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村芳太郎把懸疑驚悚從浮世繪中拉到現實

 蔡叔刚 2019-09-17

日本导演野村芳太郎

“人生悲剧的第一幕是从亲子之间的关系一成立起就开始了。”这句出自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语录》的警语被小津安二郎作为其电影《一人息子/独生子》(1936)的开场。黑黑的背景,惨白的字,在大屏幕上痛楚地闪烁着,然后在无声中隐没。

仿佛要验证这等宿命的悲剧,野村芳太郎出现了,他不断反复强调着这样的旋律——压抑,杀戮,抗争,悲悯,正如他电影里屡次出现的黄昏的大海,一次又一次冲击着陆地上的残骸,用逆光给出那种倔强,最后,流沙终于回归大海,无奈,宿命,是最终回归的乐章。

野村芳太郎的父亲野村芳亭,是日本电影导演的开拓者,曾任松竹映画知名的蒲田摄影所所长。野村芳太郎生于1919的京都,于1941年毕业于庆义义塾大学文学部,进入松竹大船摄影所。他第一次独立执导电影是在1952年《鸠》。他的成功是从1958年开始,他将名侦探小说作家松本清张的作品搬上银幕,拍出名作《張込み/监视》。描写一个刑警对犯人落脚处的盯梢,充满真实的生活感,与松本清张的社会派探侦小说极为融合,因而也成为松本清张作品最佳的代言人。

电影《張込み/监视》(1958)日本版海报

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大师松本清张一向以不与导演合作著称,但野村芳太郎却是例外。可以说是松本清张唯一信任的导演,两人共合作过8部作品,这8部电影,除了第一部《监视》及中国观众熟悉的《砂の器/砂器》(1974)外,还有:《ゼロの焦点/零的焦点》(1961)、《影の車/影之车》(1970)、《鬼畜》(1978)、《わるいやつら/坏家伙们》(1980)、《疑惑》(1982)、《迷走地図/迷走地图》(1983)等。松本清张几乎成了野村芳太郎推理电影的灵魂。虽然野村芳太郎主要以悬疑惊悚电影闻名,但他也拍摄武士片、歌舞片。 他的电影多含有对日本社会隐讳的批评。

在8部松本清张的改编作品中,其最高潮是1974年的《砂器》,被松本清张本人认为是改编作品中最满意的一部。该片集合了黑泽明的御用编剧桥本忍,以及大导演山田洋次联合编剧,并由芥川龙之介之子芥川也寸志作曲(亦即片中的交响乐《宿命》),被日本影坛赞誉为“金字塔之作”。野村芳太郎带着日本现实主义推理片从浮世绘的浓艳中走出来,而二战前后日本两代电影人,藉着悬念迭起的侦破情节,将人性和伦理介入生活和社会的本身,从而举起了现实主义批判的大旗。1978年,与松本清张共同成立电影制作所“雾高手”。 

电影《ゼロの焦点/零的焦点》(1961)日本录影带版封套

【《零的焦点》与自杀观光圣地】

《零的焦点》改编自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的名作。贞子的丈夫神秘失踪,丈夫的哥哥也遇害,同时,丈夫的同事也被毒杀……贞子寻夫过程中,认识了两位女性,三人的命运被扑朔迷离的案件缠绕在一起,等待她们的是出乎意料的真相。

“能登金刚”是位于石川县境内能登半岛国家公园内的代表性名胜。电影《零的焦点》中宪一与久子的自杀之地就在于此。当然,更以宪一的自杀地“ヤセの断崖”最为有名。1961年野村芳太郎导演的《零的焦点》上映后,来此地的观光客数量激增,同时带来的还有不断增加的“自杀率”,最终在2008年3月,公园方面关闭了“ヤセの断崖”该景点。另外,在“能登金刚”的另一景观“巌門”立有“零的焦点”的大型纪念碑,可见此作品在日本读者心中的地位。 

对于作品背景地的选择同样与题目“零的焦点”有关联,北陆阴寒诡异的的氛围,和着悬崖之下阵阵拍打的涛声,便暗生从地狱之门摇舟而来的魑魅将人引渡往虚无去的冲动。电影末尾久子遗体被发现时的镜头便是裹着白布的女尸载于舟上随海波飘摇,由她来暗示剧中的角色从“零的焦点”驶向了“最后的终点”继而到达“虚无的浮世”。

电影《砂の器/砂器》(1974)日本DVD版封套

《零的焦点》由山田洋次和桥本忍联袂担任编剧,多位大师的携手,使得1961年的版本有着永不褪色的光芒。为了纪念野村芳太郎和松本清张两位大师,东宝电影公司特意在时隔半个世纪、松本清张诞辰100周年之际,于2009年翻拍了《零的焦点》。由向以细腻著称、曾执导过《黄色眼泪》(2007)、《ジョゼと虎と魚たち/约瑟·老虎·鱼》(2003)的犬童一心担纲任导演;凭着《おくりびと/入殓师》(2008)博得国际声誉的广末凉子出演贞子,她与中谷美纪在片中上演连场对手戏。全新版本的《零的焦点》为今日的观众再度献上那个交织阴谋与爱情、忠贞与背叛的犯罪故事。

【《砂器》选择不了出身就选择活下去】

电影《砂器》以青年指挥家和贺英良和其养父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一个人为了成功的卑劣和无奈。这种宿命是社会法则所决定的,一个生命对荣誉和前程的不择手段追求往往会彻底忘记人性之善,被强大的社会等级制度异化为野兽,并且最终为社会等级制度所吞噬。和贺英良的命运犹如《红与黑》中的于连一样,无论个体怎样挣扎,你都无法洗清你的阶级底牌,这是注定的结局。你可以成功,但是你无法跨越你的阶层。“贼的儿子永远是贼”这句令人沮丧地咒语那么现实地出现在我们的世界,我们可以否认,但是我们真的无法抹去这种阶级的宿命。

《砂の器/砂器》(1974)竜飛岬ロケ,右から 野村芳太郎監督、脚本家橋本忍、川又昻キャメラマン(1974年·昭和49年2月)

因此,当和贺英良经过发愤苦学,成为了一个作曲家和指挥,就在这个时候,养父突然出现并且让他去看生父,和贺怕暴露了和麻风病父亲的关系,会毁掉他的名誉前程,于是杀死了养父。悲剧产生了。一组平行蒙太奇中,和贺演奏钢琴协奏曲《宿命》更加深了影片的宿命主题和人物无可挽回到悲剧运命。而影片留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命运,到底在谁的手中!影片结尾,在《宿命》的主题中再次出现了悲凉的旅程,秀夫(和贺)父子走着,走着。一个定格,一行字幕:在人生的旅途上,纵然形式千变万化,然而惟独父与子的“宿命”却是永恒的!

片中的和贺英良,是一个孤独的杀人犯,一个无法辨认的杀人犯,历经艰难成为前途明媚的音乐家,为了保卫这一切,孤独的音乐家杀死了自己的恩人,隐瞒了痛苦的过去,却用音乐把所有的秘密放大成旋律。

影片的主题是生存,活下去。人没办法选择出身,那么他就得背负着宿命,顽强地活下去。片名有点特别,取名“砂器”,砂砾做的器具,是什么样的呢,坚硬的砂砾,脆弱的器具,被风吹走,被海抚平,想让它永远留存,却摆脱不了宿命。砂器大约是一种象征,象征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

电影《八つ墓村/八墓村》(1977)日本录影带版封套

《砂器》获1974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二名,每日电影竞赛日本电影作品奖、导演奖、编剧奖、音乐奖,并入选日本名片200部。《砂器》也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最早引进中国的日本优秀电影之一,其激扬的音乐、秀丽的外景,配合人物纠结的内心挣扎,让很多人过中国人至今难忘。

【《八墓村》推理悬疑中的恐怖】

战国时代,八名武士流落到一个小村庄,在与村民的共同相处中,他们得到了村民的友情,但因为村民的贪婪,在一场盛宴中,八条冤魂安息了,但他们发誓要诅咒那些贪婪的人,从此这个小村落,得名为“八墓村”。

机场升降领航员寺田辰弥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巨富家族的继承人,因外祖父的暴然逝世,辰弥只能回到“八墓村”,在村中辰弥了解到他的多治见家族在二百年来一直活在一个神秘的诅咒之中,家族中一人接著一人的离奇死亡,使辰弥深感恐惧;著名私家侦探金田一耕助的参与,终于使案件大白于天下……

《八つ墓村/八墓村》(1977)改编自著名推理小说作家横沟正史的同名原著,横沟正史是日本推理小说界的泰斗式人物,而这部小说又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他的作品是以纯解谜推理为主,无论在故事编排、气氛刻画以及文字描写上,横沟正史可以说是日本推理小说界的最高水准。

电影《鬼畜》(1978)日本录影带版封套

横沟正史的作品缩短了亚洲推理小说与欧美的差距,他塑造的名探金田一耕助在日本家喻户晓,是日本推理小说史上三大名探之一;这部拍摄于1977年的作品,是七、八十年代日本推理电影热潮中的巅峰之作,本片制作费高达七亿日元,制作时间超过两年,上映3天,观众人次就已突破20万,总票房超过25亿日元。

野村芳太郎的《八墓村》是一部推理悬疑的电影,但在其中却能让人感受到恐怖。影片长达二个多小时,但全片从头至尾精雕细琢,如果喜欢推理片的观众肯定大乎过瘾,但本片与以松本清张为主导的社会派写实主义推理小说却完全不同,两者无可比之共性。

【《鬼畜》深挖慈父杀子的犯罪心理】

《鬼畜》也是从父子人伦关系入手,来探讨异常环境下的家庭悲剧。令人感到震撼的是大儿子利一,这个五岁的孩子由于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过早地成熟。编导极力刻画得是孩子的善良与天真。这与不负责任的残酷的父亲形成强烈对比。孩子一直试图努力理解父亲的处境,在自己遭到遗弃和迫害后,还在袒护父亲。虽然煽情也发人深省。但多少感觉编导有点刻意,不太可信。

电影《鬼畜》(1978)東尋坊ロケ,右より 川又昻キャメラマン 、緒形拳、野村芳太郎監督(1978年·昭和53年8月)

总体来说,影片改编得非常成功,导演着力挖掘主人公的犯罪心理,令人信服地交待出他如何由一个慈父转变成人性泯灭的凶手的心理蜕变过程。扮演父亲的著名演员绪形拳以精湛的演技将人物的心理刻画得细腻而富有层次,扮演妻子的岩下志麻,曾是小津安二郎影片的女演员(《秋刀魚の味/秋刀鱼的味道/1962》),后来嫁给导演篠田正浩,他曾多次和野村芳太郎导演合作,擅长扮演性格复杂的角色,她把阿梅这个特殊情境中的女性演绎得真实可信,影片中几场唆使丈夫杀人的戏,真的令人不寒而栗,有点麦克白夫人的味道啊。

《鬼畜》一片入选了1978年电影旬报评出的年度十佳影片。绪形拳因成功扮演父亲一角获得最佳男主演奖。这部电影的主角绝对是绪形拳。岩下志麻比较幸运的是能够和绪形拳搭档,终于可以遇到一个能顶住她气场的男人。

【《事件》少见得反映法制问题的作品】

一具女尸被发现躺卧在森林里,被害人是23岁的的小食酒吧老板娘,数日后,一名19岁船厂工人被捕。事件在横滨地方法院开审。在审判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却一一展现。1978年,野村芳太郎的《事件》是日本电影中少见的以表现审判为主要内容的影片,曾获1978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4名。

电影《事件》(1978)日本录影带版封套

《事件》是野村芳太郎的导演功力成熟的代表作,新藤兼人任编剧。影片的看点除了松坂庆子和丹波哲郎,还有大竹忍。这个女演员不是很有名,但也是实力派。

《事件》作为一部专门反映法制问题的影片,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想说明执法者必须公正严明,但影片中人物偏激固执的情感也很能打动人心。

【《震动的舌头》日本恐怖片的代表作之一】

《震える舌/震动的舌头》(1980)是日本恐怖片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描写一个三口之家共同面对病魔的故事。影片中没有鬼怪,却十分吓人。常有人将它与《驱魔人The Exorcist》(1973)相比较。细节很到位,完全可以作为教学片使用。

才短短一两周的时间,孩子的凄厉的尖叫,不断渗出的鲜血让这对年轻的父母精神几近崩溃。人是如此脆弱,禁受不起打击和折磨,大人看似坚强有力,其实不然,他们感觉失去希望了,妈妈不敢去孩子的病房,爸爸怀疑自己也被感染了破伤风,神经兮兮。影片最后肯定了其实只有孩子才是最坚强的人,她独自承受着病痛,依靠求生的本能,经历了恐怖地白天和黑夜,终于战胜病魔。

 

电影《震える舌/震动的舌头》(1980)日本录影带版封套

在将近2小时的煎熬之后,野村芳太郎让我们看到了一线曙光。痛苦不是最终的目的,虽然这个过程非常痛苦。如果结局是悲剧的,自然会加大影片的残酷性,没准还会更令人印象深刻,但这个世界需要的是希望而不是绝望,这一点上野村芳太郎让关爱改变了影片自身。影片拍得真实而细腻,演员表演很棒,还有中野良子熟悉的面容。《震动的舌头》是这类题材中看到的最好作品之一。

【尴尬的在“新浪潮”和“老派”导演中挣扎】

松本清张早期的生活俨然野村电影里的主角,从13岁起被迫辍学谋生,当过街头小贩、学徒,也做过朝日新闻社驻小仓的西部本社广告制图工。长期在底层受到屈辱的松本,先是通过小说,尔后藉由野村芳太郎的影像表达逆境中人物的生活道路和失败命运,来展示时代和社会生态。

除了侦探题材,1963年,野村芳太郎大胆启用演员渥美清,导演喜剧电影《拝啓天皇陛下様/叩拜天皇陛下》,通过渥美清的表演,对日本社会深刻批判。野村芳太郎生平总共拍摄完成作品88部,育人无数,重要的弟子包括山田洋次、森崎东等知名导演。

电影《拝啓天皇陛下様/叩拜天皇陛下》(1963)日本DVD版封套

如果说小津安二郎是跪着拍电影,用仰镜来“强迫”观众对普通人崇敬的话,那野村芳太郎就总是拉远镜,凸现人在命运中的渺小。在《砂器》中,影片中多次出现镜头突然拉远的画面。即以人物为视觉中心,位置保持不变,然后镜头突然拉远。父与子在山间、在沙滩上行走,在人世间、在命运里挣扎,野村芳太郎的影像造成了迷失的无力感,无时无刻不在心里呐喊,我在哪里,我又将走向哪里……

然而迷惘和渺小不代表着冷酷,正如在生活中挣扎而制造的血腥和杀戮,有时只是动物的求生本能。野村芳太郎用人性的镜头审视人类在挣扎求生中的无奈,在影片中与残忍、杀戮相对的是温情、乡土味和温暖的记忆。正如影片中火车在急速而过,撒下的片片白布,在山间零落而住,如樱花开落,生死同在,瞬间灿烂。日本文化中最核心价值观,总是时不时地在各个时代的日本导演的作品中异化而后显现,于黑泽明的影像神话中,于小津安二郎如同“能”剧般的作品中,亦在野村芳太郎现实主义的推理片中。

作为日本著名的松竹电影公司的导演,1941年起,野村芳太郎担任川岛雄三和黑泽明的副导,当时拍摄电影《白痴》时,黑泽明曾给予他高度评价。之后,野村芳太郎在受到当时已经是松竹大师小津安二郎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新一辈的导演,如今村昌平和山田洋次。

电影《五瓣の椿》(1964)日本DVD版封套

不过当年今村昌平对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根本不以为然,只跟了他3部片子,就主动申请调到野村芳太郎摄制组去了。而山田洋次则说:“如果大家认为我的风格比较接近小津安二郎,而不像野村芳太郎,那我感到荣幸之至。”

自此日本的新晋导演已经分为两批,分队站好,准备一决高下。以大岛渚、今村昌平、吉田喜重、增村保造等年轻导演为旗手的“日本电影新浪潮”展开了风起云涌的攻势,成濑巳喜男、木下惠介、小津安二郎等一批老导演被尖锐批判甚至被否定打倒。

野村芳太郎颇有些尴尬地在两队之间的缝隙里挣扎着,如樱花般,在绚烂之后,也逐渐凋零,在1985年拍完《危険な女たち/危险女人》后,野村芳太郎的身体就彻底垮掉,1990年和1992年连续因大脑出血而倒在片场,随后便停止了拍摄电影。此后担任过电视制片人。野村芳太郎生平对提携后辈不遗余力。1995年,获颁旭日章。

2005年4月8日凌晨15分,在病榻上苦熬了20年的野村芳太郎在黎明来临前撒手而去。

《影の車/影之车》(1970)キネマ旬報座談会,右から橋本忍、岩下志麻、加藤剛、野村芳太郎監督、川又昻キャメラマン 、白井佳夫(1969年·昭和44年10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