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日读诗: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静雅轩345 2019-09-19

晚间闲来无事,找篇文章来读,偶然的就读到了这一句诗,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朴实,自然,不假辞色,纯以白描手法,短短十个字,把山间雨夜的情味描摹得生动有趣,且又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禅意在里面。可谓一见倾心,不觉反复玩味,爱不释手。

想必这是一位幽人,独居于山中,晚来山间下起了雨,因为下雨,山中的野果不时被雨打落,啪啪啪的落地有声,带着一种禅味野趣。

查了一下作者,是摩诘所作,居然是王维,果然是王维,意外又不意外。王维的诗,优雅,清美,有一种闲花落定的禅意,代表了中国田园诗的最高水平,是中国古典诗词美的典范。

然而这句诗却十分地朴实自然,颇有点陶诗的风范。同为田园诗,陶渊明的质朴,王维的优雅。陶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毫无雕饰,一派天然。

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工笔清丽,意境空灵深远。读王维的诗是一种美学上的洗礼,但这一句倒颇有点返朴归真的感觉了。

诗中并无提到是什么季节,但是从诗中透露出来的情景,有草虫有山果,很显然这是秋天,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做《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这是王维晚年的作品,有一种迟暮之感,全诗只这两句是点睛之处,其余未免有些说教的意味,正是有了这两句,整首诗才不会显得枯燥。

从诗歌的艺术上来看他对景物的描写更臻朴素,到达了一种所谓的人书俱老的境界,所以这句就显得很朴实,没有修饰,没有造境,完全是以最原始的状态示人。

那么这山果是什么果,是松果,松子,核桃,山楂乃至海棠果,都有可能。韦应物有一首《秋夜寄丘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极写空山之静,王维这句则写山中的声响,秋雨霏霏,虫吟细细,上半句写的是室外的雨声,间或有山果落地的声音,下半句写的是室内一人灯下独坐,你能听到草虫在低吟。

此处的草虫,应该是蟋蟀之类,《诗经·豳风·七月》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诗句 ,描写了蟋蟀的迁徙,起初是在野外,随着天气的转凉,它们便潜门入户,隐在幽暗的角落里,在秋凉中一声声地低吟。

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画面感也极强,读着这句诗,雨夜秋山的这一幕,宛然在目。

上半句写的是景致,下半句写的其实是内心,雨夜孤山,灯下独坐,外界的声响与室内的情境有一种相互映照,它有一种自我观照在内。情绪上不着一字,但内心的一种情绪却通过这些情景声响传递出来,以外界的声音来衬托出内心的孤寂。

从句式上来看这一句又与他的那一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颇为相似。都是名词与介词与动词的组合,所以这首秋夜独坐可与王维的另一首山居秋暝对照着来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同样是写秋天,同样是写山中,甚至这是同一座山,就是王维所隐居的辋川,所不同的是一个写雨后,一个写雨中,前者清新悦目,后者纯朴自然。

山居秋暝是他盛年时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在这首诗中他也写了许多声响,竹喧,莲动,月华升起,清泉在石上流淌,有视觉,有听觉,以听觉为主,身为诗人同时也极通音律的他似乎对声音格外敏感。

这些声响是欢快的,其中也加入了人的活动,有浣女,有渔夫,劳作归来一派怡然自乐,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优雅恬静的田园谐奏曲,这首诗整体就有一种清新明快,愉悦之感觉。

而这一首秋夜独坐,是王维晚年的作品,所谓时移事移,随着时间的转换,心境已大不相同,一个独字点明了作者的心境有一种迟暮之感,有一种悲凉袭来。如今是鬓已霜白,已到了暮年听雨的心境,蒋捷有一首《虞美人》,借听雨写出了人生的三种况味: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室外秋雨霏霏,虫吟细细,愈发衬托出内心的那份孤寂落寞,王维的《秋夜独坐》,这是一首适合一个人读的诗,在秋天的夜里。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投稿,如转载请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