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名印谈 | 胡镬三方印的导读与鉴赏

 青木森森 2019-09-17

胡镬刻印很有特色,我们不妨先来看他的三方印“匊邻”“苏林”“半读半耕世业”。

先看“匊邻”一印(见图一)。一般人不会认识此二字,我把印文打印出来,不加释文,给几位搞篆刻的人看,没有一人能识读出来。这两个印文看似简单,却特别不好认读。此印乃为胡镬为自己刻制的字号印。印文“匊”字似两手下垂之形,“匊”与“掬”字同。《说文》:“在手曰匊”,或谓用手捧起之意。唐贾岛还有著名诗句云:“虬龙一匊波,洗荡千万春。”由图二可知,印文“匊”字应出自“匊鼎”或“李氏摭古”,两者较为吻合。印文“邻”字,在古籀大篆、鼎币彜盘范畴内,“邻”的写法有很多,而且结体不同、形态各异,相互之间差别较大。印文“邻”像甲骨文并列的两个“以”字,当然此处不是“以”字。由图二可知,胡氏之“邻”应出自“古尚书”。《古尚书》即《古文尚书》,约编定于战国时期,秦代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其文字体怪异,不合“六书”。实际上,这些文字,秦统一之后都已经成为历史。明清印人似乎都不太理会这些,就是喜欢用生僻冷门、淘汰摒弃的文字入印,以求标新立异,遂成时风。

图一

“苏林”印(见图一),似乎没有什么识读难度,且印文“苏”字,尚有可圈可点处。一般“苏”字篆文结体都上从“草”字头,下左从“魚”字部,下右从木或从“禾”字部。但此“苏”省“草”字部,右从“木”字部,左“鱼”字部下应为从四点或从“火”,但此“鱼”字既无“四点”也无“火”字部,应为“鱼”之省文。那么此“苏”字出自何处呢?查遍篆刻字典,以及古籀大篆方面的资料,确实查找不到这样的篆书结体,亦查找不到此字的出处。我认为,任何一位高明的篆刻家,采用篆文刻印都应有依据与出处,“印化”“改造”所采用的篆文,或对采用的篆文增减笔画,必须合情合理,应在一定的法度之内进行,至少应以不能改变原有结体为底线。但有些明清印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大刀阔斧,为我所用,大胆改造、改变文字,结果“缺胳膊少腿”,弄得有些字似曾相识,有些字则面貌全非,无法识读。胡氏此“苏”字,经改造省略后,属“似曾相识”的范畴。话说回来,就艺术与技巧而言,此印刻得干净利落,阴阳分割处于“黄金”比例。刀法大胆切入,挺劲有力,峻利而不失含蓄;章法布白有疏有密、虚实相宜,那种玉印特有的风味洋溢于印面之上。特别是印左下少了一角,不仅不觉缺少什么,反而使全印激活了。这确实是一方不可多得的好印!

“半读半耕世业”印,刻得清俊典雅,刀法拙辣稳健,在边格的框架等分空间里,印文井然有序,章法布白不紧不闲、有条不紊、疏密有致。因印文中两个“半”字左右并列在一起,为了避开重复与等同感,胡氏把两个“半”字刻得完全不同,为视觉营造出多元审美元素。那么这两个“半”字又是出自何处呢?由图二可知,第一个“半”字出自“古币文”,两者较为吻合,对原文未作什么改造;第二个“半”字则出自“虞半釿币”,两者较为一致,对原文亦未作什么改造。

图二

胡镬(1840—1910),字匊邻,号老鞠、废鞠、不枯,又号晚翠亭长,浙江崇德县人。工诗,篆刻得力于汉玉印、凿印、诏版,所作白文印匠心独运。章法经常在疏落中有紧凑,得自然之趣;刀法挺秀,能体现出个人的面貌与精神,为晚清重要的篆刻家。著有《石波小泊吟草》《晚翠亭长印储》,其所藏铜印曾钤有“晚翠亭藏印”。胡镬曾以刻竹根闻名,但他最后留给我们的还是篆刻。古代篆刻家能刻竹者亦有几位,如清初江苏如皋人乔林即以刻竹印擅名。清代中叶,杨懈以刻竹闻名,不求光洁而追求神韵,可谓刻竹的新派。清末,胡镬刻竹也不求光洁润滑讨人喜爱,而是重在古朴与高雅的格调。

胡镬篆刻我行我素,对玉印似乎有着特殊的爱好,这显然也是一个历史机遇,于是他以此为契机,在汉玉印领域里纵横驰骋。玉印格调贵在大气而不弄小巧,特别是难在如何使印章充满节律变化,倘若不加考虑,一味追求玉印光洁与方折,亦难免千篇一律。胡镬尽量保持了玉印那种纯正的线条展现,挺拔直率,在结体上注重穿插,以线条之间的避让与交错关系来造成空间的错落美。这种独特的思考有相当的层次,是一种学识雄厚,理解力、把握力都十分卓绝的标志,在世风皆以汉铜印为宗时,胡镬追踪玉印,独创面貌,难能可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