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新建跨线铁路桥梁T构设计及转体施工

 GXF360 2019-09-19

1 工程概况

某铁路专用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境内,线路全长37.15 km,为国铁Ⅱ级单线电气化货运铁路。线路由疏解线、下行线、上行联络线、电厂支线、铝厂支线组成。疏解线特大桥上跨既有兰新铁路。

疏解线特大桥桥址处地势平坦,多为旱地,桥墩墩高普遍在10 m左右,孔跨为(8×32+1×24+1×32+2×34+13×32) m,全桥均位于半径R=500 m的圆曲线上。桥梁在跨越既有兰新铁路处,经过方案比选论证,并经业主单位同意,采用(2×34) m T构跨越,总体布置图如图1所示[1]。为减小施工对既有兰新铁路正常运营的影响,T构采用先平行于既有兰新铁路现浇施工,再转体就位的施工方法。

图1 主桥(2×34) m T构总体布置示意图(cm)

2 主要技术标准

2.1 专用线标准

(1)铁路等级:Ⅱ级。

(2)正线数目:单线。

(3)轨道结构:有砟轨道, 50 kg/m钢轨。

此为商景兰一生中最富于公众性的作品。丈夫祁彪佳迫于清廷压力选择舍生守节是一时的重大事件,商景兰在此刻的言行自然会引发瞩目,如何不失分寸地表达内心的哀痛以及自己的态度去取,是诗人不得不字斟句酌的。全诗多用强烈的对照而铿锵有力,前二联将死与生、国与家并举,末句在对比中达到统一,指出不论生与死、为国与为家,都相辅相成、同样伟大。从女性家庭责任感出发,商景兰指出了男女两性相异的社会分工,也暗示了由此而带来的分歧——“公自成千古”“君臣原大节”是祁彪佳所践行的道路;而“吾犹恋一生”“儿女亦人情”却是商景兰心底的真实声音。

(4)设计速度:货车80 km/h。

(5)设计活载:中-活载。

(6)牵引类型:电力。

可以利用交换设备空闲端口,低成本的解决级联造成的带宽瓶颈。同时通过多线互连,可以实现链路高可靠性的通信,避免单线互联时链路故障造成的网络中断。而且链路聚合技术的链路备份切换速度非常快,达到了毫秒级,比传统生成树技术更有优势。

2.2 兰新铁路标准

(1)铁路等级:Ⅰ级。

(2)正线数目:双线。

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命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在当今条件下的新境界。

2.利用录制的视频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加以巩固。每一个学习的人都知道,在课后,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至关重要。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在课后巩固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充分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3)净空要求:双层集装箱。

“学而知不足,教后而知困”。只有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才能知得明失,不断的提高。之前笔者参加了一次评课比赛,课题是《二次函数》。这是一节概念课,这节课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反映等几方面情况看效果都不错,课后也得到了评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于是笔者开始思考如何开展数学概念课教学。以下是笔者反思所得。

(4)设计速度:客货共线120 km/h。

(5)设计活载:中-活载。

(6)牵引类型:电力。

“编规”对哪些材料进行限价计费是必须进行研究的,因为它不仅是概(估)算编制的依据,也是招标投标计价的参考。限价材料种类与工程类别、性质密切相关,不同类别、性质的工程,用到的主要材料及权重是不同的。

3 (2×34) m T构设计

3.1 (2×34) m T构构造

本桥主桥位于半径R=500 m的圆曲线上,T构梁体采用曲线曲做。T构梁为单箱单室箱梁,梁长69.2 m,支座到梁端纵向长0.6 m,横向支座间距3.2 m。梁体顶面宽7.4 m,底面宽4.0 m。在设置接触网立柱基础和避车台的位置局部加宽。梁体端部高2.5 m,主墩处梁体高4.0 m,在主墩前后设7.5 m×1.5 m梗斜。箱梁顶板厚0.4 m,底板厚0.4 m,腹板厚0.4 m,在梁端横梁处局部分别加厚至0.6 m、0.9 m、0.6 m。T构梁体横截面构造,如图2所示[1]

图2 主桥(2×34) m T构梁横断面示意图(cm)

T构梁分5个梁段,施工时先浇筑0号梁段,长度为24 m,然后对称浇筑1号、1′号梁段,长度为12 m,最后对称浇筑2号、2′号梁段,长度为10.6 m。为保证每个梁段的灌注质量,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连续灌筑,一次成型。梁段划分如图3所示。

图3 主桥(2×34) m T构单元及梁段划分示意图(cm)

梁体混凝土等级为C55,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纵向预应力采用公称直径15.24 mm的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为 1 860 MPa。梁体内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张拉控制应力分别为 1 302 MPa和 1 339 MPa。梁体内钢绞线的张拉顺序为:先张拉顶板束,待桥梁转体就位支座安装后,再张拉腹板束和底板束。

3.2 (2×34) m T构施工阶段分析及计算成果

(2×34) m T构梁部纵向计算采用Midas Civil三维有限元软件,通过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按照实际情况划分施工阶段,计算分析梁体的强度、应力和位移等。全桥划分为24个单元,25个节点。结构有限元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主桥(2×34) m T构有限元模型

主桥分为14个施工阶段,如表1所示。

表1 施工阶段划分表

施工阶段1浇筑主墩施工阶段2搭设完成整个梁体支架,浇筑0号梁段施工阶段3张拉0号梁段顶板束施工阶段4对称浇筑1号、1'号梁段施工阶段5张拉1号、1'号梁段顶板束施工阶段6对称浇筑2号、2'号梁段施工阶段7张拉2号、2'号梁段顶板束施工阶段8撤掉支架,转体就位施工阶段9梁端施加向上力400 kN施工阶段10安装梁端支座施工阶段11梁端卸荷400 kN施工阶段12张拉腹板束和底板束施工阶段13成桥铺设二恒施工阶段14收缩徐变10年

通过空间模型分析发现T构跨中截面曲线外侧底板应力比曲线内侧底板应力小0.65 MPa左右。这是因为曲线梁桥腹板内侧短外侧长,梁体外侧腹板受力比内侧腹板大,因而曲线外侧应力比内侧应力小[2]。为使曲线梁内外侧腹板受力均匀,通过分析计算,将内侧腹板钢束张拉控制应力调整为0.70fpk,即1 302 MPa,将外侧腹板钢束张拉控制应力调整为0.72fpk,即1 339 Mpa。调整后,T构跨中截面应力趋于均匀。

总的来说,该结构的演变主要可以归纳为由于时间的增加,其结构中的各个组成要素所占据的比例变化,是从一开始由银行进行主导到市场主导,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一般经济条件不同、时代发展不同其金融结构也是不同的。但是该结构基本的演变过程主要就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才能够展现出来一定的规律。

计算每个类别的重构残差i=1,2,…,c,其中向量xi表示第i个类别的稀疏表示系数,其他类别的稀疏表示系数为0。其中重构残差最小的类别即为测试样本所在的类别,因此可以判定测试样本u所在的类别为:。

通过计算,转体阶段为最不利的施工阶段,该阶段顶板最大压应力8.61 MPa,最大拉应力-0.52 MPa,底板最大压应力 14.5 MPa,最大拉应力-1.14 MPa;运营阶段顶板最大压应力9.12 MPa,最小压应力1.90 MPa,底板最大压应力13.06 MPa,最小压应力3.02 MPa,梁体各截面均不出现拉应力。主梁强度安全系数为3.30,抗裂安全系数为1.66。在中-活载作用下,最大挠度6.3 mm,静活载作用下梁端最大转角0.09%[3-4]。以上各设计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式(17),发动机E的任务层数据世系DL可表示为DL=(t0,t),t={t1,t2,,tn},其中:t0为虚拟节点,表示发动机E整机装配开始时的初始状态;t为处理步骤的集合,即按顺序排列的已完工任务的集合。如果部件任务ti,,tk可并行执行,则将其视为一个虚拟任务tg(如图1中虚线框),即tg=ti∪∪tk。

4 转体施工

4.1 转体施工简介

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在桥梁偏离设计桥位轴线或与设计桥位设计轴线在空间上呈一定的夹角时,预先浇筑或拼装桥体,待梁体形成整体且达到设计强度后,借助球铰的转动使桥梁与设计桥位轴线重合的施工方法[5]。转体施工从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来分,可分为:平转施工法、竖转施工法及平竖转相结合施工法3种,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平转施工法[6]

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桥梁转体施工具有施工干扰小、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采用设备较少、工程造价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最适宜在跨越深谷、急流及公路、铁路立交情况下采用,是当前较为成熟的一种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5]

4.2 转体施工应用

4.2.1 施工方案简介

专用线疏解线特大桥主桥T构,转体梁长度69.2 m,逆时针转体角度49°,转体重 2 016 t。10号主墩采用C40混凝土,墩身截面为矩形截面,尺寸为4.0 m×4.0 m。转体系统的上盘采用C50混凝土,尺寸为7.0 m×7.2 m×1.5 m,下盘采用C35混凝土,尺寸为7.0 m×10.4 m×2.5 m。主墩基础为11根φ1.0 m的端承桩基础。

本桥为小跨径T构,10号主墩和11号边墩基本与兰新铁路等距离布置。为减少基坑开挖对兰新铁路的影响,10号主墩和11号边墩承台采用斜向布置。T构施工时,先沿平行于兰新铁路走向一侧搭设满堂支架,然后对支架进行预压,分段浇筑梁体。待整个梁体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支架,完成T构体系转化,再利用转体系统,将T构平转到设计桥位轴线位置,如图5所示。

图5 主桥(2×34) m T构转体平面示意图(cm)

4.2.2 施工工艺流程

转体施工实施前,应先申请要点计划。在得到运营单位批复,确定转体施工日期和时间后,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配合协调工作,合理组织劳力,在封闭时间内完成施工。施工过程中积极与设备部门配合,做好现场防护工作,确保兰新线铁路安全正点运营。转体施工工艺流程,如图6所示。

图6 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完成后,应对转体系统进行试转体。试转体的过程,应对整个转体系统的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障碍[7-8]。试转体后,应及时分析采集的各项数据,并协调铁路相关部门,确定转体方案,封闭铁路,进行正式转体施工。

转体结构接近设计位置时,为防止结构超转,应停止自动牵引操作,采用点动控制,点动时间为0.2 s/次,每次点动千斤顶行程为1 mm,换算梁端行程 [9]

整个转体过程中,用全站仪加强对T构两端高程的监测和对下转盘滑道及撑角的观察。转体结构精确就位后,应对T构的线性、标高和纵坡进行测量,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满足设计要求[7]。最后,进行封盘混凝土浇筑施工,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上、下盘结构固结。

4.2.3 施工关键控制因素

综上所述,在进行公路道路施工的时候,通过运用改性沥青,能够显著的提升公路的质量,因此,其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改性沥青进行使用,能够有效的提升路面的抗压性,以此来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各种不必要的维护费用。除此之外,在运用改性沥青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务必要对其进行精心的拌和以及运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改性沥青的性能出现下降的情况。

(1)天气条件

新疆地区风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应充分考虑风力对转体过程的影响。转体前应及时与当地气象部门沟通获取转体当天的天气条件,避免可能出现的大风对转体施工带来危害。转体过程中风力不宜超过3级,同时还应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2)T构纵、横向不平衡

T构转体前应由专门检测单位对梁体进行检测,确保转体系统以球铰为中心纵、横向的平衡。若梁体纵向不平衡,可采取现场加沙袋配重法或者水箱加注水法调整T构梁端的重量。由于本T构位于R=500 m圆曲线上,梁整体重心偏向于曲线内侧,根据计算结果,设计时在球铰位置设置0.2 m的预偏心,使T构在转体过程中,纵、横向整体保持平衡。

(3)梁体现浇安全保障措施

梁体平行于兰新铁路施工,最近仅有6.6 m左右。为确保安全,施工中:(1)拆除现浇梁体外侧的既有铁路封闭护栏,在现浇梁体与既有铁路之间和梁端新建封闭护栏,新建封闭护栏与既有铁路护栏顺接。(2)在现浇支架靠近既有兰新铁路一侧设绝缘板和被动防护网,防止施工杂物飞入既有铁路范围。(3)在现浇支架靠近既有兰新铁路一侧2 m宽范围内采取加强措施,确保现浇支架稳定。(4)在转体实施前,降低既有兰新线两侧的接触网回流线高度,保证接触网回流线距轨面标高不小于6 m。并在接触网回流线上加设绝缘套管。

5 结束语

(1)新建铁路跨越既有铁路,当地势较为平坦且墩高不高时,可采用小跨径T构跨越;本桥主桥采用的(2×34) m T构,经济合理,整体性好,结构稳定,为较优的孔跨梁型方案。T构采用转体施工,施工方法比较成熟,可减少对既有铁路的干扰,加快施工进度,节省项目投资。

(2)T构分3段现浇,既能够降低水化热对大体混凝土的影响,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又便于控制曲线梁线性、标高、纵坡等。

(3)本桥主桥位于小半径曲线上,曲线梁外侧腹板受力比内侧腹板大,可通过调整内外侧腹板钢束的张拉控制应力,使曲线梁截面内外侧应力趋于均匀。

(4)靠近既有铁路施工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保障既有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疏解线特大桥设计文件[R].成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Design Document of Super-large Bridge in Untwining Line [R]. Chengdu: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2016.

[2] 范琴锋.曲线连续T型刚构桥应力优化[J].山西建筑,2016,42(4):176-177.

FAN Qinfeng. Stress Optimization of the Curve Continuous T-shaped Rigid Frame Bridge [J]. Shanxi Architecture, 2016, 42(4): 176-177.

[3] TB 10002-2017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S].

TB 10002-2017 Code for Design on Railway Bridge and Culvert [S].

[4] TB 10092-2017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TB 10092-2017 Code for Design on Concrete Structure of Railway Bridge and Culvert [S].

[5] 谭子书.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241(3):90-91.

TAN Zishu.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wivel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Bridge in China [J].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2014, 241(3): 90-91.

[6] 李文广.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11):108-109.

LI Wenguang. Bridge Swiv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Key Technology [J].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2016, 43(11): 108-109.

[7] 王刚.跨铁路曲线桥水平转体施工及监控技术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

WANG Gang.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for Horizontal Rotation of Curved Bridge across Railway [D]. Shijiazhuang:Shijiazhuang Railway University, 2015.

[8] 赵翔.温州特大桥T型刚构桥转体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ZHAO Xiang. Research on Swivel Construction Control Technology for Wenzhou Super-Major T Rigid Frame Bridge [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6.

[9] 任韶敏.铁路连续箱梁水平转体施工及监控技术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

REN Shaomin.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or Horizontal Rotation of Railway Continuous Box Beam[D].Shijiazhuang: Shijiazhuang Railway University, 20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