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百吨火车站——天津港人的时代记忆

 天津实诚人 2019-09-18

文/图 王剑

1984年,为方便家住天津市区和沿途职工的上下班及港区居民去市区的交通,当时的天津港务局投资兴建了三百吨火车站,同年的9月30日落成使用,当日港区的职工和居民兴高采烈地参加了竣工典礼,并争相乘坐第一趟开往市区的列车。

津市区到塘沽之间的直线距离大概九十华里,早先没有高速公路,交通工具就是火车和公交车。公交车就一个往返天津、塘沽的线路51路(后来改为151路),而且票价比火车要贵。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市郊列车票价仅为0.5元,随后慢慢提高,但最终最高票价也不过4.5元,儿童票价2.5元。

塘沽火车站较小,大多路过的车都不停,就是有停的,时间也不合适。当时大多数港区职工都是选择乘坐市郊列车上下班,车站为了方便大家,还发售了季、月车票。那会儿,人们把津塘市郊列车称作 “塘沽短儿”,而把天天往返津塘两地上班叫做“跑票儿”。

说起来,“塘沽短儿”的历史还很悠久。

1952年10月,塘沽新港第一期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提前竣工。1953年3月,天津港新港作业区(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前身)成立。同年9月,交通部筑港工程局即现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前身将新港港区移交天津区港务管理局统一管理。天津港的工作重点开始由市区海河港区转向塘沽新港。

当年11月,天津区港务管理局机关正式迁往塘沽新港。当时机关人员大多是家住天津市区,天津、塘沽两地虽然不远,但交通不便,大部分人员都住在职工宿舍,只有周六下班才能乘火车回市区,周日再回来当时还没有实行双休日的制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

1963年4月1日,往返津塘的市郊列车开通运行,这趟列车主要是为天津港务局、天津航道局、新港船厂和去市内上班的人员提供的通勤线路,与现在很多公司开通的自市内至开发区的通勤班线很相似。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有大批市区的毕业生陆续被分到天津港务局、航道局、新港船厂等单位工作,使往返津塘两地的人员增多。为了方便他们上下班,1980年左右市郊列车开始延伸到新港三百吨。

最初市郊客车是在“三角线”现在天津港培训中心附近形成了港内的乘降点,航务一处的一间小平房就是售票处。每天,一到上下班的时间,这些“通勤”的旅客便集中在了乘降点,三角线的弯道上黑压压地站满了人,等火车一到,大家便蜂拥而上。

上了车,有的职工就坐在“塘沽短儿”的车厢里打个盹儿、补补觉,有的凑在一起聊聊天,也有人翻看着当天的报纸,有的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用玩扑克来消磨时间,这时,他们也就忘了一天的劳累。家住市区的职工每天无论刮风下雨,下了“塘沽短儿”进港上班,下班出港赶往乘车点。职工都是走路前行,三三两两,边走边聊,说说笑笑,堪称一景。

三百吨火车站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候车条件,方便了港区职工和居民往返市区。

该站占地面积6535平方米,建筑面积478平方米,当时设有候车室、售票室、客运室、运转室、公安室和检票房。车站站台长396米,宽4.5米,面积1782平方米,站前广场面积4275平方米。

三百吨火车站由铁路塘沽站管理,工作人员9名,从每天早6点至18点往返天津至新港三百吨市郊列车6次,途经张贵庄、军粮城、塘沽站、塘沽南站,全程49公里。

起初“塘沽短儿”每天只有两趟往返列车,上午一趟,下午一趟,大约一个小时就能走完单程。那时,“塘沽短儿”相当火爆,虽然每趟列车都有14节车厢,但还是很挤。

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加了班次,车次最多时,每天有6趟列车往返。但即使增加到每天往返6趟列车,每趟列车还是人挤人。周一至周五大都是往返天津、塘沽两地的上下班的港区职工。而每到休息日,就又有一大批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市民往返两地,形成了“塘沽短儿”每天的火爆场面。

若是赶上年节,塘沽短儿就显得紧张多了。如果运力还不够,就临时加几节“闷罐车”。为此,“塘沽短儿”列车还改变过使用的车型,1985年以后改用了“大拉门”列车。“大拉门”列车的车门类似于现在轻轨的车门,为左右拉伸型,而且车门位于车厢中间,但仅在车厢两侧各设一排座位,以便最大限度地在车厢中留出站立空间,满足市民的乘车需求。据统计,三百吨火车站最高日均客流量约3650人次,年高达约134万人次,在当时“塘沽短儿”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际列车”。

随着天津港职工上下班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 “塘沽短儿”的客源逐步减少,在1998年左右,列车不再进港,同时将“塘沽短儿”的起始站设在了塘沽南站,中途设塘沽、军粮城、张贵庄等站,终点站为天津站。

随着社会发展,津塘间的公交车越来越多,私营客车更是络绎不绝,尤其是天津市区到开发区的轻轨建成后,人们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更多样化,2004年10月7日,塘沽南站向社会公告,“塘沽短儿”列车正式停运。

弹指一挥间,转眼间35年过去了,现如今三百吨火车站的站房和售票室都还在,期间也曾移作他用。这座不起眼的小站,已经失去了作为港区职工和居民往返市区乘坐的主要交通工具时的风光。

眼下,火车早已被单位的班车以及轻轨、高铁、私家车所代替,但对于几代天津港人来说,三百吨火车站始终是一种时代的记忆,它见证了天津港的跨越式的发展,见证了港口职工的生活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