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全世界都在降息?

 莫吝金钱 2019-09-19

2019年过去的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全世界都在忙着降息。

从今年2月印度开始降息之后,就没有停歇过,但多数国家影响力较小,直到前两天欧洲央行宣布降息、重启QE之后,直接炸出来了美国。19日凌晨2点,全世界都在关注美联储的利率决议,如市场预期的那样,美联储决定降息25个基点至联邦基金利率下调到1.75%-2%。决议公布的后的三个小时,沙特、约旦、阿联酋、巴西纷纷跟进大佬降息的步伐。前三个国家降了25个基点,巴西降了50个基点。

有的小伙伴问,降息究竟为了点什么?

这答案说复杂也挺复杂,说简单倒也是一句话可以概括:刺激经济。我们都知道目前全球都在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说白了大家的日子都不是特别好过。这个时候要想让经济转好,靠“虚”的金融业是不大可能的,只能提振实体经济、扩大就业。这样老百姓就能有钱赚,赚了钱之后才更有能力和底气去消费,消费就能刺激生产,进而就又能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就又需要增加劳动力,如此循环往复,一派欣欣向荣,看着是不是挺好的?

但是,提振实体经济并不是一件靠嘴说说就能完成的事情。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实体企业发展最根本的就是钱!需要钱来招人干活,需要钱来周转,需要钱来购买原材料,需要钱来做宣传......大企业一般都还好,即使自己不行,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中小企业就不一样了,啥也没有,谁敢贷给你钱呢?即使敢,因为风险较高,利率相应的也比大企业高出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本身发展就是未知数,又有几个敢承担高成本的去银行贷款呢?银行又不傻,中小企业也不傻。但现实情况是,大企业毕竟是少数,中小企业才是占大头的。所以,占大头的一直没有资金支持想发展都发展不起来,国家经济如何能提振起来呢?

于是乎,用降息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就来了!降息释放流动性!让习惯于存钱的人少存钱,多去消费,提升需求,让钱流动起来。让想通过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获得更低的贷款成本,从而能够有资金扩大再生产,提升供给,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外贸出口。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达到了刺激经济的目的。但效果具体好坏,还要接受时间的检验。毕竟市场是复杂的,并不是单一因素就可以左右的。

但与此同时,降息也意味着本国货币贬值、国际购买力下降。本国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就降低,可能会引起一部分的资金出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降息,那也简单点儿理解就意味着有30多个国家都变“便宜了”,那究竟谁能便宜过谁?谁是这场降息长跑中的胜利者,谁又会是牺牲者呢?在潮水没有褪去之前,我们都不好下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越强,影响力越大,从大的方向上来说降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相对越小一点。有些外资甚至可能会选择在降息后抄底购买其国资产,这是基于对这个国家过去实力肯定对未来发展的看好。比如说,都是降息,美国和尼日利亚你会选择谁,不还是美国么?美国和印度,你会选择谁,不还是美国么?

所以那句话咋说的来着: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当然,降息是一件大事儿,是一件意义很深远的大事儿,本文只是基于笔者的想法简单的阐述了其中一点点的逻辑和影响,而实际上,要远远不止这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