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馆长访谈|首都图书馆陈坚谈“古籍保护”

 星河岁月 2019-09-19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首都图书馆积极行动,在古籍普查和保护等多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9年,首都图书馆加挂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的牌子,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强化。为此,首图专门成立了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同时开展本馆和全市的古籍普查与保护工作。为了深入了解北京市的古籍保护工作,本报近日采访了首都图书馆副馆长陈坚。

📌

陈坚

Q&A

Q:近年来,古籍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首都图书馆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A:首都图书馆1913年建馆,已有一百余年历史,长期的收藏与积累,保存了近50万册古籍,其中不乏珍稀善本。2011年我们编辑出版了《首都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收录馆藏善本古籍6000余部,2013年编辑出版《首都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图录》。目前我馆已有16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14年首图完成本馆古籍普查工作,并出版了《首都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在做好古籍普查的同时,我们也在开展古籍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主要包括古籍保存环境的完善、破损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古籍整理出版等。

首图的古籍保存环境较好,书库恒温恒湿,24小时监控,按照《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的规定,各方面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但在古籍普查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有许多北京市属单位并不具备藏书条件。为此,首都图书馆在有限的书库空间中专门辟出专区,为北京市委图书馆和十个区县公共图书馆代存古籍。同时安排人员帮助这些单位进行古籍普查登记和破损古籍修复。

首图有一个专门的古籍修复室,目前有古籍修复人员5位,主要承担本馆破损古籍修复工作,每年大约完成200余册古籍的修复,也修复一部分外文洋装书。有时也承接少量外单位和个人破损书籍修复。修复人员的技艺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既要有专家培训指导,也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目前由于修复室面积和人员等条件限制,修复业务只能有限开展。首图计划在通州建立东馆,其中包括古籍馆古籍修复中心,那时修复工作将会有进一步地发展和全新的面貌。

首图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起步较早,在为古籍整理提供底本方面,首都图书馆为《中华再造善本》《子藏》等项目提供过底本。近年来共自主整理出版古籍文献20余种。还编辑出版了《首都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首都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首都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首都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等古籍目录和古籍整理成果。

首图的古籍数字化工作也起步较早,2003年曾自主开发建成了“古籍插图图像数据库”,包含古籍插图数据15000余条。2011年,自主开发建设“首都图书馆藏古籍珍善本图像数据库”,并正式提供公众免费在线阅览,所收古籍为首都图书馆入选第一至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稀善本148种。

在普及推广方面,首都图书馆采用多种方式,如举办展览,开设讲座,举办活动,编制专刊,建设网站等,吸引大众对古籍的关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展览基本按着每年三至四次的频率举办,如《日下旧梓——古代北京地区刊印典籍展》《良工益永传——文献修复面面观》《京津冀珍贵古籍书影展》等;讲座主要邀请知名专家讲授古籍保护相关知识,如刘蔷研究员讲授“天禄琳琅——乾隆皇帝的藏书”;每场活动都尽量做到有很强的读者互动性,如“雕版印刷体验之旅”“制作一本线装书”。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每年都编辑印制《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专刊》,总结一年的古籍保护工作情况。2009年建设了“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网站(http://www./),全面介绍和宣传推广北京市古籍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

Q:刚才您提到了为区县馆代存古籍的实践,能详细介绍一下吗?另外,这种制度会面向民间收藏吗?

A:我们的代存古籍制度大概从2009年就开始了,目前是为11家馆藏单位代存。在保管的同时,我们还会对这些古籍进行登记造册、甚至修复,实施效果不错。但古籍权属依旧归属各馆,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

对于民间收藏,目前还没有实现代存,但我们接待过一些民间收藏者,帮助他们鉴定古籍,曾经有一位老先生家藏几百部中医古籍,我们帮助他鉴定、登记,也做了一定的修复、除虫等工作及保护指导。今后有条件的话可逐步开展。

Q:贵馆在现阶段的古籍保护工作中,主要方向和目标是什么?

A:目前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关键阶段,首图的古籍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的主要方向和目标是继续推进各项工作,使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整理出版、宣传等工作持续协调进行,并深入展开相关研究工作,使古籍保护从摸清家底、保存良好、方便利用,进而向发掘出独特价值的重心转移。同时,作为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所在地,现阶段在全市古籍保护工作中的主要方向和目标是完成《北京市公共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联合目录》的编辑出版。另外的重要工作目标是筹建首图东馆古籍馆。

首都图书馆派人员参加古籍保护相关培训实践活动。

Q:在想法付诸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A:首图本馆的古籍保护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开展,但有些工作进展不快,如古籍修复专业人员较少,修复室面积有限,急需扩大古籍修复力量。就全市的古籍保护工作而言,北京市属单位多属于不同系统,北京市一直没有建立古籍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市各系统范围内全面合作开展古籍保护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Q:您认为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于所需人才的培养,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A:古籍保护迫切需要古籍编目与鉴定人才、古籍修复人才,而具有古典文献学知识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最受欢迎。古籍编目保护人员如果懂得古籍编目基本知识,并具有古籍数字化及计算机技术,就能够更好进行文献的利用和开发;古籍修复工作人员如果既掌握修复技术,又具有与古籍修复密切相关的古籍保护技术专业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现代修复设备,就能使古籍修复更为科学规范。

古籍鉴定和古籍修复能力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够获得,图书馆要多为工作人员提供向专家学习的机会。跨学科知识的获得,既需要工作人员自觉地学习,也需要图书馆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应的学科知识培训。

Q:您对国家当前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怎么看待?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A:自从2007年中国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古籍保护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古籍登记查清家底开始,到进行修复延长古籍寿命,到进行再生性保护使古籍化身万千得到广泛利用,古籍保护形势大好,在全国都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古籍保护不是一朝一夕、不在一时一地,建议制定长期合理持久的工作计划,进行全局性的工作统筹。如落实古籍普查登记标准和原则,避免阶段性、重复性劳动;古籍影印和数据库建设注意避让重复,防止选题冲突,造成资源浪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使工作人员更快适应古籍保护工作需要。

Q:古籍保护工作前景如何?

A:古籍保护功在千秋,诸如古籍整理、古籍原生性保护、古籍再生性保护、古籍保护学科建设等等,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都可以将传统专业与现代科技结合,使古籍获得更好地利用与保护,而在此基础上,古籍保护工作还可以由收藏、保护的模式,逐步转为咨询、研究、教育、开发等多种功能并行的模式,前景无限。

Q:就古籍保护及传承利用工作,您认为,还需要社会各领域的哪些辅助?

A:古籍保护工作,主要在全国范围内古籍的存藏单位展开,同时也需要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辅助,如不同系统的古籍收藏单位需要打破系统界限,放下人为设置的行业壁垒,争取合作共赢;新闻出版系统加大对古籍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能对古籍保护有所认识,有所了解,有所重视;教育领域开展古籍保护知识讲座或活动,使古籍保护观念深入人心,使古籍保护事业后继有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