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争朝夕-收腿抱肩-蓓蕾初放-M90919四

 青青CCB 2019-09-19

今天是2019年9月19日星期四。每周四的晨练课学习太极拳的基础套路,这半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恩师张耀忠先生创编的周天太极拳,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周天太极拳第五式蓓蕾初放。

一、只争朝夕:
昨天跟拳友交流的时候说了些不好听的话。其实是真的为拳友着急。
有句话叫做“太极十年不出门”,意思是要练好太极拳是很难的,要做好迎接困难,长期训练的思想准备。我身边练太极拳的人很多,如果降低标准到只要会练套路就算成功了的话,那么成功率蛮高的。如果按照《太极拳论》的要求来衡量,我们大家都不算合格。若是这样,相信大家都没了信心了。如果“出门”意味着学成下山闯荡江湖的话,我们能入得门来,留在门里,继续学习也会有“出门”的希望。怕就怕在一直在门外徘徊,根本没能进得门径。

太极拳入门难是事实。难在太极拳是要用意念的,内三合是太极拳的灵魂,放松、用意都是内三合的基础。什么是心、意、气、劲?如果训练?如何检验?如何修正?这些问题在以前是没有明确答案的。
直到王培生先生把意念方法无私地传授给我们,带领我们跨越了太极入门的所有难关。
【最重要的概念:】
心是目标;意是思想关注,是手段;气是酸麻胀热;劲是不动而自动。
【训练方法:】
放松:肌肉松弛、骨节松开。(无数人因为没有放松的训练方法而从未真正“放松”过。王老提出的这个方法让我们每个人都能马上松下来)。
用意:就是用思想体会、体验、感受、想象。
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六冲六合(子与丑合、寅与卯合、辰与巳合、午与未合、申与酉合、戌与亥合、辰戌丑未相冲)。
【检验方法:】
酸麻胀热的气感;上身舒适,下盘稳固的感觉;大腿小腿发热发胀;自然、舒服、稳定、有效、简单;用意后动作轻松甚至自动;气势澎湃,势不可挡的内劲。
【修正方法:】
进一步放松、进一步用意,立身中正,神意不同处。
【言传身教:】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有老师喂劲、听劲、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弄通道理、掌握技能、释怀疑问(传道、授业、解惑)。
以上是以往太极拳爱好者入门提高的拦路虎、绊脚石。已被前辈替我们扫清,何等幸运!剩下的,就是我们遵照行事,踏踏实实沿着铺就的大路前行了。
可悲的是,虽然有光明大道,绝大多数人或者不知道,或者不相信,或者不情愿,最后走过大道入得门来的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所以我说了难听的话:
太极十年不出门的人,二十年也不会出门,一辈子都不会出门。除非下决心改变。我们不能期待自己重复同样的事情却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只争朝夕!

二、反向思维
今天主要学习了周天太极拳蓓蕾初放的第一个姿势:收腿抱肩。
收腿:即是左虚步,体重完全在右腿,左脚尖虚点地。
重点是分清虚实,不能脚踏的条船。可以尝试提起左脚,如果身体纹丝不动即为正确。
另外一个重点是溜臀,就是要保持腰部脊椎平顺而不凹进。大腿小腿发热发胀发酸发痛。不是简单吃力,而是发痛才对!
抱肩:右手劳宫对正左肩井,靠近而不接触。左手劳宫对正右极泉穴,靠近而不接触。
就是这个靠近而不接触的要求,十几年后才有所领悟。
视频课上说到的原理这里就不重复了,结论就是这样做;
两手舒展,骨节松开,然后尽量一面伸长一面向肩井和极泉回抱。不用考虑不能接触,而是主观上在骨节拉长的基础上尽量要与肩井和极泉接触,实际上反而感觉到很大的反弹劲,反而越发不能接触。物极必反,事与愿违。

第五式  蓓蕾初放

口令:⑴收腿抱肩;⑵左脚左开;⑶两肘上抬;⑷弓步花开;⑸转身抱肩;⑹右脚右开;⑺两肘上抬;⑻弓步花开;⑼收腿抱肩;⑽左脚左开;⑾两肘上抬;⑿弓步花开;⒀转身抱肩;⒁右脚右开;⒂两肘上抬;⒃弓步花开。

明天节目预告:
明天是星期五,《三十七式太极拳劲意直指》预备课,明天继续学习第二动:揽雀尾。欢迎到时收看。
微信公众号:印诚太极文化工作室—菜单—学习打卡——2019年晨练课




附:周天太极拳口令词

第一式  一元和合

口令:①一元和合。

第二式  混沌初开

口令:①手背相贴;②屈肘上提;③两手高举;④展臂贴膝。

第三式  女娲补天

口令:①风卷荷叶;②左脚左开;③右按左翻;④弓步补天;⑤转身摆叶;⑥右脚右开;⑦左按右翻;⑧弓步补天;⑨风卷荷叶;⑩左脚左开;⑾右按左翻;⑿弓步补天;⒀转身摆叶;⒁右脚右开;⒂左按右翻;⒃弓步补天。

第四式  风轮翻转

口令:⑴收腿合臂;⑵左脚左开;⑶弓步分展;⑷转身轮臂;⑸收腿合臂;⑹右脚右开;⑺弓步分展;⑻坐身轮臂;⑼收腿合臂;⑽左脚左开;⑾弓步分展;⑿转身轮臂;⒀收腿合臂;⒁右脚右开;⒂弓步分展;⒃坐身轮臂;

第五式  蓓蕾初放

口令:⑴收腿抱肩;⑵左脚左开;⑶两肘上抬;⑷弓步花开;⑸转身抱肩;⑹右脚右开;⑺两肘上抬;⑻弓步花开;⑼收腿抱肩;⑽左脚左开;⑾两肘上抬;⑿弓步花开;⒀转身抱肩;⒁右脚右开;⒂两肘上抬;⒃弓步花开。

第六式  懒扎霓裳

口令:⑴收腿扶肘;⑵左脚左开;⑶弓步左伸;⑷坐身后抹;⑸左弓右推;⑹坐身伸展;⑺转身扶肘;⑻右脚右开;⑼弓步右伸;⑽坐身后抹;⑾右弓左推;⑿坐身伸展;⒀收腿扶肘;⒁左脚左开;⒂弓步左伸;⒃坐身后抹;⒄左弓右推;⒅坐身伸展;⒆转身扶肘;⒇右脚右开;[21]弓步右伸;[22]坐身后抹;[23]右弓左推;[24]坐身伸展。

第七式  黄鹤斜飞

口令:⑴收腿合臂;⑵左脚左开;⑶弓步垂臂;⑷展翅飞翔;⑸脚尖点地;⑹转身合臂;⑺右脚右开;⑻弓步垂臂;⑼展翅飞翔;⑽脚尖点地;⑾收腿合臂;⑿左脚左开;⒀弓步垂臂;⒁展翅飞翔;⒂脚尖点地;⒃转体合臂;⒄右脚右开;⒅弓步垂臂;⒆展翅飞翔;⒇脚尖点地。

第八式  卧看巧云

口令:⑴收腿合臂;⑵左脚左开;⑶手追眼神;⑷卧看巧云;⑸转体合臂;⑹右脚右开;⑺手追眼神;⑻卧看巧云;⑼收腿合臂;⑽左脚左开;⑾手追眼神;⑿卧看巧云;⒀转体合臂;⒁右脚右开;⒂手追眼神;⒃卧看巧云。

第九式  分花逐蝶

口令:⑴扣腿亮掌;⑵勾手收腿;⑶左脚左开;⑷左弓右推;⑸勾手提膝;⑹右脚弹踢;⑺撤步前推;⑻扣脚亮掌;⑼勾手收腿;⑽右脚右开;⑾右弓左推;⑿勾手提膝;⒀左脚弹踢;⒁撤步前推;⒂扣脚亮掌;⒃勾手收腿;⒄左脚左开;⒅左弓右推;⒆勾手提膝;⒇右脚弹踢;[21]撤步前推;[22]扣脚亮掌;[23]勾手收腿;[24]右脚右开;[25]右弓左推;[26]勾手提膝;[27]左脚弹踢;[28]撤步前推。

第十式  百鸟飞旋

口令:⑴收腿绕臂;⑵开步外旋;⑶上下翻转;⑷退身回旋;⑸弓步上旋;⑹坐身上翻;⑺弓步前穿;⑻转身绕臂;⑼弓步外旋;⑽上下翻转;⑾退身回旋;⑿弓步上旋;⒀坐身上翻;⒁弓步前穿;⒂收腿绕臂;⒃开步外旋⒄上下翻转;⒅退身回旋;⒆弓步上旋;⒇坐身上翻;[21]弓步前穿;[22]转身绕臂;[23]弓步外旋;[24]上下翻转;[25]退身回旋;[26]弓步上旋;[27]坐身上翻;[28]弓步前穿

第十一式  活步理麻

口令:⑴收腿抱球;⑵进步前掤;⑶跟步回捋;⑷进步打挤;⑸跟步回带;⑹进步按推;⑺转身搂抱;⑻进步前掤;⑼跟步回捋;⑽进步打挤;⑾跟步回带;⑿进步按推;⒀收腿搂抱;⒁进步前掤;⒂跟步回捋;⒃进步打挤;⒄跟步回带;⒅进步按推;⒆转身搂抱;⒇进步前掤;[21]跟步回捋;[22]进步打挤;[23]跟步回带;[24]进步按推。

第十二式  春蚕吐丝

口令:⑴收腿扶肘;⑵左脚左开;⑶弓步前伸;⑷坐身反采;⑸弓步前推;⑹双龙盘柱;⑺右脚右开;⑻弓步前伸;⑼坐身反采;⑽弓步前伸;⑾收腿扶肘;⑿左脚左开;⒀弓步前伸;⒁坐身反采;⒂弓步前推;⒃双龙盘柱;⒄右脚右开;⒅弓步前伸;⒆坐身反采;⒇弓步前推。

第十三式  仙人指路

口令:⑴收腿护肘;⑵右指左点;⑶转身护肘;⑷左指右点;⑸收腿护肘;⑹右指左点;⑺转身护肘;⑻左指右点。

第十四式  九天拦月

口令:⑴收腿搂抱;⑵左脚左开;⑶左弓右探;⑷向右滚转;⑸右弓左探;⑹向左滚转;⑺收腿搂抱;⑻左弓右探;⑼向右滚转;⑽收腿搂抱;⑾右弓左探;⑿向左滚转。

第十五式  五洲风雷

口令:⑴收腿护肘;⑵左开左撇;⑶左抱右冲;⑷马步托架;⑸转身护肘;⑹右开右撇;⑺右抱左冲;⑻马步托架;⑼收腿护肘;⑽左开左撇;⑾左抱右冲;⑿马步托架;⒀转身护肘;⒁右开右撇;⒂右抱左冲;⒃马步托架。

第十六式  云鹏展翼

口令:⑴前伸右勾;⑵左脚横踹;⑶转体换翼;⑷右脚横踹;⑸换臂分展;⑹左脚横踹;⑺转身换翼;⑻右脚横踹。

第十七式  双星环绕

口令:⑴举拳提膝;⑵落步下按;⑶背步环绕;⑷隅步横拳;⑸扣脚贯击;⑹举拳提膝;⑺落步下按;⑻背步环绕;⑼隅步横拳;⑽举拳提膝;⑾落步下按;⑿背步环绕;⒀隅步横拳;⒁扣脚贯击;⒂举拳提膝;⒃落步下按;⒄背步环绕;⒅隅步横拳。

第十八式  收气归一

口令:⑴双拳翻转;⑵屈肘收拳;⑶分臂回圈;⑷合手并步;⑸下按立身;⑹分手垂臂;⑺背后七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