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州市惠城区十大旅游景点

 阿力加 2019-09-19
1、惠州西湖 AAAAA
推荐1
惠州西湖
  惠州西湖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市境内的一个城市浅水湖泊,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其景观由“五湖六桥十八景”组成。在历史上,惠州西湖曾和杭州西湖、颍州西湖合称为中国的三大西湖。中国拥有“西湖”之名的景致数不胜数,除了天下闻名的杭州西湖外,惠州西湖也堪称是我国西湖中的个中翘楚。惠州西湖林木茂盛,继承了岭南独树一帜的自然景观特征,与杭州西湖的烟雨江南印象相比,显得更加清爽直白、端庄素雅,因而又有“浓抹杭州惠淡妆”之说。惠州西湖的景观由“五湖六桥八景”组成。五湖就是指形成西湖的5个湖区,即菱湖、鳄湖、平湖、丰湖及南湖,逛完所有的湖区至少需要半天的时间。平湖是5个湖区中最大的,西湖的主要的核心景点也大多集中在这一带。湖北面环绕着平湖堤,沿着堤坝可参观丰渚园和元妙观,丰渚园很适合夏天来,荷花开得很漂亮。平湖北面的下角东路和下角中路是惠州最老的生活区,这里绿树成荫,居民休闲地在湖……[详细]
推荐2
红花湖景区
  惠州西湖的活水之源。红花湖景区位于市区西南侧的龙丰上排大石壁、红花嶂一带山地,景区面积9平方公里。它创建于1991年,属水库型风景区,由红花湖水库、大石壁水库、东西入口公园组成。湖区山林茂盛,湖中建有望湖亭。红花嶂上建有览胜亭。红花湖入口处,建有红花湖公园。这里有惠州古八景之一的水帘飞瀑,觞咏亭等景点。红花湖景区位于传统市区边缘部位,现在已成为惠州市区居民亲近山水最近的地方。真正体现了“山不高而秀雅,林不染而滴翠,水不深而澄清,树不老而茂盛”的景区特色。在这繁华喧闹的城市之中,红花湖宛如都市中的一块碧玉,宁静而清幽,恬淡而安祥。红花湖景区,创建于1991年,属水库型风景区,由红花湖水库、大石壁水库、东西入口公园组成。库区水面1.62平方公里,水深28米,库容190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6.85平方公里。湖区山林茂盛,湖中建有望湖亭。红花湖景区位于传统市区边缘部位,现在已成为惠州市区居民亲近山……[详细]
推荐3
丰渚园
  丰渚园位于广东惠州西湖平湖湖区西北角,三面环水,北隔36米宽鳄湖路与菱湖相望。丰渚园是广东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园区,园区通过对西湖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的挖掘,营造富有文化内涵、充满诗情画意的岭南古典式园林。丰渚园作为西湖美化亮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致力打造成继梁园、可园、余荫园和清晖园之后的“广东第五大名园”。园内29个单体建筑采用岭南传统建筑风格,融合惠州民居院落特色,粉墙黛瓦,古朴素雅。该园面积3万平方米,分为6大观景区:主入口区、知鱼区、文化怡情区、孤桐馆区、流香听瀑区和东坞荷香区。该园按照古建筑标准建设成一流的园林景区,让人们在观鸟、观鱼、赏荷、赏奇木怪石中,领略生态文化;在文人墨客的诗赋才情、孝悌之义中汲取人文素养;以琴韵茶香为友,以诗书画论为伴,陶冶艺术修养;还有农业生活用品展示农耕文化,是惠民之州的又一个惠民工程,是一个文化休闲的好去处。园林的名字,也是有所来历的。丰渚园,丰……[详细]
推荐4
惠州元妙观
  惠州元妙观,位于惠州西湖之平湖北岸。是中国三大著名道观之一,又是中国二十三间著名道观之一。1993年惠州市道教协会成立,以元妙观为会址。创始建于唐代贞观七年(633)初名天庆观天宝七年(742)扩建后改名朝元观,后又改称开元观;宋代屡有兴废;元代元贞二年(1296)重修,始称元妙观;明代天统、天顺和清代康熙、光绪年间均有修建。始建以来几经兴废,元代晚期最为兴旺,“横流重檐,涂饰壮丽,像座威仪”。门前有块“九紫”碑寓示“紫气东来”的意思。观内分前后两殿,前为玉皇殿,后为三清宝殿,两殿以天井相隔,依走廊相通。相传由“六桥”中的迎仙桥赴元妙观接神迎仙,可心想事成。元妙观经历千余年的沧桑巨变,留存的古建筑已经不多了,仅剩山门保留明代建筑特点。1993年惠州市道教协会成立,以元妙观为会址。始建以来几经兴废,元代晚期最为兴旺,“横流重檐,涂饰壮丽,像座威仪”。门前有块“九紫”碑寓示“紫气东来”的意思。……[详细]
推荐5
惠州博物馆
  惠州博物馆位于惠州市江北市民乐园西路3号,主要建筑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2006年8月动工兴建,总投资约1.6亿元,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建筑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其外观设计象征“历史之印”,配套夜灯亮化工程,宛如东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惠州博物馆主要由陈列展览、藏品库房、公共服务、技术办公、创作研究等功能区域组成。一至四楼共设10个陈列展厅,展览面积达7000平方米,其基本陈列有《文物精品展》、《东江流域的文明展厅》、《惠州历史名人馆》、《刘仑美术馆》。一楼设1个多功能流动展厅。主要承接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类流动性高规格、高层次展览。二楼设《文物精品展》。主要陈列古陶瓷、金漆木雕、玉器、青铜、壁画等馆藏精品。三楼是通史陈列《东江流域的文明展厅》,由先民足迹、缚娄之谜、岭南名郡、人文荟萃、革命烽火、民俗风情、今日惠州七等部分组成。是以历史文物(照片)、文献为基础,以重大考古发现、重……[详细]
推荐6
丰湖书院
  丰湖书院位于惠州西湖境内,它的前身是聚贤堂,聚贤堂建于淳祐四年(1244年),10年后改为丰湖书院。宋代,丰湖书院建在银岗岭,清康熙三十三年(1695)迁书院于此,院内有亭、榭、台、沼,为憩息之地,后院荒废,嘉庆六年,知府伊秉缓重建,仍取名“丰湖书院”,院小建有澄观楼、乐群堂、夕照亭和浴风阁,1922年院毁,不久又建,改名惠州中学。1996年,改为惠州师范,解放后,改为惠阳地区师范,文革时期,改为会议招待所。1978年,复为惠州师范,1979年,改为惠阳师专。1993年,改为惠州大学。明清时期,惠州文风更盛。丰湖书院是惠州的最高学府。自创立以后,虽屡经兴衰,但“从者云集,人竞向学”,培养出颇多有成就的学子,对惠州的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岭南著名的书院之一。据府志记载:惠州府于宋代中进士者53人,明代44人。清代以来,惠州更是人文蔚起,名士辈出,在诗文、书画、金石等各方面都取得较大……[详细]
推荐7
邓演达故居(邓演达故居纪念馆)
  邓演达纪念园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的三栋镇鹿颈村,总用地52.6公顷,其中建设用地21.8公顷,核心区用地12.9公顷。邓演达纪念园由中共惠州市委、市政府和惠城区委、区政府共同建造。工程总投资约6000万元,分两期建设。现一期基本建设完成。第一期的主要项目包括邓演达陈列馆、农工广场、黄埔广场、立志壁、牌坊、故居、两亭(萨波塞亭、愚园坊亭)、双桥(武昌桥、保定桥)等邓演达生前革命经历中的重要场景。整个园区为一心、一轴、三区的布局结构。一心,指邓演达故居、邓演达陈列馆和演达学校为中心的邓演达纪念园核心区。建有陈列馆、励志壁、双桥等,其中邓演达陈列馆用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0平方米,设有展览厅、会议室、接待室等。一轴,是以邓演达陈列馆和农工广场为中轴的核心轴,并用以串联各个功能区,集中展示纪念园各类景观的风貌轴。三区,为纪念园西部的老村风貌区、中部的观光农业休闲区、东部的现代农业区……[详细]
推荐8
惠州市中山纪念堂
  惠州市中山纪念堂位于惠州市惠城区中山公园。2007年重新修缮。1978年7月被公布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派员到惠州,先后组织发动反清的三洲田起义和七女湖起义。20世纪20年代多次率联军讨伐盘踞广东的陈炯明叛军,先后6次亲赴惠州前线指挥战斗。为纪念孙中山,1928年惠州第一公园改为“中山公园”。1937年在公园内建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南面成十字交叉的两条街道(路)名,分别改为中山东、西路,中山南、北路。2007年重新修缮。1978年7月被公布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惠州是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之一。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为了推翻清王朝统治,曾两次派员到惠州组织发动了三洲田起义和七女湖起义。为了统一广东,肃清东江军阀反动势力,1923年7月23日,孙中山亲自督师赴石龙指挥攻困守惠州城的杨坤如叛军。是年7月至9月,孙中山曾先后4次赴惠州梅湖、飞鹅岭诸阵地视察,部署攻击守城敌军……[详细]
推荐9
故乡园(廖承志墓园)
  故乡园(廖承志墓园)位于惠州市红花湖景区内。2008年9月25日,廖承志先生的骨灰由北京八宝山迁葬于此。园区分为“入口区”、“纪念广场区”、“悼诗碑区”等区域,“纪念广场区”设有廖承志半身铜像、铺装广场,“悼诗碑区”设有纪念平台、悼诗碑。墓园入口处铜像由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题名。故乡园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廖承志的长眠的净土。故乡园的设立是为了缅怀他爱国主义精神。悼诗碑区两块高2米余,宽1米多的黑色花岗岩石碑,镌刻着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两首悼诗。一首是1982年6月11日写的《廖承志副委员长挽诗》;另一首是同年6月17日写的《怀承志同志》。故乡园于2007年12月动工建设,2008年4月30日完成。同年9月27日,惠州市在此举行了纪念廖承志诞辰100周年祭拜活动,廖承志骨灰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迁至惠州红花湖故乡园陵园安葬。……[详细]
推荐10
惠州泗洲塔
  又称玉塔,位于惠州西湖西山,是湖上最古建筑物。始建于唐中宗年间,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北宋文学家苏轼谪居惠州时称之为大圣塔。明代嘉靖42年(公元1584年)塔毁,明万历初改建为亭。万历46年(公元1618年)又重建为塔。当明月升起,凉风拂湖逐波而过,湖光灿闪,屹立在西山的泗洲塔,倒影入湖,诱得坡仙颂出:“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佳句,构成西湖游客赞不绝口的“玉塔微澜”一景。据传唐代龙朔年间,西域名僧僧伽大师来中国,后在长安圆寂,唐中宗为他在泗洲建塔。于是,各地仿效泗洲建僧伽塔,故称为泗洲塔。宋代苏东坡谪居惠州时,称此塔为大圣塔,又称玉塔,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诗句。明月东升,晚烟薄窄,微风舒波,塔影卧其间,曰“玉塔微澜”。每当夕阳西下,“倒影入湖塔影长,湖光袅袅动斜阳,不知自起浮图日,几度金乌下复翔”,名曰“雁塔斜晖”。塔外为7层,内13层,砖木结构,为楼阁式佛塔。明嘉靖四十三……[详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