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这个社会,几乎所有的招聘都要45岁以下的人员,那46岁以上的群体怎么办?

 timtxu 2019-09-18

人到中年,失去工作,重新出发,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企业以赚钱为目的,不是慈善机构,45岁的人体力上比不上年轻人,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跟不上,离退休的年龄越来越近,身上的闯进也在慢慢丧失。企业不愿意招聘45岁以上的人也是正常的。

那么,对于45岁以上的人而言,如何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呢?

具体来说,分成两种情况:

第一种,身在职场,成为中层管理人员

没有人说到了45岁就一定会被一刀切。很多人虽然到了45岁,依旧有较大的晋升空间。有的人即便已经退休,依旧能够得到返聘的机会,继续活跃在职场上。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性价比高。

什么是性价比高?

简单来说,相对于单位支付给你的薪资,你为单位创造的利润更加可观。如何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学会带队伍。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能建立一支队伍,领导这支队伍为单位创造良好业绩,提拔一些人才,成为单位中不可多得的伯乐,就会提高自己的性价比。

其次,懂得创新。创新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拥有丰富经验,不断与时俱进的中年人同样有创新的能力。当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难题的时候,要做到集思广益,不排斥不同意见,而要做到尊重对方,聆听对方的所思所想,综合多方意见,考虑多方利益,进而创造出符合多方利益的创新方案。

很多时候,一个创新方案就会给单位带来生机,赚取客观利润,实现新的发展。

如果你能不断创新,就会形成高性价比,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企业多么不喜欢46岁以上的人,也会拼命把你收入囊中。

第二种,中年下岗,人生重头再来

在45岁上下,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重,偏偏遭遇裁员,想重回工作岗位,难上加难。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这时候最忌讳的是盲目找工作。因为很容易掉入陷阱之中。

这时候最需要的冷静,分析自己到底有什么优势:

经验多:很多人小时候都听长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人到中年,经历过很多事情,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积累了很多经验。无论在工作上,为人处世上,还是生活上的小技巧都掌握了很多。

这个时候,不妨利用经验进行知识付费。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家庭主妇拍摄做菜视频,收获了很多粉丝,赚取了不少收入。她们凭借的正是多年来的做饭经验。

有一定储蓄:到了45岁左右,房贷也还得差不多了,有了一定储蓄。加上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不如拿出一部分储蓄用来做些小生意。很多下岗职工选择了早点摊这样的小生意,虽然辛苦,但是钱不少赚。现在社会上的小生意、兼职很多,只要人勤快,赚钱并不是难事。

做事稳重:到了45岁左右,不再像20多岁的时候那样容易冲动,做起事情来更加稳重。社会上有很多工作还是需要这类人来从事。

例如现在很多乡镇农村的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家里人都会选择把孩子送到县城里的高中就读。很多孩子不愿意住校,就面临着陪读的问题。于是就有专门从事陪读工作的中年人。

结语

不论什么年龄段,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不能因为单位不招收45岁以上的人,就把这些人的优势抹杀掉。人到中年,如果不幸失去工作,不如准确定位,重新出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