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为例,分析悲剧的美学价值

 kanglanlan 2019-09-19

之于喜剧看完后让人一笑了之,大多数悲剧作品都会使观众念念不忘,显得尤为深刻隽永,而在美学理论的范畴上讲,悲剧相比于喜剧,也具有更高的地位。

悲剧被冠上“文艺的巅峰”“诗艺的冠冕”等荣誉,从亚里士多德到叔本华、黑格尔再到尼采,都对悲剧情有独钟,认为它能做到其他艺术做不到的事,具有独一无二的美学效果。

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为例,分析悲剧的美学价值

亚里士多德

那与喜剧相比,为何悲剧会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它又具有怎样的美学价值?我们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为例,对其进行分析。

悲剧具有撕裂的美感

佛洛依德的意识理论中认为人之所以喜欢观看悲剧,是因为人类恶的意识。当人们观看到戏剧中的英雄人物也会遭受苦难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快感,但事实上人对悲剧的喜爱并不是因为人性中的“恶”,而是来源于悲剧中对善跟美的“撕裂”。

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为例,分析悲剧的美学价值

弗洛伊德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喜剧是把无意义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雨果的《悲惨世界》看完后之所以让人难以释怀不是因为故事中的人物凄惨,而是因为这样美好的巨人般的人物都要遭受命运的捉摸与戏弄。

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为例,分析悲剧的美学价值

《悲惨世界》剧照

从冉阿让到妓女芳汀,再到英雄马吕斯跟密探沙威,里面的人物无论渺小或伟大,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即便是恶人沙威,最后也用死亡的方式来成就自己毕生的信念,可以说,正是雨果这种对“美好的撕裂”,才给读者带去了最强烈的精神冲击。

在这方面日本美学上追求的“物哀”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日本人在艺术审美上追求樱花般稍纵即逝的美,他们认为艺术中表现出的“美”不可永恒跟持久,撕裂后才能带给读者更大的戏剧冲击,例如《雪国》《砂器》都是这样的作品。

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为例,分析悲剧的美学价值

日本美学认为“美”不可持久

“普通”情节之外的“崇高”表达

亚里士多德在《诗艺》中记载了对悲剧与喜剧的理解:

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喜剧摹仿低劣的人,这些不是无恶不作的歹徒——滑稽只是丑陋的一种表现。

简单来说就是,不管喜剧还是悲剧,其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来说其本质是对现实的描绘跟映射

但究其根本,喜剧是通过表现丑角的低能、笨拙或是生理上的缺陷来达到逗人欢笑的目的,而悲剧在立意上则更为“崇高”,通过复杂的情节调动,使观众在主观上与书中的悲剧人物成为一种命运共同体,而由剧中人物的悲剧结局激发出的恐惧与同情可以起到洗涤心灵的作用。

如同《悲惨世界》一样,明明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典型作品,但是雨果却用了极长的篇幅去描绘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并通过故事表现出其对社会的思考,这正是悲剧与喜剧的最大不同之处。

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为例,分析悲剧的美学价值

《悲惨世界》背后折射的还有一个时代

喜剧侧重于对过程的描绘,它展现给你生活中逗趣、令人捧腹大笑的滑稽情节,这是喜剧的重点,而悲剧则侧重于对结果的描绘,复杂离奇的情节不是它的目的,而是它展示命运无常或是家国哀痛这的手段,从这方面来说,悲剧故事的完成度更好,立意上也更为崇高。

悲剧更加贴近现实

关于悲剧的论述与概念,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西方的文学传统。

古希腊的四大悲剧《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美狄亚》和《普罗米修斯》看似都带有神话色彩,但其背后更多的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为例,分析悲剧的美学价值

普罗米修斯

因为古时候的人类在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整体的认识上是迷惘的,也是非自己的不可识的,这样的无能为力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时就往往就是带有一种宿命观的悲剧故事。

这种宿命式的悲剧跟性格悲剧还有社会悲剧不同,在宿命式悲剧里,人物的悲剧是无解的。

例如反抗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无论如何挣扎,却仍要遭受命运的捉弄,这表现的是当时人类对社会与自然的集体性经验,那就是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渺小而无能,但是悲剧人物在对抗命运争斗时,那种原始的冲动与质朴具有难以言喻的雄浑美感。

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为例,分析悲剧的美学价值

俄狄浦斯王

而到了现代,与喜剧相比,悲剧故事仍旧具有更强的现实性。

与悲剧相比,喜剧需要与现实保持距离感。这是因为喜剧的目的在于使人发笑,并从丑角的不幸中收获愉悦,而如果与喜剧人物靠的太近,或是将喜剧人物塑造的太过真实,观众自己有了代入感,甚至是在喜剧角色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那就不能再心安理得的发笑了。

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为例,分析悲剧的美学价值

卓别林

因此悲剧更具现实感,更容易让读者观众对剧中的人物感同身受。

正确理解悲剧与喜剧的关系

在美学上,与喜剧相比,悲剧在某些方面略有胜出,但也并不是喜剧的美学价值就一定低于悲剧,喜剧与悲剧作为文艺作品的两种表现形式,并不是对立的。

在前文提到的悲剧更加贴近于现实,其实那并不是喜剧就做不到贴近现实,而是创作者对作品的呈现度把控不同。

以周星驰跟卓别林的喜剧为例,在欢笑过后,假如我们再深入的去思考跟探究,深挖那些喜剧小人物的“欢乐”内核,那喜剧就有可能变成悲剧。

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为例,分析悲剧的美学价值

周星驰作品中的喜剧人物

因此,喜剧跟悲剧并不是对立的,它只是创作者对一件作品在呈现形式上的选择,甚至某种程度上讲,喜剧比悲剧更难描绘。

笑中带泪的悲喜剧和荒诞剧比单纯的悲剧或是喜剧来说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

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为例,分析悲剧的美学价值

最后总结,悲剧在某些方面,具有喜剧不具备的美学价值,但喜剧也并不是一定低于悲剧。在娱乐至上的今天,单纯的喜剧或是悲剧都不免流于干瘪,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正确把控其作品对现实的呈现度,坦诚的反映现实。

参考文献:

亚里士多德《诗艺》

《朱光潜悲剧美学与尼采》

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美学特征——以《俄狄浦斯王》为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