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气不热,却呼呼冒汗,或是体内疾病信号,当心三种病找上门

 健康生活维他命 2019-09-19

出汗是人体因为周遭环境温度上升,为了不使肌体温度过高而出现问题,人体皮肤下边的汗腺分泌体液,使其蒸发带走体内过高的温度,从而保持体温正常的一种方式。

也就是说,当我们感到热的时候,一般都会出汗,但是,有些人明明不热,却呼呼冒汗,这是不正常的,可能是体内疾病信号。

造成出汗多的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是三种疾病:

心肺病

心肺病是最容易导致异常出汗的。

心脏病发作时,病人常常会突然大量出汗,这是因为心输血量的大量减少,还有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导致的。

此外,肺气不足的人也容易异常出汗,而且经常是鼻子出汗比较多。

如何养护心脏,补益肺气?

养心多吃红:

根据中医五色对五脏的理论,红色食物多有益心脏健康,如红枣、红豆、西红柿等,都可以起到养护心脏的作用。

秋天到了,平时可以多吃点红薯,红薯是一种营养齐全而丰富的天然滋补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糖、磷、钙、钾、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8种氨基酸。

红薯中,很多成分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钾有助于人体细胞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维持正常血压和心脏功能。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抗脂质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益肺多喝水:

肺喜欢被滋润着,所以多喝水有益肺部健康。想要补益肺气,可以多喝点鸡头参茶水。

鸡头参归于肺经,性质平和,补阴作用强,既能通过直接补阴以润肺燥,又能通过补气以生津而润肺。

目前认为,鸡头参既有较强的补阴之力,又有一定的补气之能。临床上常用于多种慢性病以气阴两虚为主的症候。无论是单纯性的肺阴不足,还是肺的气阴两虚。均可用。

脾胃病

脾胃病也是常见的导致多汗的原因。

脾胃失和会导致身体的血液循环变慢,影响氧气的输送。所以,脾胃失和的人,一般会胸口出汗多。

如果你牵一个人的手时,发现对方的手心有汗,这可能是因为对方身体出现了脾胃湿热、血虚等问题。

此外,如果你吃完饭就大汗淋漓,也多是脾胃不好的表现。

如何调养脾胃?

常揉腹:

腹部是六腑的所在部位,其共同生理功能是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与排泄,做好腹部保健,可以加强消化系统功能,防治肥胖、高血压等。

做法:先搓热双手,然后双手重叠,置于腹部,用掌心绕脐按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转摩36 周,再逆时针方向由大到小绕脐摩36周。

这样做,有增加胃肠蠕动、理气消滞、增强消化功能和防治胃肠疾病等作用。

吃山药:

山药可是个好东西,既保养健康又有美容作用。蒸着吃、炒着吃,或者熬粥喝都可以,平补脾胃的效果最好。

山药与其他滋补食物所不同之处在于,它滋而不腻,其他食物滋阴多了就湿,湿多了就能化成热。

但山药不会,它不热不燥,为平补脾胃的良药,尤其是对五脏气血的虚损补益效果绝佳。

山药常被用来治疗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出现多汗,主要原因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而致汗腺分泌增加;

其次,血糖代谢率增高,也是糖尿病病人多汗的原因之一。

当糖尿病人处于低血糖时,也会引起多汗,还会有心慌、手抖、头晕、饥饿等症状。

如何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

饮食:

饮食调节是降糖喝预防糖尿病最有效的手段。日常做饭不妨偷点懒。

简单点说就是,能不切菜就不切,豆类能整粒吃就不要磨碎。多嚼几下,让肠道多运动,对血糖控制有利。

多吃蔬菜少吃肉,水果不要榨汁喝,血糖高了的话,可以用谷谷丁和桑叶混合,搭配成谷谷丁桑叶茶一起泡水喝,调节血糖效果是很好的。

谷谷丁是药食两用的植物,不仅可以降低餐后血糖,还能调节血脂、养护肝脏,对综合调节代谢,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有益。

植物中唯独桑叶含有GAL—DNJ这种生物碱,它是一种糖苷酶的抑制剂.通过提高末梢组织的胰岛素利用能力以及促进糖转运而降低血糖。

运动:

糖尿病人经常进行运动锻炼,对控制病情有特殊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和糖耐量。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病人不适宜剧烈运动,否则会造成应激状态,导致升糖激素增加,从而造成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病情加重。

在降血糖运动中,慢跑是非常实用,有效的一种方法。

长期坚持慢跑,可以缓解由于焦虑,心理压力等紧张所致的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大量分泌,从而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参加运动是比较好的,这段时间内血糖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

除了以上三种疾病比较容易引起异常出汗之外,女性更年期、内分泌失调等神经和激素方面的异常,也可能引起异常出汗,需要及时就医调理。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