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中医论“天人合一”

 人老颠东 2019-09-19

中国传统文化有如一棵大树,中医、哲学、文学、文字、历史、武术、气功、书法、艺术、预测、儒学、道学等等都属于大树的某个分支。从任何一个分支入手,都能打开一条通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以我的感觉,中医尤为要紧,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若能善学中医,可以更方便地达到天人合一的道的境界。

中医的核心是天人合一

什么是中医的核心?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吗?是中药针灸拔罐刮痧吗?都不是。中医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之所以中医成就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根本还在于古人把人放在天地之间去思考。人生天地间,天地变化,人亦变化,人的生老病死即是天地运行规律的体现。故学中医,当先学此思维模式。

生命极其复杂,人类历史上研究生命的知识体系有多种,中医即是其一。中医重视生命与天地自然的联系,主张“天人合一”,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及脏腑经络等为框架建立了一整套庞大的生理病理体系,并且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历经近三千年的验证仍有实效,充分证明了中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问。

人与天地相应,其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则人的健康与天地阴阳气机升降相关,顺之则生,逆之则病;

二则人的疾病及生死皆与天地六气、五运变化相关,前贤归纳出五运六气理论;

三则中药应于天地自然之理,其四气五味及功效无不与之相合相应;

四则针灸之理亦源自天地阴阳变化,其中有象,暗合天道,微妙难测。

天人合一与五运六气

中医讲“司岁备物”,就是根据天地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科学地收获各类果实。我们的祖宗非常了不起,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观察到天地五运六气影响着人体健康,亦影响着自然界的物候变化以及植物收获。《内经》把这套理论详实地记载下来,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农业、物候、中药种植、动物饲养等各个领域。

中医最重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活在天地之间,天动如何,地动如何,都会影响到人。天地运动有其规律,人的生长壮老已生理变化以及疾病的产生与治疗亦必然受天地规律影响。善中医者,必然要观天察地以应之于人;中医离不开规律,而规律是按周期变化的,所以五运六气是中医里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学问。

天人合一与针灸

人与天地相通,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宇宙。我们每个人都有十二经络,这个系统与天地六经相联系。而且,我们身上的经络系统其实是天地六经留下的烙印。只要太阳系还在,只要星空不变,那么,人身的经络系统就会一直如此。由此说,针灸非常了不起,因为针灸能让人与天地气机相互贯通,针灸调的是人体的天地之气。

天人合一与《内经》

《内经》理论之所以能达到医学的极致高度,就是因为其掌握了“天人合一”这个道。“天”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客观自然存在;“人”是禀受天地之气、形神统一、有善有恶的生命体。不管是治病还是养生,其根本原则即是:仰以观天,俯以察地,中合以人事。

天人合一与中药

人与万物生于天地之间,皆受天地规律影响。不但天与人合一,天、万物、人三者亦合一。中药的功效即源于比。比如核桃仁象大脑之沟回曲折,故可入脑补脑;葛根蔓延似筋,有粉质而入筋,吸收湿气而舒筋;沙苑子形似肾,故以之补肾。再如黄芪性温而补气利水,芍药性寒而收敛元气;石膏甘寒清热,灶心土辛温止血;麝香辛温开窍启闭,五灵脂甘温活血祛瘀。

再比如,穿山甲最能穿土打洞,故有破癥瘕、通经络之功;蝉,其声清响,昼鸣夜息,故以蝉蜕治失音、小儿夜啼诸症;土元、蜈蚣等虫类善能走窜,具搜剔之性,故多具活血、祛风湿等功用。

天人合一与养生

所谓养生,即是以身体为“炉鼎”与自然对话,与天地交流。所以说,养生并不辛苦,养生也不困难,相反,养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养生是一种生命体验,也是内心的一种修行,同时也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哲学。以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为指导,在生活和工作中养生,既能收获到健康,又能让人生充满着快乐。

养生的最高境界:法于自然,顺乎自然。要把养生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之中,这是天人合一理论的具体体现。以饮食养生为例,不一定要吃山珍海味,也不必追求各种昂贵的保健品,好好吃饭即是最好的养生。

如何好好吃饭呢?

一则多素少肉;

二则吃饭时不建议盯着手机,亦不要思考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三则勿过饱。

天人合一与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的最大特征。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惠施说“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庄子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三家的学术观点各不相同,但对于“天人合一”理论则形成共识。中医最了不起、最核心的理论,恰巧就是“天人合一”。在这方面,可以说传统文化、哲学与中医是统一的。

天人合一与阳气

天地之间阳气周流不停,万类生命的生长壮老已皆由此阳气而变化。阳气由太阳产生,故观察天地运行即可掌握阳气周流的规律,进而可应之于人体,而知生理、病理变化与健康、生命的规律。中医讲“天人合一”,即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生病,病之所以康复,皆在此中。细绎其理,既可治病,又可明悟天地之道。

天人合一与治病

人为什么会生病?人的生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四时阴阳变化、饮食、六淫等影响,致使机体平衡失调;而且,人有情绪,负面的情绪会影响五脏六腑,导致脏腑失和。疾病之所以产生,根本在于逆反了天地。古贤把人放在天地之间去思考,建立“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这是一种大智慧,远比把人解剖了高明。

中医重视“天人合一”,所以,可以从天文论病,也可以从历法论病,这是中医有别于他医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的病因有多个方面,既有天文因素,也有因天文而产生的时间因素,也有病者本身的因素。由此说,天文、历法、时间、空间、气候等因素都与人体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真正的中医,亦必然精通这些学问。

天人合一与敬畏天地

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化育,而有生灵。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万物以荣,人类亦得繁衍昌盛。中医基于“天人合一”理论,非常重视天地对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影响。顺应天地,则人可健康长寿;逆反天地,则必受其惩罚。所以,中医主张敬畏天地,法天则地,以应之于人。若无敬无畏,肆意妄为,那是无知者无畏。

中医讲天人合一,谈的是和谐,但前提是得首先承认天地的伟大,从而敬畏天地,然后法天则地、顺应四时。因此中医有和、缓、雅、柔之特性,表现在临床上以平衡、调和、顺畅为主要治则,而非杀灭攻伐为主。蔑视天地,妄事改造自然,这不合于中医之道,其结果亦必然被天地所抛弃。绵远不绝,方是真正的医道。

天人合一与道

什么是道?古贤早有定义:一阴一阳之谓道。对于中医人来看,道就是我们对天地自然以及人身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因此说,每个中医人都是修道人。道本没有高低,悟道却有深浅。中医的道,奥妙精微,其大如天地,日月星辰的运行皆在道之中;其小在人身,生老病死皆依道而行。天人合一,其本即是对道的感悟。

我认为深入中医即可入道。因为中医即道,中医研究的是天地之道在人体上的规律,自中医入手,即能触摸到天地之道。而儒家认为,天地之道即人的行为准则。以道立身,以道正心,以道修行。所谓的德配天地,即是以人的行为去符合天地之道。

董注:此文由我的学生欧江洪整理并撰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