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坛丨三木旦:亲吻我们的母语一一三位资深语言学家对年轻语言学者的寄语[转发]

 风吟楼 2019-09-18

转自“ Bodskaddu ”公众号

༄༅།།སྐད་བརྡ་རིག་པའི་མཁས་དབང་གསུམ་གྱིས་ན་གཞོན་སློབ་གཉེར་བ་རྣམས་ལ་སྤྲིངས་པ།

三位资深语言学家对年轻语言学者的寄语

——记第四届汉藏语言研究方法暑期工作坊闭幕式讲话

图片来自王迎雪、格松泽仁

“汉藏语研究方法暑期工作坊”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创办,旨在培养青年母语语言研究者并积极开展濒危语言的保护事业。2019年8月9日至24日,第四届 “汉藏语言研究方法暑期工作坊”在南开大学召开。本届工作坊为期15天,其课程由国内外重要语言学专家和濒危汉藏语母语老师、发音人主讲。国内13所高校在读学生和从事民族语言学专业在职人员共39名学员参加了本届工作坊并顺利结业。其中多名学员都为濒危民族语母语者,如摩梭话、道孚话、木雅话、确域话等。24日上午,本届工作坊正式闭幕。著名汉藏语学家、美国俄勒冈大学ScottDeLancey教授、台北“中研院”院士孙天心教授、法国国家科学院口传语言与文化研究所所长Alexis Michaud教授出席闭幕式并致辞。南开大学意西微萨·阿错教授主持了闭幕式。[1]以下是三位资深语言学家在本届工作坊闭幕式上的重要讲话。

1.著名专家、美国俄勒大学ScottDeLancey教授:

拍摄:索南才让

20年前,美国原住民Klamathlanguage(克拉曼语言)最后一位发音老师过世了,我去参加了他的葬礼。我曾跟他合作了很多年,深入研究了他的语言。他是这门语言最后一位发音老师。他的过世,就意味着这个语言走向了消亡。在美国,同样的事情发生过多次。
如果我们大家都不努力,可能在不久的以后,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如果没有人来做语言保护的工作,那么随着时代的潮流这些语言就会死亡。可是谁要担起这个责任呢?那就是在座的各位年轻朋友。你们是新鲜的血液,也是事业的未来。假如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年轻人们都不挑起语言保护的担子,那么这个语言就真的没有希望,真的会死亡了。

也许有一天,在座的各位也会参加一个葬礼,而这个葬礼就是这门语言最后一位发音人的葬礼。我们都不希望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而阻止这件事发生的主要力量就是在座的各位。这是你们重要的使命,也是你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这就是我激动的原因。我说的这些绝不是客套话。看着各位在座的每个人都有一门自己的语言,又到这里学习语言学,这说明你们已经开始肩负起了语言保护的任务。在此,我发自肺腑地鼓励你们。你们做的很棒,继续加油,恭喜你们!

2.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孙天心教授:

拍摄:索南才让

DeLancey老师的讲话是一位资深语言学家对年轻人最语重心长的鼓励,我说不出更多的鼓励,只能重复一遍老师的讲话。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我的故乡被日本人统治过50年,那时候的日本学者到山上去调查台湾原住民品谷族的语言,当时还有一些会说这门语言的老人,情况有点像藏东木雅话等极度濒危语言。可是到了现在,这些语言很多都已经消失了。比如西拉雅语、巴泽卡语等等。现在李壬癸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的书上还能看到巴泽卡语最后一位发音人老太太的照片,但她也已经在前几年就过世了。其实在她过世的前几年就已经失去了语言能力,那时我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调查时间,幸好李壬癸教授提前做了详细的调查记录。这就是活生生的发生在我故乡的一件事。有人说,50年之内台湾原住民的所有语言绝对会消亡,我的猜测也是50年。我有一位长期研究南岛语的同事,他比我更了解这些语言的情况,他说在未来20到30年时间里,台湾原住民的所有母语一定会消亡。这种情况,我们都有目共睹。在座的各位都是母语人,你们的家乡话非常宝贵,语言学的价值也非常大。希望你们千万不要贪图一些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母语。各位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母语,这是你们的heritage(遗产)这是你们的一部分。首先你们要把自己的母语学好,其次学好语言学,最后把自己母语的抢救传承做好。我相信这将是你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这是我的补充,最重要的话DeLancey教授已经说了,我真的非常感动,感谢DeLancey老师,我的心意与您相同,谢谢各位。

3.南开大学文学院ཡེ་ཤེས་འོད་གསལ་ཨ་ཚོགས།(意西微萨·阿错)教授:

拍摄:索南才让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语重心长的讲话。最后我用主持人的权利说几句话。刚才和丽昆老师(云南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谈到了出身问题,我想说我没上过大学,但我觉得没关系,其实我们都是来自最底层,而恰恰是因为这样,才让我们拥有最好的母语资源。比起很多非母语语言学家,我们有更好的母语优势。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珍惜自己母语,然后向各位语言学界的前辈学习取经。刚刚听到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讲话,我真的非常感动。“亲吻我们的母语,我们十年后见。”我觉得这个可以当做第四届暑期工作坊的主题词。刚才DeLancey教授的话,也让我非常激动。三年前DeLancey教授首次来南开作咱们首届工作坊的教员,第一节课他就穿着一身印度少数民族的服装,当我们见到这个情景一刹那,我的眼泪都差一点流下来了。他说他一定要把他所研究的母语者的服装穿到世界各地去,并且告诉他们,他在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着他们。其实刚刚有一段,老师说的非常客气。他说不久的将来,语言消亡的情况也许会发生在我们的家乡。实际上语言濒危的情况在我们的故乡已经发生了,而且非常严重。比如在四川凉山地区的多续藏语,现在只剩下两三个老人会说这门语言。将来有一天这几位老人也过世了,可能这个地方的母语就要消失了。同样我国很多汉语方言也非常脆弱,所以不管我们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我们的母语都非常重要。在座的各位都是为了自己的母语或别人的母语志同道合来到这里。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所调查的母语都面临着危机。拿我的故乡四川雅江的方言来说,本来县内有几种不同的土语,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说母语,有些讲藏语方言的山村在移民搬迁中一个个的消失。这样一代代传下去,不久的将来这些地方的方言必定会消失。这几天老师们为我们授课,做了很多事,我觉得在座的我们也应该做点事,一是要去记录和调查我们的母语,二是要去努力保护我们自己的家乡话。ཡུལ་སྐད་སྲུང་སྐྱོབ་བྱ་རྒྱུ་ནི་ཁ་ཚ་དགོས་གཏུགས་ཀྱི་གནད་དོན་གལ་ཆེན་ཞིག་རེད།སྤྱིར་ད་ལྟའི་བོད་ཡུལ་དུ་སྤྱི་སྐད་ཀྱི་དགོས་མཁོ་ཧ་ཅང་ཆེ་ཞིང་དེ་ཉིད་གླེང་མཁན་ཡང་མང་མོད།དུས་ཡུན་ཐུང་ངུའི་ནང་དུ་གཅིག་གྱུར་ཡོང་རྒྱུ་ལས་སླ་མོ་ཞིག་མ་རེད།ཡིན་ཡང་དེ་ལས་ཀྱང་གལ་ཆེ་བ་ནི་ཡུལ་ལུང་བྱེ་བྲག་པའི་ལུང་སྐད་དེ།ང་ཚོ་རང་ཉིད་ཀྱི་ཕ་སྐད་སྲུང་སྐྱོབ་བྱ་རྒྱུ་དེ་རེད།འདི་ནི་གལ་ཆེ་བ་ཙམ་མ་ཟད་ང་ཚོ་རང་ངོས་ནས་སྒྲུབ་ཐུབ་པ་ཞིག་ཀྱང་རེད།总而言之,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做点事。很多人可能会从事其他更重要的事业,但对于语言保护来说,我们在座的各位肯定能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还要感谢各位老师,感谢在座的各位同学,没有你们的话,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没有意义。大家才是我们真真正正应该感谢的人。你们愿意来这里跟老师们学习,学习语言学,哪怕是非语言学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感谢远道而来的你们。

除了以上学者,法国国家科学院口传语言与文化研究所所长Alexis Michaud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和丽昆、瑞士伯尔尼大学语言学博士生林菱等也参加了闭幕式并给年轻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和极大的鼓励。他们的讲话在此不一一赘述。

记录人:三木旦

2019年9月8日于北京


[1]宋晓红.第四届汉藏语言研究方法暑期工作坊举行[EP].南开新闻网:http://news./zhxw/system/2019/09/02/030035065.shtml[访问日期:2019-9-8].2019年9月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