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投资,土地如何流转?抓住土地流转的三大重心

 向民书屋 2019-09-19

一、选模式

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去选土地运营模式,目前土地运营模式有六种。

第一种:土地承包

这种模式应该不陌生了,很多人已经流转了300亩地或200亩地正到处找项目。

优点:能完全控制土地,发展什么种植项目自己说了算,土地可以集约化、规模化种植。

缺点:前期资金占用量大,雇佣人工成本大(人难管),土地全部集中在你手里头,风险大。

第二种:土地中介,也叫土地银行

不想种地的农民把土地给中介,中介把土地再转租给其他人,从中赚差价。

优点:自己不承担种植风险。

缺点:如果土地转租不出去,就要中介去运营这些土地。

第三种:土地服务性全托管

土地托儿所形式,土地服务型全托是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合作社等组织收取服务费,在合同里注明各项附属条件,并向农户保证达到定额的产量。

优点:先收费,后服务,合作社的利益有保障,不承担自然灾害风险。

缺点:农民接受起来慢,合作社只赚服务的钱。

第四种:土地收益型全托,农民将土地委托合作社全权管理

每年给农民定额的租金或分红。

优点:可以先不给农民钱去运作土地,年底给农民分红或固定收益。

缺点:开始让农民相信你难,自己还得承担种植风险。

第五种:土地“半托”型合作模式

有的地方也叫菜单式托管。比如合作社和农民商量,选择一些服务项目,服务结束后由农户验收作业质量。

优点:让农民接受起来容易。

缺点:选择的多样性管理难,利润点低。

第六种:土地入股模式

入股模式被看成最高级形式,农民用土地作股加入,参与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未来的主要运营模式。

优点:和农民共担风险,不占用大量资金。

缺点:农民说退就退,对土地的控制力度弱。

二、抓关键

选好了模式之后,一定要抓关键,抓住关键环节,才能减少土地拿到手的成本,抓住关键人才能减少纠纷。这需要你对土地流转或托管、入股的流程一定要了解。流程如下图所示:

农业投资,土地如何流转?抓住土地流转的三大重心

农村土地流转程序

土地流转的关键点就是土地价格,给高了你的运营成本大,给低了农民不愿意把土地给你,所以价格一定要定好。

三、抓运营

运营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如何抓运营,希望下图中的思路能给你一些帮助。

农业投资,土地如何流转?抓住土地流转的三大重心

高效管理

曾经有这么一件真事:一个企业在一个村子租了农民的200亩地,种植花卉苗木。几年之后,这个企业有了很不错的收成。农民见企业获利很多,就要求涨地租,否则,他们就收回土地自己干。在这个事例中,资本和农民不是双赢。资本获利甚丰,而农民对拿到手的地租不满意。如果上调地租,资本又会不满意。其实,这样的事情是很常见的。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土地从一个农户向另一个农户流转,他们之间相互协商,农民的意愿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但土地从农民向资本流转,一些农民的意愿就不容易体现。比如一部分农户同意出租,另一部分农户不同意出租。或者农户开始同意出租,几年之后不再愿意出租。上面说的事例就属于第二种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有人会说,农民签了字就必须履行合同,资本赚钱后他们眼红要毁约,是缺乏市场观念契约精神。其实也不能完全这么看,资本和农民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资本对土地价值的计算比农民更准确。他们租下土地,很多时候是在赌土地升值。但农民不是赌徒,他们根据土地现有的价值估算租金。

如果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利益受损,农民就会很不满意,甚至做出过激的事情。资本可以“市场法则”为理由,并在地方政府协助下,拒绝农民的要求。但农民的不满情绪不会就此消失,而是会蔓延和传染。

那么,在土地流转中,农民的意愿如何得以体现呢?我们的建议是“保持沟通,适时调整”。政府和资本要了解农民的诉求,农民朋友也应看到土地零散经营的弊端以及土地整合的好处,调查整个项目的风险与利益。如果发生纠纷了,可以根据下面的流程图维护合法权益:

农业投资,土地如何流转?抓住土地流转的三大重心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流程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