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格律: 十一 (上)

 白水清风 2019-09-19
第十一章  中晚唐时期诗律特点

第一节   引  
11.1.1     中晚唐诗歌简况
中晚唐时期是指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至唐末(907年)的一百五十年间。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使唐帝国元气大伤,国力大衰,一蹶不振;接着是各地藩将飞扬跋扈,不受中央节制,甚至自立帝号,使局势不稳,社会动荡不安,直至唐亡。这个时期在文学上的特征是初盛唐作品所表现的浪漫主义精神衰退了,现实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成熟。生活在动乱和动荡时代的诗人不能不面对现实,思考社会和人生,用自己的笔反映人民的痛苦和要‘求,触及时代和社会的深刻的矛盾和问题题。因而,这个时代诗人辈出,如杜甫、韩愈、自居易、刘禹锡、柳宗元、杜牧、李商隐、杜荀鹤等等,不胜列举;这个时代的作品。内容充实、形式完美,思想性和艺术性兼优,达到了诗史的高峰。所以,有人说“在诗史上,这是一个光荣的时代;而在唐代的历史上,却是一个不光荣的时代。”(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中册P457,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这是很恰当的。诗歌和其它文学作品的成就高低,往往不是和时代的盛衰成正比例的。
中晚唐时期不但在诗坛上群星灿烂,而且诗歌的数量也十分丰硕。在近五万首全唐诗中.这一时期的诗要占总参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时从艺术形式上看,这些诗歌也更趋成熟。加之唐代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律诗的格律结构特点已普遍为文人熟悉和掌握:因而从格律的应用上看,粘律渐严,无论是五言体还是七言体,,粘式律诗已成为诗歌的主体,古体诗或古风已不占重要的地位,,与粘式律有异的对式律和混合律诗歌,也已日趋减少了。现将这个时期的诗歌在对诗律的应用上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和趋势作一概括的说明。
11,1,2  粘律渐严趋势
上文曾说过,到了初唐时期已经形成了一个五七艺.舌兼备的、粘式对式和混合式俱全的诗律体系。这个体系在中晚唐诗中虽然仍是存在的,但是其间各类诗寻律形式已畸轻畸重,大有不同。这时,对式律的诗例只偶有所见。诗人们只是偶有为之,数量已很少。混合律的诗歌数量也不多了。虽然从表达上看,因选字作句要顾及平仄,不很方便,难免会有混合式诗歌出现;但是在诗律应用日趋纯熟的情况下,能避则避,尽量使诗律形式合于粘对的规则,所以混合律的诗例也就日渐减少了。这样的结果就是诗律形式均趋于粘式,联内相对、联间相粘渐成律诗的定式。关于这…点,王力曾在其《汉语诗律学》1 18页中指出:“初唐诗人往往不顾虑失粘,像陈子昂、宋之间、杜审言等.都有失粘的例子。盛唐如王维和杜-甫.失粘的诗句也不少。(但杜甫有些占风式律诗,有意造成拗粘,不在此冽。)大约,粘‘的形式,在律诗形成的时候已有这种倾向,却还未波为必须遵守的规律;中唐以后,粘的规律渐严。但是,失粘不像失对那样容易觉察到,所以仍不免偶然违犯。(说是无意巾违犯也叮以,说是学陈宋王杜诸人不顾虑失粘也可以。)”这是很适当的;所以,粘律渐严,这确是中唐以后诗律应用上的一种趋势或特点,杜甫也曾写到“晚节渐:I:诗律细”,在粘律的掌握上不像,—些初唐诗人那样宽了,这当然也是中晚唐诗人共同的倾向,c杜-甫诗绝大多数是写于中唐时期的。)中晚唐诗人在现实主义精神影响下,写诗更其认真了,贾岛的“推敲”诗句的故事,以及所谓“二句三年得,—吟双泪流”,这是很突出的表现,在这种较为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下,推敲字声使之人律,因而粘律渐严,这是很自然的结果。
由于中晚唐诗人注重了粘律,因而不入律的古风也写得少了。据我们简略统计,张籍诗共有约450首,其中古体诗不过一百首;元稹诗共约800多首,其中古体诗约为二百首,刘禹锡诗近800首,其中古体诗不过百余首;杜牧诗500多首,只有十多首古体诗:,许浑诗约有500首,没有写古体;李商隐诗约600多首,只有几首是古体诗;杜苟鹤诗300多首,没有写古体诗……。这说明,古体诗到晚唐已不占什么地位了。当然,这和诗人的个人习惯爱好有关,有的诗人仍兼写律诗和古体诗,但以律诗为主,有的诗人则只喜写律诗,很少写古体诗,不能一概而论。
 
第二节   七律的发展
 
11.2.l  七律渐成主要的诗体
初唐时期,七言律诗形成了,许多诗人都写有七律、七绝,但是数量不多,例如沈佺期有七绝八首、七律十六首,宋之间有七绝六首、七律九首,除此之外,写的都是五言体的律诗和古风。所以,当时虽形成了七律,但与五言体还远不能平分秋色,写诗还是以五律、五古为主体的。到了盛唐时期,七言律诗有了发展,即数量多起来了,这种诗体逐渐为诗人喜闻乐用了,但是,写诗以五言律诗为主体的格局则仍未能打破,五律、五古还是多于七律、七占;直到中唐以后,尤其是在晚唐,七言诗体才广泛为诗人采用,从诗歌的数量上看,也打破了以五言诗为主体的格局。现粗略统汁儿名中晚唐诗人的诗例如下:张籍诗共约450首,其中五言诗(包括五律、五绝、五排?下同)166首,七言诗(包括七律、七绝及七排,下同)185首;(其余数为古体诗,下同)元稹诗共约820首,其中五言诗274首,七言诗355首:刘禹锡共约794首,其中五言诗342卣,七言诗350首;杜牧诗共约515首,其中五言诗198首,七言诗3们首;许浑诗共约546首,其中五言体278首,七言诗268首;李商隐诗共约602首,其中五言诗266首,七言诗350首;杜苟鹤诗共约326首,其中五言诗132首,七言诗194首。从这个统计中可见:七言体的律诗在数量上已略多于五言体的律诗了,当然也有一些诗人爱写五律,五言诗多于七言诗,这是会因人而异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说,这时以五律为主体的格局已经打破了,七律已经可和五律平分秋色了,这两种律诗已共同成了唐代诗坛的主体。其次,古体诗的数量大大减少了,已少于律诗,古代诗歌长期以来以五言古体诗为主体的时代结束了,中晚唐时期已转变为律诗的时代。。此后,不讲格律的古体诗虽然仍是存在着,直至今天也还有人写,但是,它确已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了。
11.2.2     七言排律有了发展
初唐和盛唐时期,七言排律的诗例十分罕见。七言诗一长,往往转韵,又往往不能完全合律;即令是转韵的、非粘式的七排,完全合格的诗例也不多见。到了中唐和晚唐,随着七律的发展,七言排律的体式也渐汐诗人采用了,不少诗人写过一些七排。这样一来,七言诗一长就要转韵和不合格律的传统和习惯,有了突破。现举数例如下:
遭风二十韵  (元稹,4581‘)
洞庭弥漫接天回,一点君山似措杯。(AB)
暝色已笼秋竹树,夕阳犹带旧楼台。(bA)
湘南贾伴乘风信,夏口篙工厄沂洄,(aB)
后侶逢滩方拽惹。前宗到浦已眠桅。(bA)
俄惊四私云屏合,坐见千峰雪浪堆。(aB)
罔象睢盱频逞怪,石尤翻动忽成灾。(bA)
胜凌岂但河宫溢,缺轧浑忧地轴摧。(aB)
疑是阴兵致昏黑,果闻灵鼓借喧虺。(bA)
龙归窟穴深潭漩,蜃作波涛古岸颓。(aB)
水客暗游烧野火,枫人夜长吼春雷。(bA)
浸淫沙市儿童乱,汩没汀洲雁骛哀。(aB)
自叹生涯看转烛,更悲商旅哭沈财。(bA)
檣乌斟折头仓掉,水狗斜倾尾缆开。(aB)
在昔讵惭横海志,此时甘乏济川才。(bA)
历阳旧事曾为鳖,鉉穴相传有化能。(aB)
闭目唯愁满空电,冥心真类不然灰。(bA)
那知否极休徵至,渐觉宵分曙气催。(aB)
怪族潜收湖黯湛,幽妖尽走日崔嵬。(bA)
紫衣将校临船问,白马君侯傍柳来。(aB)
唤上驿亭还酩酊,两行红袖拂樽曇。(bA)
这首排律长达二十联四十句,全篇的平仄粘对都很合律;(第十五联的“鉉穴相传有化能”其中的“能”字通台字,属灰韵,并未出律。)首联之后,结对而下,对仗也是工整的;用韵也很严,全部都押灰韵字。象这样的长篇律诗,能,作到字字句句合律,无失粘或失对之病,确是很不容易的事。这充分说明中唐时期象元稹那样的一批诗人对诗律的应用是十分纯熟自如的了;但写七排当然是难于写七律,因而七排的诗例一般都不很多,不过偶而为之而已,也有不少诗人则没有七排的诗作的。又如:
听雨后梦作  (李商隐,6156)
初梦龙宫宝焰然,瑞霞明丽满晴天。(BA)
旋成醉倚蓬莱树,有个仙人拍我肩。(aB)
少顷远闻吹细管,闻声不见隔飞烟。(bA)
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絃。(aB)
瞥见冯夷殊怅望,鲛绡休卖海为田。(bA)
亦逢毛女无谬极,龙伯擎将华岳莲。(aB)
恍惚无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断还连。(bA)
觉来正是平阶雨,独背寒灯枕手眠。(aB)
过贺监旧宅  (温庭筠,6726)
越溪渔客贺知章,任达怜才爱酒狂。(AB)
鸿勒苇靶随钓艇,蛤蜊菰菜梦横塘。(bA,
几年凉月拘华省,一宿秋风忆故乡。(aB)
荣路脱身终自得,福廷回首莫相忘。(bA)
出笼鸾鹤归辽海,落笔龙蛇满坏墙。(aB)
李白死来无醉客,可怜神彩吊残阳。(bA)这两首都是晚唐诗人的七排。前一首诗题全文为“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共八联,平仄粘对合律,但未用对仗,只以流畅的散句叙述梦中所见。用韵严,均为先韵。后一首诗题又为“祕书省有贺监知章草题诗笔力道健风尚高远拂尘寻玩因有此作”,全诗六联,平仄粘对也全合律,对仗可谓工整,用韵也严,用阳韵。这两首诗都是合格的七言排律。也有长篇的七排,如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这首诗共二十联,平仄粘对、对仗、用韵也均合律。
11.2.3        多种格律类型的诗体并存中晚唐诗除了粘式的七律、七排之外,对式、混合式的七律也能符合格律要求;还有仄韵的和转韵的七言律诗,以至七言排律,均有诗人写作,不乏其例。现略举数例。
雨  夜  (陆龟蒙,7149)
屋小茅干雨声大,自疑身著蓑衣卧。
兼似孤舟小泊时,风吹折苇来相佐。
我有愁襟无可那,才成好梦刚惊破。
背壁残灯不及萤,重挑却向灯前坐。
岳麓道林寺  (韦蟾,6556)
石门迥接苍梧野,愁色阴深二妃寡。   
广殿崔嵬万壑间,长廊诘曲千岩下。
静听林飞念佛鸟,细看壁画驮经马。
暖日斜明婦炼梁,湿烟散幂鸳鸯瓦。
北方部落檀香塑,西国文书贝叶写。
坏栏进竹醉好题,窄路垂藤因堪把。
沈裴笔力斗雄壮,宋杜词源两风雅。
他方居士来施斋,彼岸上人投结夏。
悲我未离扰扰徒,劝我休学悠悠者。
何时得与刘遗民,同入东林远公社。
石榴歌  (皮日休,7055)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烂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塞寒行  (温庭筠,6799)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鹏睇平野。
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
河源怒濁风如.0,剪断朔云天更高。
晚出榆关逐征北,惊沙飞进冲貂袍。
心许凌烟名不灭,年年锦字伤离别。
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咸血。
以上四首,两首是仄韵,两首是转韵。第一首陆龟蒙诗是对式仄韵七律,虽未对仗,但平仄十分合律,格律结构属ba,Ba . ba .Ba式,是由同一种律联重叠而成的,诗中用韵甚严,大卧佐破坐,均为去声  韵字。第二首韦蟾诗是一首仄韵七言排律,全诗十联,格律结构属ab.Ba.ba . Ba . ab,Ab.Ab . Ab . Ba . Ab式,是以对为主的混合式格得(只第十一句“好”字不合),诗中用韵也很严,野寡下马瓦写把雅夏者社,都是上声马韵字;除首尾两联外,各联均对仗,对仗也甚工整。第三首皮日休诗是一首转韵粘式七律,前两联为一段,格律结构为BA.aB式,是平韵七绝结构,黄霜房,均属阳韵字;后两联转为仄韵,格律为ba . Ab式,是仄韵七绝的结构,湿泣粒,均属缉韵字。全诗四句一转韵,平仄韵递用。第四首温庭筠诗是‘一首转韵七言排律,全诗六联,四句一转韵,平仄韵递用。第一段仄韵,瓦野马,属上声马韵,格律属寻于ab,Ba式,三,是粘式七绝结构;第二段转为平韵,刀高袍,均为豪韵字,格律属于AB .b人式,也是粘式七绝的结构;第三段又转为仄韵,灭别血,均属屑韵字,格律形式是ba.Ab式,也是粘式七绝结构,三首七绝相合,成为一首以粘为主的转韵七排。
在中晚唐时期,1,仄韵、转韵、对式和混合式的格律类型虽仍能为诗人所用,留下了一些诗例,但总的说,数量是不多的。出于这个时期粘律渐严,以粘式七律和七绝为七言诗的主体,其他格律类型的作品只是偶有所作,有些人写,有些人不写;有人写多儿苜,有人少写几首,视诗人好恶而定,没有一定的规律,这是可以理解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