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坤易之门

 dymhoo 2019-09-19

《易經》

 


乾坤易之门 

 

 

《易經》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下乾上乾)乾:元,亨,利,貞。

(下乾上乾)《乾》卦:始生萬物、亨通無礙、祥和有利、純潔清正。

 

初九:潛龍勿用。

第一爻(初九):潛伏水中的巨龍,不可妄動。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第二爻(九二):巨龍在田野出現,有利於進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第三爻(九三):君子整日勤勉努力,到夜晚仍謹慎警惕,即使身處險境,也能免除災禍。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第四爻(九四):(巨龍)或躍起進取,或安居深淵,均無災禍。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第五爻(九五):巨龍在空中翱翔,有利於進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第六爻(上九):巨龍飛至極高處,必將有所悔恨。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用九爻:群龍出現,沒有首領,吉祥。

 

《彖tuàn》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彖傳》說:天的功德多麼偉大!萬物靠它而生,並受它支配。天布雲降雨,使各類事物變化成形。隨著太陽的升起與降落,乾卦的六爻按照不同的時位組成,這就像駕馭著六條神龍循天道而運行一樣。天道的種種變化,使萬物獲得了生命、秉賦了屬性。天保持著陰陽和諧,就能使萬物受益,萬物的生命和屬性也就鞏固持久。天創造了萬物,並使天下平和安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象傳》說:天道剛健強壯,君子因此而奮發圖強,永不休止。潛伏的龍不可妄動,是因為它還處在下位。巨龍出現在田野,象徵大人在民間廣施恩惠。整天勤勉努力,是說君子反復行道而不舍。或躍起進取,或安居深淵,是說前進不會遭殃。飛龍在空中翱翔,是說大人居高位而展雄才。巨龍飛到極高處必將有所悔恨,是說盛極必衰,盈滿狀態不會持久。“用九”表明,天德不可爭強,不做首領。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合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文言》說:元始生萬物,故為眾善的首長;亨繁衍萬物,故為美好事物的薈萃;利使萬物各得其宜,故為義理的和諧;貞是純潔、清正,故為辦事的根本。君子體念仁德,就足以做人們的首領;薈萃美好事物,就能夠合乎禮儀;施利於萬物,就能夠使義理和諧;純正、堅固,就足以幹舉萬事。君子是施行四項德行的人,所以說:“乾卦: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初九爻辭說“潛龍勿用”,是什麼意思?孔子說:“潛龍,是指有才德而隱居的人。他德操堅定,不受世俗影響,不追求功名,甘心隱居而不感到苦悶,言行不被世人稱許也不煩惱,高興做的事就去做,不高興做的事就不去做,他的意志堅定而不可動搖,這就是潛龍。”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二爻辭說“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是什麼意思?孔子說:“見龍,是指出現有才德而又能行中庸之道的人。他言談必求誠實,舉止一定謹慎,對邪惡防微杜漸,保持誠篤。在世上多行善事而不自誇,使德行廣普於世而感化天下。《周易》說‘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就是指(出現的大人)具備君主的品德。”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三爻辭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是什麼意思?孔子說:“這是講君子應努力提高道德水準,進修功業。忠誠信實,就能提高道德水準;修飾言辭而以誠信為本,就能夠積聚功業。知道所要達到的目標並努力達到它,這種人可以跟他探討事物的微妙變化;知道終止的時刻並能斷然終止,這種人就能把事物處理得恰當。因此,居高位時不驕傲,居下位時不憂愁,自強不息,時時警惕、謹慎,即使身處險地也能免遭禍患。”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四爻辭說“或躍在淵,無咎”,是什麼意思?孔子說:“這是說君子或在上位,或在下位,並不固定,但不去做邪枉的事。或進取,或退隱,並非一成不變,但不脫離群眾。君子提高道德修養,進修功業,是想伺機而動,因此不會有禍患。”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九五爻辭說“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是什麼意思?孔子說:“聲調相同便會此呼彼應,氣息一樣便會相互吸引,水往低濕地方流,火向乾燥地方燒。雲隨著龍吟而起,風隨著虎嘯而生,聖人興起則萬民敬仰。紮根在天上的親附天,紮根在地下的親附地,這就是萬物各依其類而相聚的自然規律。”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

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上九爻辭說“亢龍有悔”,是什麼意思?孔子說:“雖然高貴但沒有實際的權力和地位;高高在上,但沒有民眾擁護;賢明的人居於下位而無人輔佐;因此一旦輕舉妄動,必然會招來悔恨。”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潛龍勿用”,是說處於下位,不可妄動;“見龍在田”,是說暫時居住民間,等待時機;“終日乾乾”,是說做事勤勉;“或躍在淵”,是說自試其才能以備應用;“飛龍在天”,是說上居尊位而治理下民;“亢龍有悔”,是說功業窮極必然招致災難。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乾元為陽剛,而“用九”則化為陰柔,剛柔相濟,天下大治。“潛龍勿用”,是說陽氣還潛藏地下;“見龍在田”,是說陽氣出於地面,天下文彩光明;“終日乾乾”,是說陽氣與時增長,君子亦與時並進而自強不息;“或躍在淵”,是說天道發生變化;“飛龍在天”,是說陽氣旺盛,已到具備天德的高位;“亢龍有悔”,是說隨著時節推移,陽氣盛極而衰。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乾元“用九”,是說陽氣窮極則陰氣來,陰陽變化乃自然法則。所謂“乾元”,是始生萬物並使之亨通無礙;所謂“利貞”,是天蘊含於內的性及發諸於外的情;始生萬物的天能夠把莫大的恩惠賜予天下,卻從不自誇,太偉大了!偉大的天啊!剛強健壯,居中守正,純而不雜,粹極至精。

 

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六爻發動變化無窮,曲盡萬物的情理。隨著時間推移,像乘著六條巨龍馳騁上下,控制自然,行雲降雨,天下太平。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君子以完善道德修養為行動準則,其品德都從日常行為中表現出來。所謂“潛”,是隱藏而未顯現,行為還不足以成就其品德,所以君子暫時不能施展才能。君子用學習積累知識,用發問辨析疑難;用寬厚的態度處世,用仁愛的心地行事。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易經》說“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就是說大人具備君主的品德。九三由多重陽爻疊成,而又不在中位,可以說上不達於天,下不立於地,因此必須自強不息、時刻謹慎警惕,這樣才能雖處險境而免遭災禍。九四亦為多重陽爻疊成,不在中位,就是說上不達於天,下不立於地,中不處於人,因此用“或”字表示。所謂“或”,是疑而未定,(審時而進),只有這樣才能免遭災害。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所謂大人,其德行與天地相合,聖明與日月相等,舉止像四時一樣井然有序,預示吉凶像鬼神一樣準確。他的行為,先于天象時,天不違背他;後於天象時,則依循天時而行。天都不背棄他,何況人呢?何況鬼神呢?所謂“亢”,是說只知前進而不知後退,只知生存而不知滅亡,只知獲得而不知喪失。大概只有聖人(才是明智的)。深知進退存亡的道理而不失正道,只有聖人(才能如此)吧!

 

  ---------------------------------------

 


《易經》第二卦              坤          坤為地          坤上坤下  

 


(下坤上坤)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下坤上坤)《坤》卦:始生萬物,亨通無礙,利於像雌馬一樣柔順守正。君子有所往,貿然爭先則迷入歧途,隨順於後則有人作主,自然會有好處。向西南方向去會得到朋友,朝東北方向去會喪失朋友。安順守正則吉祥。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彖傳》說:坤地的美德真是大極了!萬物靠它生長,它則順承天意。坤地深厚,載負萬物,與天合德,恩澤無量。它含容弘大,使萬物順利成長。雌馬和地有相似之處,賓士在遼闊無垠的大地上。它生性柔和馴順,象徵著坤地的利物之德和貞正之德。君子有所往,貿然爭先則迷失方向,隨順於後則符合常道。朝西南去會得到朋友,就和朋友同行。朝東北去會失掉朋友,但最終仍有吉慶。安順守正的吉祥舉止,是和坤地的無限柔德相適應的。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象傳》說:大地情勢和順,君子取法于地,厚養德性,容載萬物。

 

初六:履霜,堅冰至。

第一爻(初六):踏上寒霜,不久就是嚴寒的冬天。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象傳》說:“履霜堅冰”是說陰氣開始凝結。順著自然規律推斷,地凍三尺的日子將要來臨。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第二爻(六二):正直、端方、寬厚,即使不學習,也無所不利。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象傳》說:六二的變動,表現出坤地內正直外端方的德性。“不習無不利”,是說坤道為六二所發揚光大。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第三爻(六三):蘊含章美,能行正道。如果隨從君王參戰,即使沒有多大的功績,也會有個好的結果。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象傳》說:“含章可貞”是說六三能待時而動。“或從王事”,是說六三智慧光大。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第四爻(六四):像紮緊了布袋口一樣緘默不語,沒有災禍,沒有榮譽。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象傳》說:“括囊無咎”,是說小心謹慎可以避免禍患。

 

六五:黃裳,元吉。第五爻(六五):黃色的衣裳十分吉祥。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象傳》說:“黃裳元吉”,是比喻人的美德在於行中庸之道。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第六爻(上六):龍在原野上交戰,流出青黃色的血。

《象》曰:“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象傳》說:“龍戰於野”,是說坤道發展到上六就已經窮盡了。

 

用六:利永貞。

用六說,只有永遠守持正道才有利。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象傳》說:用六所謂永遠守持正道,是強調憑著大德取得好結果。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

《文言》說:坤道極其柔順,一旦變動卻顯示出剛強;極其安靜,卻德布四方。坤道隨從人後,不自作主,因而能保持長久;包容萬物,化育萬物,並使其恢弘光大。坤道是多麼柔順!它稟承天道,謹遵時序而運行。積累善行的人家一定會使子孫幸福,常幹壞事的人家一定會讓子孫遭殃。臣民殺死國君,兒子殺死父親,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事情的發生是積漸而成的。君父本該及早明察卻沒有覺察。

 

《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

《易》說:“踏上霜,不久寒冬即來”,這是告誡人們一定要謹慎吧。所謂“直”,就是正直;所謂“方”,就是仁義。君子以敬慎的態度端正思想,以仁義為準則糾正外在的行為。而敬慎的習慣一旦養成,仁義的思想一旦形成,美德善行就會廣為流布。只要正直、仁義、寬厚,即使不學習也無所不利,那麼,其所作所為也就無需懷疑了。陰柔在下者儘管有美德,仍然含而不露,去輔佐君王做事,不敢居功。這是為地之道,為妻之道,也是為臣之道。為地之道就是雖然不自居功,但實際上是繼天之事業而使其完成。天地變化,草木就繁茂;天地閉塞昏暗,賢人就會隱居不仕。

 

《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陰疑于陽必戰,為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易》說“象口袋一樣把口封緊了(括囊),無咎無譽”,大概是說賢哲一旦處於亂世必言行謹慎。君子的美質和黃色中和,通達事理,身居尊位而不自驕。這種美德存在於心中,表現在行動上,並且在事業中發揚光大,這可以說是最美的德性了!(坤陰發展到極盛階段,)它的力量同乾陽差不多,必然要同乾陽爭鬥。因為怕被人疑為純陰無陽,所以爻辭用“龍”字加以說明。(雖然陰已極盛,但是)仍然未脫離其陰類,所以就用代表陰性的“血”來加以說明。至於說到“玄黃”,乃是表明天地二氣相雜,因為天為青色,地為黃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