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得再远,也不要忘了来时的路(初心)书评

 mttsg 2019-09-19

2018-04-28 15:56:03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人一旦失去底线,什么坏事、丑事都敢干。而,一个社会一旦失去底线,什么荒唐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在《初心》一书中作者丁捷提到:“常理比知识更重要,良知比智慧更可贵。”其实一个人只要不违背常理、不违背良知,即使有小错或者小毛病,也不至于会导致自身犯大错和沉沦。而一旦违背常理、泯灭良知,那便是无可救药,当然其下场也是可悲的。

得之篇

阿拉伯作家纪伯伦:“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最近几年很热门的一个话题,一时之间很多人都议论纷纷。其实芸芸众生未必在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初心”是什么?都是在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慢慢摸索出来,没有高大志向的普通人,唯有为自己的小家努力奋斗,但可能也存在不知道自己“初心”的状况,庸碌的一生过了也就过了。

初心是什么?

作者丁捷在《初心》一书的开头便对我们阐述了他的理解:初心即自然,初心即自检,初心即自由,初心即自重,说来说去,初心是一切美好的本愿。守得本愿,方得美好。追问初心,还是初心。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的每一天,摆脱着黑暗,迎接着曙光,沐浴着春风,在雨露阳光前行,都不要忘记初心。

作者在此,利用自己对初心的理解告诫人们,在做任何事,都应带着对初心的敬畏,勤俭生活,利用强大的内心过简单的生活,收获心的自由,自爱自厉,保有本性才能克服生存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长路漫漫,有心才能不慌。

问之篇

不管是哪个时代哪个国度,人心的变化会集中于时代的交替口,社会的滑坡又是由精英的心灵滑坡来主导的。人心和社会互为源头,彼此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民族、国家,从此险象丛生。

作者利用他身边的案例直接揭示了精英堕落派生出来的腐败新源头,社会风气影响人心,导致平民百姓也守不住初心,最终直接残害下一代,由此揭示了什么才是精英精神,精英该是什么样的。

精英要独立,要有一个自由自在的灵魂,不被世俗和功利绑架,才能坚定地保持纯洁的心灵。

思之篇

从医生给病人治病的流程,升华到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出了问题,比如言行不端、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同样的,也需要像医生为病人治病一样的进行准确的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而作家和纪检工作者,就是人生医院的“医生”。

诊断人生,先诊断人心;诊断人心,必须排查欲望。

而欲望又是什么?作者在《初心》中指出:欲望是肉欲、物欲、情欲、寡欲、官欲、权欲。

当肉欲绑架了身体,当物欲积养成奢靡,都是非常可怕的,这是一种心灵的扭曲,也是社会价值的一种脆弱,是人心里非正常欲望的失控所导致。我们要警惕和远离这种“低级欲望”;

当情欲突破了界限,有人因情升华了生命,有人被情猎杀了人生,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等等,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该是我们违背初心,违背做人的原则去换取的理由,任何情份只要看不清是非,划不清界限就会很容易使人跌入混沌;

当寡欲演变成了异癖,等待人的只有无尽的沉沦,直至毁掉自己的人生;

当官欲飙升成了官威,当权欲落脚在私利,官欲生官威,官威涨官欲,多少人为了有威风而谋官,多少官因为耍威风而栽倒;同时当一个人权欲过盛,就会追求用公权摆布他人和控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正当地耍官威和运用手中的权利会逐渐地将自己吞噬。

悟之篇

初心走失,是欲望绑架的结果。

欲望是从人的本性中派生出来的,欲望是生命的本源。拥有适度的欲望是正常人性。人类生活、奋斗,或多或少是为了满足属于人自身的一些欲望。但欲望的边界必须控制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尺度内。实施欲望的手段,也必须是正当的。

学之篇

作者利用自身经历向人们表达:小时候的教化,明辨是非,识别好人坏人,还有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一个经典榜样,在现在这个金钱注意汹涌的时代,是更加必要、更加亟需的。

生而为人,把人做好,把事情做好,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要求,达到这个要求,才能有资格去获得别人的认可和给予。

践之篇

人,不管怎么活,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因为人越在俗处行走,就越是不能从世俗中自拔。很多人的慵懒庸俗,并不是在一事无成中形成的,而是在小有成就之后,在沾沾自喜一番之后发生的。

风雨兼程人生路,风雨一路皆有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