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敏性紫癜效方——僵蚕防风汤(附:李乃庚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心法)

 安歌_ 2019-09-18

第 1215 期

作者 / 见内文

编辑 / 许奇 ⊙ 校对 / 段瑞

1.过敏性紫癜效方——僵蚕防风汤

药物组成:僵蚕12g,防风12g,连翘15g,地肤子12g,苦参10g,紫草12g,丹皮10g,赤芍12g。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病证:过敏性紫癜,风湿热瘀互结者。

病案举隅:刘某,男,11岁。3天前双下肢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点,并逐渐波及躯干,伴踝关节肿痛,行走不便。:诊见全身皮肤散在的针尖至蚕豆大小的紫红色斑点,压之不褪色,表面光滑。血常规见WBC11.9X109/L,N76%,L25%,Hb132g/L,PLTl74X109/l,出凝血时间为0.5分钟和1分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3986X106几,尿常规正常。舌质红,苔薄,脉浮数。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予以僵蚕防风汤加秦艽12g、牛膝10g。3剂后无新疹出现,关节肿痛全消。守上方去秦艽、牛膝,5剂而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资料来源:贾正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11(3):29—30

评按:本方为自拟方。针对过敏性紫癜风湿热邪与瘀血旧互搏结于肌肤、关节的病机,采取清热凉血、散风除湿、化瘀上血、通络消斑之法。方中僵蚕祛风通络、宣散风热;防风性主阡浮,善行周身,功专祛风、胜湿而能畅经脉、行气血;地肤子、苦参清热利湿;紫草、丹皮、连翘解毒凉血化瘀止血。诸药合用吏热除,湿消,风散,瘀化而络通疹消。

延伸阅读

2.李乃庚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心法

作者 / 顾国祥 徐玲 杨丽霞 李志武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

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近年来患病率有增高趋势,尤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少数可复发,部分病例可迁延数年,重症病例伴有高血压脑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者预后不良。

本病属于中医“血证”范畴,与中医古籍中记载的“紫癜风”“葡萄疫”“肌衄”等有相似之处。

李乃庚教授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江苏省名中医,在5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擅治疑难杂症,在诊治过敏性紫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有独到的理论见解。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初期凉血,不忘祛风

过敏性紫癜初期,常为卫表不固,外感六淫之邪。叶天士《幼科要略》指出:“六气之邪,皆从火化。”故病之初易从阳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灼伤血络,紫癜多色赤鲜红,若热毒内犯,血随火升,易致鼻衄;热移下焦亦能便血、尿血。故此时常治拟凉血止血,佐以活血。方剂常选用经验方凉血散加减,主要药物有:丹皮、赤芍、生石膏、茜草、紫草、生地黄、白茅根等。因紫癜瘙痒,疹形易变,符合“无风不作痒”及“风者,善行而数变”的风性特点,所以单用清热、凉血、止血法疗效常不理想,需在方中加祛风药,如蝉衣、荆芥、白蒺藜、地肤子等,这类药有抗过敏作用,尤其蝉衣,气清味寒,善除风热之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各从其类也。”加用该药时剂量可用至10g以上,不要久煎,有助提高疗效。

2 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紫癜是病邪侵扰机体,损伤脉络,离经之血瘀阻脉络而成。由于脉络损伤,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离经之血形成瘀血,瘀血阻于脉络又导致出血,致使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正如清·唐容川《血证论·瘀血》云“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因此,活血祛瘀法应贯穿于过敏性紫癜治疗之始终。紫癜在不同阶段,其瘀血的机理也不一样,故活血化瘀的治疗又有凉血活血和养血活血之分。急性期多热入血分,使血液凝滞,多为血热血瘀之证,选犀角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物如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茜草等;后期阴虚血热可选用清营汤加减,常用药物如水牛角、生地黄、玄参、麦冬、芦根、白芍、紫草等。紫癜缓解期多为气血两虚血瘀证,宜养血活血,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如当归、熟地黄、川芎、丹参、桃仁、红花、阿胶、鸡血藤等。

3 病情反复,勿忘祛湿

六淫非独行之客,风、寒、暑、湿、火常联合伤人。若紫癜因湿热所伤而起,则紫癜常此消彼出,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因湿邪黏腻缠绵,攻之不破,散之不去,为难祛之邪。本病也常伴下肢关节肿痛,皮疹又以腰以下为主,舌苔多腻,具有“湿性重浊”“湿性黏滞”“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的特点。小儿脾常不足,又贪凉饮冷,饮食不节,脾胃受伤,运化失司,易生湿邪,若再与热邪相聚,湿热合邪,胶作为患,最难祛除。若苦寒清热,易伤脾胃,更助湿邪;若辛热燥湿,又助火热为虐。如何应对?《柳宝诒医案》中指出:“湿热两感之病,必先通利气机,俾气水两畅,则湿从水化,热从气化,庶几湿热无所凝结”。故临床若遇病势缠绵不愈的紫癜,可清热、祛湿并用,方法是宣畅三焦气机,分化湿热。可用杏仁、桑叶、桔梗、蝉衣等轻宣上焦,苦参、黄芩、黄连等清热燥湿,土茯苓、猪苓、茵陈等淡渗利湿以通下焦,适当佐以陈皮、枳壳等行气之品,增强通阳化湿的功能。

4 胃肠瘀热,调理脾胃

胃肠瘀热,又称其为“馨饪之邪”。《金匮要略》云:“馨饪之邪,从口而入,宿食也。”馨饪之邪耗伤脾阴,若不节制饮食,久食肥甘则生胃肠瘀热,临床可见口干口臭,口唇红赤,大便干结难行,手足心热,舌质红、舌苔黄腻。这种馨饪之邪,有时是紫癜发病的直接原因,有时是内外合邪的因素之一。所以在治疗紫癜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小儿脾胃的运化状况,若胃肠瘀热症状明显,如腹胀、口臭、便秘者,在清热凉血的同时要荡涤胃肠瘀热,大黄是必用之药。发病初期用生大黄,旨在通腑,使邪有出路。酒制大黄偏于活血,炒炭又能止血。研究表明,大黄能改善血液循环,抗血栓形成,祛瘀生新,促使损伤脏器和组织修复。

胃肠瘀热者,经治疗待瘀去热退后,仍要调理脾胃,可用异功散合保和丸加减,使脾胃健运,以防复发。对病程较长而迁延反复者,可选用归脾汤或参苓白术散等方加减,以健脾益气。《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因此,调理脾胃,在预防本病的发生及复发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主食以大米、面食、玉米面为主,多吃瓜果蔬菜,如鲜藕、黄花菜、苋菜、马齿苋、山药等。忌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以防胃肠积热,诱发紫癜。对曾产生过敏而发病的食物,如鱼、虾、蟹、海鲜等,应绝对禁忌。

5 疾病后期,益气养阴

疾病后期,紫癜暗淡,时隐时起,伴乏力,纳差,面白,舌淡苔白,脉细弱,此乃正气已伤,气阴已虚之证,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紫癜患儿,面若红妆,脸如满月,言语多而夜汗甚,舌质淡、舌苔薄白,实为气阴耗伤,阴阳俱虚,诚如叶天士所云:“然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治疗当以益气养阴为要,益气常选用生黄芪、党参、炒白术等药,养阴常选用南沙参、麦冬、枸杞子、生地黄等药。李老强调,在扶正的同时不能忘记祛邪,应当权衡轻重。

6 典型病案

周某,女,9岁。2016年2月18日初诊。双下肢紫癜3月余,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经强的松治疗一度好转,停服后紫癜复出,患儿呈满月脸,面色红赤,双下肢有新出红色斑块,按之不褪色,舌质红、舌苔薄净。血常规、尿常规、抗O检查无异常。此乃血热素盛,灼伤血络,血溢肌腠。拟清热凉血为先,因病程已久,有阴伤之象,故佐以养阴之品,选用经验方凉血散加减。处方:生地黄10g,丹皮10g,赤芍10g,紫花地丁10g,生石膏20g,知母10g,紫草10g,茜草10g,甘草5g。7剂。

2016年2月27日二诊:服上药后紫癜逐渐消退,仍有少量新的出血点,近两日伴有流涕咳嗽,舌苔薄黄、舌质红。原方去知母加连翘、桑叶各10g,续服5剂。

2016年3月5日三诊:外感已愈,双下肢紫癜渐少,精神胃纳可,舌质红、苔薄净,仍治拟清热凉血,滋阴降火。处方:生地黄10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知母10g,茜草10g,旱莲草10g,丹皮10g,紫草10g,连翘10g,甘草5g。7剂而愈。

按:患儿为血热素盛,外感时邪,血络受损,血溢脉外,而成紫癜。治疗选用经验方凉血散,方中生石膏擅清阳明之热,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泻肝脾湿热;丹皮清营凉血,泻心火,与生地黄同用更得其力;赤芍、紫草、茜草凉血活血,助消疹退斑;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为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剂。治疗过程中自始至终以清热凉血为主,助以滋阴,虽有外感,流涕咳嗽,但未发热,故宗原法,配以止咳药治之而愈。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1见内文;2《江苏中医药》2018年第3期第13-14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