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武当》杂志发表周伟良先生《评武术段位制》一文,感慨多多。周先生是大学教授,博士学位,按目前习惯说法,属于“学院派”学者。就实而论,国家武术研究院的官方学者是“学院派”中左右武术方向的实权派,周先生和官方学者又有不同视角。他从旁观察,认为现行武术段位制的实施“将对中华武术的世纪之行带来灾难性后果”。笔者从“传统派”的角度观察,另有感受,无妨直率写出,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一个惊人的决定 笔者一位在省武协工作的师弟,参加了国家杨式太极拳段位制套路的培训,又在西安举办培训班。他对我说,以后杨式太极拳的推广、考评、段位晋升,都要以段位套路为准。我立即惊叹道:“这是要把传统套路彻底给枪毙了!”他回答:“也不能这样说”。 不是吗?段位套路要把杨式太极拳标准化、规范化。只要通过了段位套路的六段考核,即便不会打传统套路,也能获得“最高技术水平”的六段证书。传统套路还有何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体委组织出版了杨、吴、孙、武、陈五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教材,对传统太极拳的推广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此前后,国家从杨式太极拳中选取了20个动作,创编了24式“简化太极拳”,又将传统杨式太极拳“整理”成88式太极拳。虽然杨式传人对“简化太极拳”和88式太极拳有不同看法,将其称为“国家套路”,但它与传统套路并行传播,特别是简化太极拳,对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86年起,国家体委连续几年举办了“全国太极拳、剑比赛”,其项目有杨、陈、吴、孙传统套路和48式太极拳,这是传统太极拳传人十分满意的高层次赛事,可惜没有延续下来。1989年,为了统一竞赛标准,国家武术院创编出版了杨、陈、吴、孙《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杨式为40式。这些套路似乎推行不久,就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之前,又创编了“42式太极拳”,作为亚运会的竞赛项目。42式太极拳后来也成为太极拳比赛的选项之一。 对于国家这些“创编”,人们虽有看法,还能理解。因为它主要为了竞赛,而且只作为“国家套路”存在着。在段位套路创编之前,传统派传人的段位晋升都是以传统套路考核。段位套路创编以后,麻烦来了。你传统拳打得再好,无济于事,还得重新学习国家创编的“标准化”“规范化”套路,使很多老拳师望而却步,或漠然视之。我常这样想,如果国家戏曲研究院也另外创编一套“标准化”的“梅派京剧”,作为梅派传人的评价标准,并且要向全世界推广,梅兰芳的传人能答应吗?世界人民能认可吗?马氏四杰的马明达教授也说:“武术管理机构对传统武术也要搞‘规定套路’,要求天下人都要以此‘钦定’为准,这实在是一种十分荒唐可笑的行为。真正令人不可思议!”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这个“标准化”,到底标准不标准?下面继续分析。 一个奇怪的进阶层次 翻开各种《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我新奇地发现,段位套路的“循序渐进”系统,是“从技术元素、动作数量和难度3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技术元素”的内容,对于“武术各拳种、器械”,均包含“打、踢、拿、靠、摔”5个层次。“打”是一段技术,“打、踢”是二段技术,“打、踢、拿”是三段技术,依此类推。 好全面呀!但这不知是哪个朝代哪个前辈提出的进阶层次?笔者没有见过。拳谚云:“不怕千招会,只怕一招熟”,历史上好多名家“一招走遍天下”。“功夫”的高低,怎能用技术元素的多少来评价?如此说来,世界拳击王也只能够上中国武术的一段水平,因为他只会“打”嘛!摔跤冠军应该是达到技术元素中的最高层次了,但他又不能踢打,应该是什么段位呢?更奇怪的是,各种器械又怎么“均包含打、踢、拿、靠、摔”这些技术呢? 至于“动作数量和难度”,哪个练拳的人不能把本门的套路完整地练下来?“动作数量”的多少,能作为武术水平的标准吗?“难度”的概念,显然是套用长拳、体操、跳水的“难度系数”,而太极拳的难度,是体现在外形上吗? 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拳艺的功夫层次,是“轻灵、贯串、虚静”或者“体松、气固、神凝”,“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其水平在于能否松中有沉,轻灵不浮,沉稳不僵,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在于“懂劲”。段位套路的评价标准,闭门造车,与太极拳的进阶层次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一个标准姿势的分析 具体到杨式太极拳的“段位制教程”,我们在第一章“第二节 杨式太极拳的基本技法”的“一、对人体静型技法的要求”中,首先看到一幅“身体各部位姿势要领——搂膝拗步”的标准图片,如图一所示。这个图片,美倒是美,正倒也正,但他是不是搂膝拗步的正确姿势呢?非也,这是一个典型的需要纠正的错误身法。为了对比,图二显示了杨式太极拳定型者杨澄甫先师的搂膝拗步拳照,图三显示了杨澄甫之子杨振铎老师的搂膝拗步拳照。 、 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在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中,除了“单鞭”“扇通背”这些两手在不同方向御敌,上体要正直之外,其他弓步的姿势,如按、挤、搂膝拗步、野马分鬃等,上体都要稍有前倾,背部和后腿大致在一条线上。只有这样,后腿发出的劲,才能经过腰脊、肩、肘达于手指,形成一个整体劲。有人从力学分析,将杨澄甫先师的姿势,分解成两个分力形成的一个合力,合理解释了该姿势的整体性、科学性。如果上体挺得直直的,力的传递不顺,何谈整体性?《教程》把这个姿势列为“基本技法”中的惟一照片,能作为杨式太极拳的标准吗? 一套虚假的攻防技法 各种段位制《教程》,按照“练打结合”的原则,每段套路都分为单练、对打、拆招三部分,以便“达到既能‘练’、又能‘打’、还会‘用’的技术水准”。目前的段位考试,单练和对打是必考项目,传统太极拳学员,对于“对打”套路还有点兴趣。因为它可使学员了解一些动作的用法,作为健身方式,也好玩。对于拆招,几乎无人问津。 然而,正如周伟良先生所言,单练、对练和拆招“无一与‘打’有关,都是预先编排好的动作组合,属于徒为观赏的‘满篇花草’”。 在陈炎林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1943年)中,有一套“太极散手对打”套路,上手下手共88式,沙国正先生1980年又改编出版了102式的《太极拳对练》一书。然而一般老师认为,对练套路仅仅使人能了解一些招式的部分用法,对于实战不但没有多大作用,而且会产生误导。拳术界流传一个笑话:有人自吹自擂拳术有多高,结果被一个不会拳的无赖打倒。此人辩解说:“不是我无能,是对方不按‘拳规’来”。所谓“拳规”,大概就是指的对打套路吧! 有人说,外家拳是练“打人”,内家拳是练“人打”,随屈就伸,后发先至,要随时根据对方的劲力灵活变化,哪能通过僵化的对打套路学成?游戏而已!太极推手正是学习太极拳用法的初阶,由单手推到双手推,定步到活步,进而学习散推。要先学习掤捋挤按,粘连黏随,不丢不顶,在动态攻防中学会“化”,不挨打,能“化”才能“发”。最后进入散打练习。这是前辈们总结出的不二法门,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把段位制的对打套路作为太极拳的攻防技法,是虚假的,与太极拳的“技术水准”毫无关系。事实上,没有学过推手的人,即便把六段对打套路练得很熟,与人搭手,也“转”不到一起,连“掤捋挤按”的门都找不着。 一块敲门砖,三个罚款单 从以上论述可见,“标准化”“规范化”的太极拳段位套路,不能体现传统太极拳的进阶层次和本质内涵。其作用,不过是晋升段位的一块“敲门砖”而已!如果把它作为各式太极拳的“标准”推广,实在是太极拳发展前程中的陷阱。虽然段位套路的创编者名单有传统太极拳的名家,他们或挂名,或辅助,实际执行主编还是官方学者。传统太极拳传人,能把前辈们几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遗产给“标准”掉吗?我们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因为赵幼斌会长是杨式段位套路的参编者和4-6段单练的示范者,段位套路的推广较好。但多数人是为了晋升段位很多人为了进段而学段位套路,获得段位后就把它忘掉了,依然回到传统套路。正如有个老人说,“四书五经”、“八股文”只是做官的敲门砖,一旦考试及第,四书五经就剩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句话了。 顺便说说,在段位制管理中,收费问题也有不合理之处。 一是必须参加两个武术协会。申报段位者,必须参加中国武术协会,当然要首先缴纳会费。上行下效,省武协也要求必须参加省武术协会并缴纳会费。严格地讲,段位制考评属于政府行为,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职责。尽管目前实行武术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武术研究院“三合一”的管理体制,而各级武术协会毕竟属于群众组织。借助政府行为而强行接纳协会会员,是违法的。实际上,申报段位者,除了缴纳会费之外,与国家武协不再发生一分钱的关系。 二是段位证书的颁发。段位制管理办法规定,国家武协审批高段位(7-9段);一级考评机构(省级武协)审批初、中段位(1-6段)。而段位证书的颁发,则一律由国家武术协会执行。6-1段的证书费250元以下递减(成本费是20元)。看来教育部落后了。如果大中小学的毕业证都由教育部颁发,并且按“位”收费,岂不是一大笔收入! 三是培训与考试的强行结合。段位制实行之初,段位考试采用传统套路,只收考试费。段位套路颁布以后,申报人或按教材录像,或参加培训班,都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学习才能应试。但在考试前,好些考点要求在考点再次参加培训。国家武术院的官员亲自带领随员到海内外的考点讲课、培训。上行下效,地方组织也如法炮制。培训自然要收培训费。然而这种“培训”纯系形式,是强加的“文明罚款单”。每个段位包含单练、对打两个套路,两天时间教完,岂非儿戏。段位考试,是武术管理部门应尽的义务,强行与培训结合,也是不合法的。教育部又落后了,如果在高考前规定每个考生必须交费培训,岂不美哉! 据笔者所知,段位制的推广,国家给各省规定有数量指标,当然也暗含了经济指标。地方组织完不成指标,就把标准也降低了。“标准”本来就是假的,只有钱是真的。联系到全国的反腐浪潮,这些打着“推广”旗号的大面积收费,难道是小事吗? 一个亟待反思的问题 有位老拳友赠我一个条幅:“静观其变”。我静观了几十年,深感中华武术的发展方向,是一个亟待深刻反思、值得重新探讨的问题。 几十年来,国家体委对中华武术的发展确实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东学西渐,中华武术传扬五洲四海,使每个武术传人都感到骄傲。可悲的是,所谓“学院派”和“传统派”的分离,确切地讲,是“官方武术”与“民间武术”的分离,始终是中华武术发展的一个纽结。 回想中华武术的发展,在民国时期曾经出现了一段辉煌。1928年创办的中央国术馆,聘请各传统武术流派最著名的民间拳师任教,如昔日之黄埔抗大,培养了一大批顶尖级武术人才。编审处在挖掘整理武术遗产方面也有显著成绩。各省、县也相继建立起以省长县长等要人为馆长的地方武术馆。传统流派武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也受到了充分重视。各级武术协会和武术院系的成立,各种形式的武术表演比赛,使中华武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然而,由于人事制度的限制等因素,民间拳师只能在民间活动,传统武术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国家武术机构和武术院系虽然也有一些传统武术人才,但只能按国家创编、规定的武术项目和套路进行推广和教学。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大学武术专业的毕业生,充其量能打24式简化太极拳。西安体院马贤达教授,出身“通备”武学世家,又是驰名武坛的“马家鞭杆”传人,曾获全国短兵(鞭杆)实战冠军(此项目后来被取消)。杨宝生教授是陕西红拳的顶尖人才,中国首届武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然而在西安体院的学生中,出过“通备”“马家鞭杆”“陕西红拳”的专家吗?马贤达先生曾对笔者语重心长地说:“中华武术的真谛在民间”,诚哉斯言。 纵观国家武术院多年来的“创编”,一味在动作的外形效果以及高难度上追求,偏离或削弱了中华武术的本质,不能体现中华武术的真实面貌。曾几何时,批判“唯技击论”,连拳击比赛都被取消了。官方武术,是“以所谓‘长拳’为核心的‘竞技武术’体系,使武术进一步体操化、舞蹈化,以至杂耍化”,“比赛的核心就是看谁跳得更高,翻得更多,亮相更漂亮,把这些东西名之曰‘难度’。”(马明达语)近几十年,散打的实践发展还是令人鼓舞的,而在“传统太极拳”之外,又出现了一类“竞技太极拳”,其“现代化”的“新姿态”,着实令人惊叹。 笔者多次观看了竞技太极拳的表演,其太极拳的动作,颇有点霓裳羽衣、天使下凡的韵味;其旋转跳跃动作,巧妙吸收了自由体操的元素;其攻防的美姿,颇似京剧武生武旦的靓丽;其双人表演,还有点“夫妻双双把家还”的芭蕾风格。这是太极拳吗?我实在纳闷。几年前,在我和傅声远老师的闲聊中,他直接称其为“杂技拳”。“杂技”者,杂耍技艺也。 笔者也看到一些关于竞技太极拳的论文。认为“现代竞技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工作者为响应奥林匹克精神而从传统武术中提炼发展出来的一项魅力四射的竞技运动项目”,“竞技太极拳是像体操、跳水一样加上难度动作的太极拳”。但也直言不讳地认为“它只追求‘高、难、美、新’以及‘快、强’等的视觉效应”,“只具有观赏性,而不像传统太极拳具有技击性了”。“技术层面上的种种嬗变,只是面上的浪花波涛,而主体价值取向发生的观念换置,才是深处涌动的暗潮。”其发展方向,还要从“腾空摆莲360度再发展到腾空摆莲540度等”。我终于明白,竞技太极拳的“价值取向”就是要体操化、舞蹈化、杂耍化。有人说,太极拳进奥运,没猴耍了,用体操装饰。这种非驴非马的太极拳,能被奥运会认可吗? “官方武术”与“民间武术”的分离,两种价值取向的对立,不仅是传统武术传人的忧虑,也是很多专业武术工作者的忧虑。段位制“规定套路”的推行,则把这种分歧推向极致,要用“规定套路”一统天下。其决心之大,声势之猛,命令之严,前所未有。然而,我倒不认为它“将对中华武术的世纪之行带来灾难性后果”。试看中华武术在全国以至全球的壮观宏图,难道主要是官方武术的丰功伟绩吗?如果没有传统武术传人的奋力支撑,没有民间武术组织的广泛兴起,中华武术的传播能有如此波澜壮阔的局面吗?那个“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作为泡沫政绩也许能被炫耀一番,而传统武术传人的价值取向,决不可能在这支箭下产生丝毫的动摇。 中华武术向何处去?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从哪里来,到那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