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眩晕叫BPPV

 xyf4345 2019-09-18

上图摘自丁香园,正好利用。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外周前庭功能紊乱。先说一下耳石膜,是指覆盖在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表面的含碳酸钙颗粒的胶质膜,其中的碳酸钙颗粒称耳石,当头部受到外力撞击或者某些情况下,耳石会脱离原来位置,滚到半规管里,称为耳石脱位。这些脱落的耳石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往往少于一分钟,但这仅相对于绝大多数管结石而言,为数较少的嵴顶结石的眩晕时间常在数分之上。这种症状的出现常与位置变化有关,故现阵发,这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鼻喉科医师会执行一种耳石复位术,依病人个别的情形,请病人做某种姿势后,调整头的方向,让耳石回复原来位置。

出现眩晕症状的患者应首选神经内科就诊,排除其他急需处理的危重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如确诊耳石症可接受手法复位治疗。但由于目前许多神经内科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极容易被当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即使被介绍到耳鼻喉科,也容易被基层医院或者大医院的年轻医生误诊为“梅尼尔病”。

耳石症虽然痛苦,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不需服药,效果奇特,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叫做“手法复位治疗”。网上大家可以查询到此种方法(方法之一见上图,或见下视频中操作),建议专科就诊,实操时注意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