朗、大方、宽厚等个性特征。

孩子与父亲的交往中,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父爱,模仿、学习父亲的言谈举止;

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个性特征,尤其是对男孩要求更为严格。

正常的父爱能促进儿童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

男孩能模仿、学习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

如果男孩缺乏“父爱”或与父亲交往过少,容易导致“女性化”倾向

对女孩来说,通过对父母性格特征的识别,会更加强化自己的性别意识,掌握性别角色标准。

国外一些研究发现,在随单亲母亲长大的女孩中,成年后往往拒绝做母亲或妻子,在取得满意的两性关系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父爱更易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观察和研究证明,母爱与父爱对儿童的智力影响是有差异的

孩子从母亲那里可以更多地接受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知识。

父亲会给予孩子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

父亲通过与孩子共同操作、探索多种形式的活动、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促进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发展。

一项追踪研究发现,凡与父亲在一起交往机会多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更高。

资深心理分析师鲁伊基·肇嘉说:

没有一个坚强的父亲支持的中产阶级,迄今没有哪个国家或民族能够完全走进现代社会。

父亲缺席的后果是家庭解体,进而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是无法估计的。

父亲的影响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开始一点点显露出来,并逐渐大于母亲的影响。

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拼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