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好学习》:又开公司又讲课,成甲告诉你怎样快速提升认知

 爱读书的二小姐 2019-09-18

成甲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我看了好几遍。第一次阅读,是惊艳于书中的内容,颇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后来越看越觉得实用而精辟,受益匪浅。不夸张的说,这是一本能系统提升你的认知,帮助你快速崛起的书。

作者成甲是逻辑思维“得到”APP的人气讲师,一边开公司一边写书讲课,堪称是知识管理方面的行家。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中,成甲把自己多年关于知识管理的认知和心得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们,并通过各种案例和自身的实战经验,详细介绍了这些认知的具体应用。

在学习知识管理时,我们首先要知道,知识是什么?是刚出炉的文章报道,是经典中的文学常识,还是各种课程音频?事实上,这些都只是信息。只有遇到能将它们转变成行动的人,它们才可以被称为知识。

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已经突破了“量”的关口,海量的信息随手可得,学习的资源也取之不尽。只是知道很多信息,却不能将其进行转化的人,已经不能因此脱颖而出了。

与此同时,信息的迭代速度日益加速,新技术新理念的引进也不再成为难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优先获得信息带来的优势,已经逐渐弱化。因此,认知深度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

而成甲的这本书,就是专门为提升认知水平,打造深度知识体系而写的。

一.从学会学习开始,找到正确的成长方式

很多人看一本书,就是进行摘抄和整理。但是,就算他们看了十本书,一百本书,过一段时间后,他们还是在原地踏步,甚至都想不起来自己看过什么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点。

很多人听一场分享,也做足了笔记,回家后还温习了笔记,但是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却无法将学会的要点应用起来,还是按着自己原来的方式行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实就是他们不会学习。真正的会读书,远远不是不断记录,而是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

查理·芒格在他的《穷查理宝典》中,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我们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我们只是记住了它们,却无法应用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记忆就会被淡忘,甚至退出记忆的舞台。而只有通过框架和模型,对它们进行统一的安排,它们才能真正内化为我们的知识,并对我们提供帮助。

因此,正确的读书步骤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步,带着问题去读书,并根据这个问题寻找相关的书籍和文章。

第二步,找到每个作者的解决方法,并分析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三步,综合分析思路背后的知识点和原理。

第四步,思考这些知识点和原理哪些可以被借鉴,这些知识点和原理还能用来解决哪些问题。

二.从培养系统的思考能力开始,完善自己的分析能力

很多人解决问题,根据的就是“因为……所以”关系。这样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考虑的因素太单一和片面,常常会导致偏差和错误。

事实上,只有进行系统的思考,才能拨开云雾,看见事件背后的关键因素。

1. 关注关系而不是关注事件

石墨和钻石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由碳构成的。同样,世界上的事情也是这样的,看起来千变万化,但可能有着相似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只有注意到事件间的关系和关联,才有可能被发现。

只将焦点聚焦在事件本身,只用简单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往往会被表象迷惑。就像是只看到浮出海面的冰川,却忽略了海底真实的冰川情况。

2. 分析现状,也要分析历史情况

有的时候,分析一个问题只分析现状,就像在原地绕圈,怎么也理不出头绪。

这种情况,不妨将眼光放远,把事件放到时间的长河中去。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从一个时间点可能看不出问题,但从长期的历史数据,却能很快找到重要线索。

3. 观察真实情况,而不是听别人解释

大量的新媒体文章,和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可能会左右你的判断,影响你对事情的正确认知。这个时候,保留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独立思考,要从了解事情的真相开始,也就是说,在加工的文章和报道中,你要懂得剖析其中的真实状况,区分出其中的事实、观点和情绪。

非黑即白的看问题方式,已经不适合这个社会了。在进行思考的时候,要问自己: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这些事情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规律?

三、从改变底层的思维开始,改变自己的坏习惯

我们身边可能都有这样的人。当有人提出和他不同的观点时,他可能还没听完,就会暴跳如雷,直接就反驳“你懂什么?”“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多。”“你这么一点根据都没有”等,却因此错失良言。

其实,这都是红灯思维在作祟。只要有人提出和他们观点向左的想法,或者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不足,他们就会反射性地产生习惯性防御,觉得自己受到了挑战。在这种心理状况下,他们自然就不会去思考别人的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把“我”和“我的观点”混淆在了一起,把“别人不认同我的观点”等同于“别人不认同我”。

与红灯思维相反的是绿灯思维。拥有绿灯思维的人,能够在听到不同意见时,先去思考:这个观点和我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我之前忽略了哪些问题?这个观点对我有什么帮助?这些思考使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进而从别人的观点中获益。

很明显,上面两种不同的底层思维模式,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处事和判断。我们在任何场合,做任何的事情,都会不由自主地采用这样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如果拥有良好的底层思维习惯,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你都能因此获得成长和收获。可见,底层思维比具体的学习技能和方法重要得多。

比较好的底层思维还包括经常性的反思和总结。成甲甚至认为,对生活经验的反思是最好的学习。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事情,受到很多挫折。为什么有的人经历风雨后就一蹶不振,有的人却能将失败变为成功之母呢?原因就在于是否懂得反思。

富兰克林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进行反思。成甲也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保持两小时的反思晨修。反思对他们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生偷不得懒,特别是在思考上的懒。反思撬动了这个关键点,直指要害,只有通过反思,才将知识加以内化,让积累得到反馈,使不足得以改进。也只有深入的反思,才能一点一点地挖掘出你的能力,提升你的思考水平。

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好的规律,就是成体系地建立自己的认知,不断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关联,并在反思和总结中得到不断完善。希望我们都能静下心来,忍住那浮躁的急于求成的心理,打造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