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的教育是相信的艺术, 更是放手的结果

 王廷喆 2019-09-19

记不清是谁说的了:“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生活,更没有真正的幸福”。这句话延伸到教育上更为适用——没有真爱,便没有真正的教育。

Q当前的教育最缺什么?
A:

最缺失的是真正的爱,是对人性的关怀,是拿人当人对待。

×××
Q
那在教育当中,真正的爱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A:

真爱,就是相信

英文是Just Believe。

这个相信是不加任何附加条件的,是绝对的相信。

保护好自己不遵守规则是对自己生命的伤害。

管理好自己。尽力完成本就是你的事情,自己承担责任。在锻炼自己机会的面前,千万别不要放过,否则就是最自己的不尊重,就是浪费生命。

守护好同学,守护好我们脚下的海洋、海岛的环境。是环境给了我们生存、生活的空间,是同学、伙伴给了我们支持,只有守护好,才能有未来。

迎接真正的挑战。不仅是身体的挑战,还有面对胆小、没有经历过的心理挑战。不论你体验到的是刺激、快乐、幸福、痛苦,都是属于你的珍贵经历。

来自沙漠、海洋的历练,能否成为引以自豪的经历,取决于能否做到更好的自己。请你们将真正挑战精神传承下去,成为学校当之无愧的勇士和精神领袖

说这段话时,北京红英小学的陈淑兰校长,面对着环伺的海岛群山,以及眼前的100多位同学,远处的浪声呼啸拍岸,他们即将展开一场真正的“海洋存力特训“。

海岛求生不仅要学会生火、取水、绳结术、在荒野里扎帐篷露营,还要进行系列专业的生存力技能和救援技能学习,从环境识别、痕迹追踪、方向辨别、长距离徒步,到海洋动植物识别、食物狩猎与捕捞。

风险评估、野外急救自救、水域自救与水流脱困、海洋灾害识别和自救应对、制定危机应对方案和实施,到制作求生装备、扎筏泅渡……最终等待高难度的水陆两栖生存力挑战及联合军演。

要知道世界上风险级别最高的自然环境,一个是沙漠,一个是海洋,它往往引发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冒险。而陈校长,将学生带到海洋海岛(明年就是沙漠),是什么给了她如此之大的勇气?如此敢为天下先?

我们看到的,不是冒险,而是学校对生命本质的理解,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践行,是敢于相信。

“学校敢为相信,敢为担当,敢为不一样”

×××

——最好的安全管理和防范,不是提供保护,不是远离危险,而是让孩子自己具备识别风险、应对危机的能力;

——想知道孩子是否学好,是否学会,不仅通过考试测验,而是在真实场景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思维提升、心智历练、能力迁移;

——最好的生命教育和孩子健全、强大人格的塑造,不能去靠说教、靠传输知识、听别人的故事,而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是在不一样的经历中,引导孩子,去习得终身受用的生存技能、价值观,并且学会学习。

从北京到烟台,再到长岛、蓬莱,为了让队员在最好的目的地进行特训,交通转场成为我们的首发任务。

如果想检验一个人素养,就看他在无人监督的公共环境下的所作所为。

从火车站到轮渡港口、到城市大巴接驳站台,大型公共交通枢纽的转场对红英百人团队是一大考验,虽然有高工作人员和学生配比,但成功转场的关键是每一位学生们自我管理力。而且这也更是一次宝贵的社会化学习、团队协作与管理、自我素养提升、团队突发危机应对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我们得到了火车、蓬莱港值班站长为红英小学大团队拍照的待遇。为什么?值班站长特意找到活动负责老师,称赞这是他们站台接待过的最有秩序的大型学生团队。

我们做到了有序、安静、同时顾及其他乘客的方便,个人的行李打包和露营装备每个队员自己负责,没有发生丢失或拿错;安检过程中没有违禁品,顺利过关。

    红英海军陆战队军演特训,其实是一次从底层信念、思维认知、行动实践、价值观与人格塑造的完整生命教育。

如果在困难面前退缩或逃跑了,很可能不是因为你没有能力或没办法,而是缺失了最重要的使命和信念。没有使命信念为支撑的目标,仅是一纸要求,它很难让人从心底去认同,更难以激发全部力量去实现。

本次海航海岛特训“红英海军陆战队军演”,课程当中专业、系统、丰富的海洋海岛求生知识和技能激发了孩子们挑战的兴趣动力,真正影响孩子能完成全部挑战,核心在于塑造信念和价值观。

当队员们涌现出坚毅、攻克难关的信心,作战必胜的信念,与同伴坚持到底的决心——意味着使命驱动已经注入他们内心,队员们开始自定目标,自组织管理——这也是真正学习、生命成长、开启内在动力的时刻。DE海洋海海岛特训,包括沙漠特训系列课作为“认知思维和心智提升”课程,作为”生存能力与生命教育”课程,非普通研学的原因。

是危险、危机?还是生机、转机?这可能不由能力强弱决定,而是认知差异。

在成长中,我们尽可能趋避危险,希望处在更安全、舒服的环境。实际上,我们忘了危险和生机从来都是并生的,这是促进“成长”的真正环境。单一的环境,不会带来进化,极有可能是弱化、退化,让人丧失生命力。

在危机解决中学会强大。特训课程中特别设置的“风险危机应对专项“课程,包括如环境识别、风险评估、野外急救自救、水域自救与水流脱困、海洋灾害识别和自救应对、制定危机应对方案和实施流程六大科目,二十余个技术类实操,所有项目均在实景、实境中学习,演练和困境应对。

在看似危机四伏的海岛、海洋环境中,我们通过系统、专业的“生存力”习得,从认知思维构建开始,结合数十项知识技能,进行分层、分类教学训练,将其融入到早晚生活、高能力任务挑战,团队协作中去,完全沉浸式体验,让队员的每一个学习都有目标在引导,每个挑战都为了使命达成。

    面对危机的心态和认知思维方式,影响了我们的能力成长,甚至是生命状态。面对恐惧、焦虑,以更具生命力、进化力的思维借此自己成长,这是本次课程中,孩子们通过行动而获得的领悟。


“家长敢为相信,敢为放手“

“担心野外的安全问题、担忧孩子会生病、出现情绪问题、不知能否吃好休息好、担心活动参加完没有收获、担心孩子体能不好、担心“失联”几天自己会抓狂、认为这样的活动可能没有用,不如去补课吧……“

我们相信,这里出现的每一个担心都是真实的,也是家长、老师们在行前要面对的。

对孩子不放手,说到底是父母的不自信或盲目自大,再往根源上看,是完全没有自我。

Q
A
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来实施真爱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来实施真爱呢?

很简单,先是相信,后是放手。“相信”是意识层面的表现,“放手”是行为层面的表现,英文翻译为“Let It Be”

这种放手对于成人而言,尤其是对于父母而言,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能力。

馨爸爸在群里的留言说:“感谢教练团队和红英的带队老师,你们辛苦啦!收获的是娃娃们,焦急等待的是家长们。也许我们的担心顾虑是多余的,这些无处安放的心啊!家长和孩子都经历了,也都长大了一些。”

支持孩子参加生存力课程学习和挑战的父母,我们相信这一定不断提升认知、突破自我、修炼自己的家长,也是相信可以通过更不一样的、对生命有价值的方式让孩子和自己获得完整成长。

“好的教育是相信的艺术,更是放手的结果。

Just Believe. Let it be……”

——DE

家长的认知高度,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高度;

家长的心态和内心状态,影响着孩子的生命质量和价值判断。

每个不敢放手的背后,都指向父母深层的不自信,它的背后是内心恐惧。

当父母能够突破自己认知局限,才能引领孩子认识、探索更大的世界。如果做不到,那就请相信孩子,去放手,不要阻拦他的探索力、好奇、勇气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正如学生在“特训手册”中所坦言:

内心所言

孩子是不需要被的 , 焦虑对父母是没用的(璐同学)

孩子是不需要被囚困的 , 这样的孩子以后对对父母是没用的(元德同学)

孩子是不需要被的, 限制孩子对父母是没用的(兆轩同学)

孩子是不需要被的 ,束缚孩子对父母是没用的(楷文同学)

孩子是不需要被拘束的 ,过度管理孩子对父母是没用的(末末同学)

孩子是不需要被娇惯的 ,懒惰、不会自理的孩对父母是没用的(昆仑同学)

很多家长会问:您说让我放手,那么我是不是什么都不管了呢?

其实答案很清晰:放手不是放任。放手,对于成人而言,尤其是对于老师和父母而言,具有极高的艺术。

我们的这种放手,是真爱涌动时的自然流露,是生命的天性和教育根本规律之间的频率自然联动。

如果我们在与孩子的日常相处过程当中,不能觉知真爱,便不能做到真正的放手。没有基本规则和价值约束的放手,不是真正的放手。

孩子虽小,但非常具有灵性。成人的任何一个眼神、表情或动作都逃不过孩子。他能知道你的真心是什么样子,虚情假意又是什么样子。

可现实中,我们放手有很多的条件。比如,“你这次考好了,我就带你去哪儿,我就给你什么。”诸如此类,都不是真正的放手,不是真正的尊重。

不放手,说到底是绑架着孩子对自己进行歇斯底里的否定,这是一种自卑的心理在作怪,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倘若没有真爱,造成错误的管控,还不如不管。

因为我们总是活在功利和表像中,不知道生命的本质、学习的本质,所以无法感知真爱,无法感知真正的幸福。

“敢于自我管理,敢于承担责任“

学习的本质,来自于学习者对未知世界的主动探索。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喜欢学习的,这是人的天性。可就是因为我们不相信他、束缚他,扼杀了这种主动求知的天性。不放手,孩子哪来经历?哪来成长、感悟与收获?

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渴望自我管理、主动探索的动力。

在以使命为驱动、目标为引导的军演特训中,9个战队作为独立战斗组,实现充分自治。包括组织结构设计、人事任命、目标设定、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团队危机应对和队员关怀,以及如何参与每场特训学习,如何制定应战策略、和真实任务的作战统筹和指挥。

在充分授权后、DE教学团队所作的就是专业教学、以及密切关注每个人的状态,在得到队员邀请或需求下,提供必要指导。

队员们需要完成从露营后晨起、个人内务装备管理、营地维护管理、失物招领和寻回、团队成员健康和心理情绪关怀、集合与队伍管理、专业项目/技能学习、考核通过、团队作战任务解读与分工、指令下达和执行、任务复盘、个人总结总评、与教学团队反馈互动、应对临时突发情况等诸多团队及自我管理挑战。

时间管理、任务管理、人力管理、资源装备管理、大型综合战斗对抗与合作,时刻知晓大环境的变化,明确团队目标,找准个人定位,关注他人变化和需要,达到密切默契的配合,如此才能做到有效的自控和控制局面。

这不仅是自我管理和自律,更是思维、能力和格局的考验。

在包括四十余项技能特训中:复杂地形穿越、长距离徒步穿、声光信号、国际特种兵手语、旗语、隐蔽行军、环境识别、营地建设、净水、生火、抛绳器救援、急救自救、CPR心肺复苏术、背包装备收纳、方向识别、庇护所搭建、海洋生物识别、水域自救脱困、无动力冲锋舟操作、趴板、扎筏泅渡、定向越野、制作装备、晨训、夜训……

从知识到技能,从学习、考核、复训强化,到实战对战,真实应用,没有一个清晰的自我管理和目标,很容易被这高强度节奏击垮。

队员们的集体荣耀感和个人自律性,在这种氛围中逐渐内化成自驱力,养成了无需提醒的自觉和默契。

而这过程中的混乱、出错,接连不断。

1

“找到更好的办法才是的目的,抱怨没用,快想办法。”

在学生“自驱管理”和“相信”、“放手”的力量下,我们看到了孩子真实的成长,真实的学习,真实的能力,发自内心的自信和成就感。

炮火不在 警钟长鸣 吾辈当自强

防空警报倏然拉响,响彻天际,918日,一个所有中国人必须铭记的日子。

红英小学队员们来到山东省蓬莱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戚继光故里。戚继光,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戚继光居安思危,抵御倭患、保国安邦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位队员学习。

在校场,红英小学校长及老师们为队员们一一颁发特训奖牌及荣誉。

队员们用嘹亮的声音齐颂《少年中国说》节选:“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全体宣誓铭记先辈英雄,为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召唤,成为自强不息的一代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