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是康熙皇帝没有流放此人,只要他还在,西方列强就不敢那么猖狂!

 数字人生6688 2019-09-19
t01810d93ca382f899f.jpg?size=515x239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分两批进入了中国。第一阶段不过六千余人,第二阶段则有两万余人。但是清政府则号称拥有百万陆军,这其中包括自称的精锐八旗骑兵。但是清政府的军队却在英法联军面前不堪一击,为什么?除了战术战法落后于西方外,自然就是武器装备落后。
t016a8d937b1b27a00e.jpg?size=331x149
当时的清军使用的兵器大部分还是刀剑长矛等冷兵器,当然也有一些热兵器,比如“鸟统”、“佛朗机”,但是这些热兵器大多是明朝时期引进的西方的,传承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其质量严重老化,并且极其落后。比如清军使用的鸟枪枪长2米,射程100米,射速为每分钟1—2发。
但是在康熙年间,有一个牛人,叫做戴梓,他是著名兵器制造家,曾发明了“连珠统”与“威远将军炮”,这个连珠统有什么特点呢?据说外型有点像琵琶,关键的是可以储存28颗子弹,并且可以连续射击。这就比较厉害了,有点机枪的感觉。
t010227f11832762648.jpg?size=495x83
但是,可惜的是,戴梓发明出来这个东西,并没有第一时间献给军营,据说是因为他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斥责他,如果使此物“流布人间”,那么你的后代就没有活路了。
戴梓此人极其有才华,为人又刚正不阿,极易遭人妒忌。而比利时的传教士南怀仁曾向康熙皇帝炫耀比利时的“冲天炮”,并且称此炮只有比利时人能研制,可是南怀仁研制了一年也没研制出来,戴梓只用了八天就研究出来了。
因此南怀仁对戴梓怀恨在心,十分妒忌。后来,南怀仁抓住一个机会诬陷戴梓,给他扣上了一个“私通东洋”的帽子,康熙皇帝就将他流放了,戴梓被流放后生活极其艰苦,最后惨死关外。
t015aff084b51aee833.jpg?size=501x24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