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一些人会有这样的表现:晨起口干苦,晚上夜尿多,此时有人就会说,是上火了,秋燥引起的。 没错,是有这种可能,但也不要忽视了,这可能是另一种疾病的信号:糖尿病! 糖尿病人,为何会晨起口干苦? 一般来讲,晨起口干口苦,多是肝脏出了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肝胆湿热。 在中医上讲,糖尿病叫做消渴症,此种病症和肝脏是密切相关的,在中医对消渴症的分型中,就有肝胆湿热型消渴症。 从肝论治消渴源出于《黄帝内经》:肝脆、则善病消瘅”的记载。 清·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说:“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凡木之性,专欲疏泄,疏泄不遂,则相火失其蜇藏。” 以上都强调了肝郁是发生消渴病的重要因素,肝郁气滞,木郁化火。 所以,糖尿病人多会表现出肝火旺盛的症状,也就是口渴、口干、口苦等。 糖尿病人,为何会晚上夜尿多? 一般来讲,晚上夜尿多要考虑肾脏出了问题,多是慢性肾病的表现。 夜间排尿次数≥2次,且尿量>750 ml或大于白天尿量(正常白天和夜间尿量比为2:1),此时就可判定为夜尿增多。 糖尿病对肾脏的损伤很大,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就有糖尿病肾病,严重的可引起肾衰竭或尿毒症。 糖尿病之所以会损伤肾脏,是因为血糖太高,会造成血液流动减缓甚至血管阻塞,会影响到肾脏血液的流动。 而且,血液中糖分过高,会加重肾脏的滤过负担,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会导致肾脏缺血缺氧情况发生,损害到肾功能。 糖尿病到来,还可能有哪些表现? 很多人对糖尿病的症状停留在“三多一少”上,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 其实糖尿病初期,很多人都不会出现这些症状,只有一些细微的改变,很容易被忽视。 1、视力下降: 视力下降或是眼前出现黑影时,不可想当然地认为是“年老眼花”、“老年白内障”,这也很可能是高血糖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所致,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排除糖尿病眼病。 2、皮肤瘙痒: 血糖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而引起皮肤瘙痒。 同时,由于局部抵抗力下降,皮肤容易感染生疖全身皮肤及皮肤真菌感染(如手癣、足癣、股癣、甲癣等)、毛囊炎、疖痈、水疱病等皮肤病变,非常顽固、久治不愈。所以要当心这可能糖尿病引起的。 3、伤口久不愈合: 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外周血管病变,影响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加之,糖尿病人营养丢失严重,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伤口愈合困难。 4、肢体末端感觉异常: 患者出现对称性肢端感觉异常,表现为肢体远端麻木感、蚁行感、针刺感、灼热感、疼痛感等,症状由轻到重,逐渐进展。往往提示糖尿病的可能。 血糖高了,如何自我调节,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一、少吃升糖食物 常言道:病从口入,只有限制升糖食物的摄入,才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 如现代人更偏爱的油炸类、烧烤类、加工类等食物,热量很容易超标,而引起肥胖。 所以,预防糖尿病,以下食物最好少吃: 高糖食物: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酱、果汁、糖制蛋糕等。 高胆固醇食物:动物脂肪、咸蛋黄、鱿鱼、黄油、肥肉等。 二、多吃降糖食物 热量最好控制的饮食就是蔬菜了。很多蔬菜在降血糖方面都有很好的帮助: 菜花中富含矿物质铬,铬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改善糖耐量。豌豆和菜花一样,富含铬,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青椒中的晒元素能促进细胞对糖的吸收,令餐后血糖不致上升过快。可调节血糖。 有研究表明,空心菜能够帮助二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尤其是紫色的空心菜效果更佳。 圆白菜中富含维生素E,可以促进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和形成,进而调节血糖。 三、喝点茶饮辅助 许多茶饮有辅助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日常不妨常喝一点: 黄苦苣根茶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尿酸的三降作用,是很适合糖尿病人饮用的。 研究表明,糖尿病人群有50%以上存在血脂紊乱,在22.5%的1型糖尿病和29.5%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发现有高尿酸血症。 经常喝点黄苦苣根茶,可以综合调节血糖、血脂和尿酸,对糖尿病人调节代谢,预防并发症是很有帮助的。 红苏子叶茶也是比较适合用来辅助降糖的。研究表明,红苏子叶提取物能在糖尿病综合症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红苏子叶提取物对Caco-2细胞上的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对葡萄糖的转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可辅助降糖。 四、运动增强糖耐量 研究显示,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体内血糖的稳定,而且能够增强体质和身体免疫力,也有利于胰岛细胞恢复活力,对病情控制有帮助。 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走35分钟的路,糖尿病患病风险减低80%。 中国的研究也指出,高血糖者多走路,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减少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