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乱臣,却铸造了史上以他命名的钱币,创作了流传于世的舞曲

 思明居士 2019-09-19

暖风深院卖花天,

争买繁花袅鬓边。

拣得一枝红踯躅,

隔帘抛与沈郎钱。

这是清代骈文家、诗人胡天游的一首杜鹃花诗。诗中的沈郎指的是沈充,沈郎钱指的是沈充在东晋年间铸造的钱币。

沈充生平

沈充所在的吴兴(今浙江湖州)沈氏家族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其始祖是东汉光武帝时的沈戎,因说降剧贼有功,光武帝封其为侯,不受,远离中原迁居江东,遂开吴兴沈氏。到三国、两晋时期,已发展为极具势力的豪族大家,以武力称著。沈充“少好兵书,颇以雄豪闻于乡里。”王敦先后封他为参军、大都督。王敦发难问鼎,沈充于家乡起兵应之,两人分兵夹攻,连都城建康都快打下,一时风云突变、金陵王气为之安然,但两年后被扑灭,王敦病死军中。朝廷在反攻讨伐前,曾特地派人去劝谕沈充,让他脱离王敦归顺,许以司空之职。但“沈充这有些豪侠气”,一口拒绝:“丈夫共事,终始当同,宁可中道改易,人谁容我!”仍然率兵对抗,“谓其妻子曰:‘男儿不竖豹尾(古代帝王属车最后一乘建豹尾,故后以“竖豹尾”指建帝王之业。或指建立大功业),终不还也。’”最后败走,被原部将吴儒所杀。

虽然沈充在史书上成为乱臣贼子,但却在历史上凭借铸造了唯一以他名字命名的钱币,并且创造了流传于世的舞曲,为中国古代的文艺事业做出了不小的成就。

沈郎钱的由来

当时政局动荡,货币流通也混乱无序,没有统一,东晋孝元帝时(公元317-322年),沈充便自铸钱币。《晋书·食货志》载:“晋自中原丧乱,元帝过江,用孙氏旧钱,轻重杂行。大者谓之比轮,中者谓之四文;吴兴沈充又铸小钱,谓之‘沈郎钱'。”据专家考证,该钱色青白,铸“五朱(铢)”二字,实重三铢半,约一克多,钱径不到两公分,面有外郭,形制薄小,世称"沈充五铢"、"沈郎五铢"或"沈郎钱"。

沈郎钱的应用

王敦、沈充叛乱为时不长,该钱发行范围不广,只限于江浙一带。它能在后世留名,正缘于其小巧之态引发了诗人的联想——这就要说到“沈郎钱”的第二个含义、文学上的象征:榆钱。

《本草纲目》载:“榆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这种俗称历史悠久,《汉书·食货志》已有“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的记载,指的就是轻小的钱币如榆钱。到了唐代,轻薄细小且称号文雅的“沈郎钱”,便被诗人频频用来指代榆钱。

如王建《故梁国公主池亭》:“平阳池馆枕秦川,门锁南山一朵烟。素柰花开西子面,绿榆枝散沈郎钱。装檐玳瑁随风落,傍岸逐暖眠。寂寞空余歌舞地,玉箫声绝凤归天。”

又如李贺《残丝曲》:“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沉琥珀。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再如李商隐《江东》:“惊鱼拨剌燕翩翾,独自江东上钓船。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

三首诗,分别写繁华事散、景是人非,写春光易逝、年华易老,写“客游之百无聊赖”、身世之飘零无常。 “沈郎钱”喻指的榆钱在诗中担当了恰当的角色:一来榆钱满地的晚春情景,二来沈充“沈郎钱”本身在历史中的命运轻薄、昙花一现,铺陈出了怅然若失的情境。

多才多艺,开创流传于世的舞曲

沈充虽然自幼习武,生平历程多见于军事生意,但同时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士,是沈家家族中最早的“善文者”。一生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其所写的《前溪曲》,又称《前溪歌》共7首。据《乐府诗集本》其词如下:

其一

忧思出门倚,逢郎前溪渡。莫作流水心,引新多舍故。

其二

为家不凿井,担瓶下前溪。开穿乱漫下,但闻林鸟啼。

其三

前溪沧浪映,通波澄渌清。声弦传不绝,千载寄汝名,永与天地并。

其四

逍遥独桑头,北望东武亭。黄瓜被山侧,春风感郎情。

其五

逍遥独桑头,东北无广亲。黄瓜是小草,春风何足叹,忆汝涕交零。

其六

黄葛结蒙蔓,生在洛溪边。花落逐水去,何当顺流还,还亦复不鲜。

其七

黄葛生烂漫,谁能断葛根。宁断娇儿乳,不断郎殷勤。

《前溪歌》者,晋车骑将军沈充所制。《宋书·乐志》、《晋书·乐志》、《通典·乐典》载曰:为车骑将军沈充。

乌程董斯张《吴兴备志》卷三二说:“《前溪歌》晋车骑将军沈充作,见山谦之《吴兴记》。”

前溪所在之处,学界有不同的说法,但从史料来考究应该是沈氏家族所在的前溪。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言:“于竟《大唐伎》:德清县南前溪村,南朝习乐之处也。今尚有数百家习音乐,江南声伎多自此出,所谓舞出前溪者也。”

《吴兴掌故》说:“沈氏在南朝门阀特盛,故习乐于溪上,其曲不但述林居之盛,而长夜之乐亦见焉然。”

《太平寰宇记》言:“前溪者,古永安县(今德清县武康镇)前之溪也。晋沈充家于此。”

再结合《前溪曲》所描写的意境,应该就是沈氏家族所在的武康镇。

《前溪曲》属民间“吴声歌”,《宋书·乐府》载:“禹省南土,涂山之女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今绍兴西北)之阳,女乃作哥(歌)”,就有了“南音”。吴兴传世吴声歌,最早的是沈充的《前溪曲》。到了唐武则天时,《前溪》是“今其辞存者”的六十三曲之一。唐崔颐诗“舞爱《前溪》妙,歌怜《子夜》长”,说明《前溪曲》在唐以后逐步为歌舞曲、歌舞词。

沈充的《前溪曲》,其创作的角色颇似魏文帝曹丕,以女子的口吻,既抒写对爱情忠贞的渴求,“莫作流水心,引新多舍故”,也表达无离家门、远赴建康“逍遥独桑头,东北无广亲”的孤独寂寞与前途未卜的忧虑,“花流逐水去,何当顺流还”。情意真挚而缠绵,有南音的风格。

《前溪舞》是汉民族歌舞的源头之一。自两晋南北朝从武康一带生发以来,始为吴地民间乐舞,后来进入宫廷,在上层社会迅速传播开来,经宋、齐、梁、陈至唐五代流播不断,明清尚有踪影,至今留下遗迹。以典型的江南风格与浓郁的地域特色,缠绵诽侧、柔婉动人的舞姿情感,歌舞双绝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延绵了好多个世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