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课经济学

 卷美书香 2019-09-20

№1 导读

作者简介

亨利·黑兹利特,或译亨利·赫兹利特,英文名Henry Hazlitt(1894年11月28日-1993年7月8日),自由意志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也曾担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报刊的记者。

黑兹利特对于自由意志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发展都有极大贡献,在他资助下路德维希·冯·米塞斯(20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卓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才得以获得在纽约大学的教授职位(当时米塞斯刚流亡美国),也是他让艾茵·兰德(俄裔美国哲学家、小说家。她的哲学理论和小说开创了客观主义哲学运动,代表作有《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接触到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在1997年至2002年间,为了纪念他,一个名为亨利·黑兹利特基金会的组织创建。

№2 破橱窗效应

从乐观的破橱窗看法入手,分析其是否真的如同蝴蝶效应,能使得整个区域经济得以增长,或是相反。并由此引申到战争福祸问题的探讨上。

要做好心理准备,在这里,一些主流的、我们赞同的观点可能被反驳,比如公共工程和税负的作用。因此,需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阅读。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作者给出的第一个小例子。

一个顽童将面包店的玻璃窗砸碎,并逃之夭夭。店长正懊恼这损失的250美元的时候,人群中有人这样安慰他:你在玻璃店多消费的这250美元,使玻璃店的老板增加了收益,于是他便会去别的店家多消费250元,而别的店家也会去另外的商店多消费。于是一块简单的碎玻璃却能够发挥蝴蝶效应,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了起来。这样看来,那个顽童的恶意之举,却是造福整个社区经济的福音。

相信读过《系统之美》或者《第五项修炼》的读者,一定能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指出这个结论谬误。作者这时候假设了没有被砸破橱窗时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本来面包店的店长是要去裁缝店花这250美元,量身订做一套西装。这样,面包店店长既可以有一扇完好的玻璃,又有一身漂亮的新西装,会招来更多的客户。但是,现在只是有一扇新玻璃窗,西装没了,许多将来会被西装吸引来的顾客也没有了。这么看来店长是亏了还是赚了呢。原本裁缝店的老板可以有250美元进账,从而可以进行别的消费,从而通过蝴蝶效应促使的区域经济发展,但这也都不复存在了。两个不一样的事件线,哪个对区域经济更有利?如果例子中的顽童真的给社会带来巨大益处,那么夸张点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911事件的恐怖分子呢?

№3 战祸之福?

把上一章里的例子大胆地放大,就变成了战争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而且造成的破坏越大,利益也就越大。这一章我们就来探讨战争的利弊。坏的经济学家总是宣扬战争会给人们带来需求的积累,作者认为,造成他们错误看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需要(need)不等于需求(demand)

简单地说,需求=需要 购买力,有效的经济需求,必须要建立在相当的购买力之上。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非洲的一些贫穷国家,人民从对营养丰富的食物、干净的水、药品等物资的需要非常大,但由于他们几乎没有购买力,因此在经济学上,并不能说他们的需求很大。

2.拥有金钱不等于拥有购买力

我们常常有一种幻象,觉得手头的钱多了,我能买的东西就多了,但实际上,如果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们实际能买的东西反而少了。

经过战争的洗礼之后,除了军需用品之外,其他商品的生产自然处于低迷状态。战争对社会经济和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急需恢复各种基础建设和商品生产。但战争带来的通货膨胀却会让货币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看起来会让一个国家在战后进入经济腾飞的时代,但是和破窗理论一样,在虚高经济的背后,民众的购买力却没有真正得到提高。而且,战后民众必须将大部分的钱花在基础建设方面,比如建房子、修店铺,那势必会使其他商品的生产力受到限制。

3.弃旧不等于迎新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战争中摧毁的厂房本来就是旧的,战后重新修建更好的厂房和设备,反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比如德国人和日本人在二战后,因为得以更换最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美国那些老旧、过时的厂房与设备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按照这个逻辑,在和平年代,如果我们想要提高生产效率,只要更换新的厂房和设备就行,试想一想,真的是这样吗?

不一定吧。你肯定会考虑,这些设备真的旧到不能再用了吗?我换一套新设备要多久能收回成本?我有没有足够的钱来换设备?因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弃旧并不一定能迎新,因为战争让我们原有的资本累积不复存在,我们可能并没有多余的钱再购买新的设备。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战争重塑了整个工业结构,并且激发了民众对于重建家园的渴望,使得他们工作更加努力。但原有的安定的生活和社会稳健的发展态势,难道比不上战争践踏后重整旗鼓的发展么?

№4 公共工程来自缴税

本书出版的年代,是凯恩斯学派当红的年代。在当时,政府的支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绝对助推器。民众到现在依旧认为政府总是有花不完的钱,赤字可以来年再还。但是作者认为,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除了大自然的资源馈赠以外,所有得到的都是要偿还的,一切只是时间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厘清以下谬误:

谬误一:依靠政府支出发展经济

作者强调,我们必须认识到:政府所有的支出最后都必须靠纳税人来埋单;通货膨胀本身就是增加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是极其有害的形式。上一章节讲到的通货膨胀,就是由于政府有太多的财政赤字(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导致的不良后果。最终这个赤字是由纳税人的钱来填补的。普通民众在依赖着政府支出的同时,还要确确实实地为预支的政府财政支出而买单。这一个单纯依靠政府支出而发展经济的谬误就这样理清了。

谬误二:财政支出基础建设可增加就业

有人会说,政府在财政支出基础建设的时候也增加了就业,但是很显然这又是一个谬误。例如造桥工程,政府增加500人的就业机会,于是本该在各行各业服务于社会的500人来到了工程队,实际上只是发生了一次职业转移而已。而纳税人本来用来购买自己急需的物品的1000万,却通过通胀等增加税收的形式,被政府贡献给了这个大型工程。更重要的是,造桥如果真的是一件有利于大众的好事,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当权者总是为了建桥而建桥,考虑的根本不是是否真的有必要建桥,所以他们总是先不管不顾地决定好要建造桥梁,然后再选址修建,那些反对的人,就被当作异类而存在;而那些对这一工程大加赞赏的人,其实是陷入了一种假象,因为他们很难看见那些看不见的损失,如果没有这座桥,会有更多的房子、汽车、电子产品等生产出来,但是这些没有生产出来的产品导致的损失,却因为不像一座漂亮的大桥那样每天都能看见,因而被不合理地忽视了。

公共工程的实质

对于政府工程,很多经济学家和媒体总是以“这种伟大的工程只有政府才能完成,私人是无法做到的”这一论调,来赞叹公共工程的必要性。然而作者黑兹利特认为,政府把从民众身上收到的税收财富集中投入到一个地方,使之富裕,并不是什么奇迹,而且这种“私人无法做到的”不正是用私人的资本完成的吗?更重要的是,集中财力使一方富裕,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相对贫穷。

因此作者认为,这类形象工程虽然举着增加就业等名目,实际上却是效用极低的投资计划。政府官僚机构的公共建设计划,每花一块钱所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净增幅,都极有可能不如纳税人自行花掉这笔钱更值。

№5 税负抑制生产

机场的免税店里总是络绎不绝,因为民众很容易计算出,一件商品扣掉税负后可以便宜多少,此时的我们可以意识到加在自己身上的赋税,但似乎对这些赋税的用途却知道得不多。税负本质上是一种牺牲,当权者积累赋税,再把这些财富转移给想要发展的那一方。某些区域的赋税高到百分之七十,也就意味着一年内有八个月是在为当权者打工。作者认为,这种高税负会降低民众的生产积极性,没有人情愿将自己的钱白手供出,赋税应该有节制,否则会抑制生产。同时他也赞同,为了执行基本的政府职能,一定数量的税收必不可少,围绕这个目的的合理税收对生产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

№6 政府信贷扭曲生产

一个简单的农业方面的例子:甲是一个诚实守信、言出必行、实干、有远见、节俭的人,他需要一个农场来扩大自己的买卖。他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贷款,来买下一座农场。乙是一个游手好闲,一无是处的人,虽然他因为这样不太良好的信用,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但是他符合国家农业贷款的条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其实是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两种后果:

1. 政府信贷给不适合的人,就是在浪费钱

美国国会发放给农业的贷款已经足够多了,然而仍然有许多人认为农业贷款缺口很大。作者认为,相比拿自己的钱或者拿投资人的钱来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和公司,国家对于贷款风险的控制更差(可能考虑到社会稳定、公正等问题),导致的坏账(不能如期收回贷款造成的损失)也更多,而这就相当于将纳税人的钱贷给那些不珍惜这些钱的人。

2. 政府信贷的不是金钱,而是实体资本

作者认为,政府信贷出去的实际上是农场和农用设备,如果这两者都是稀缺资源,试想如果乙获得了政府信贷,此时农场应该给甲还是给乙呢?

假如乙最终拥有国家贷款的一座农场,使得农场价格升高,接着,周围地区没有剩余的农场卖给甲。从结果上来看,社会的整体价值降低了。这就是有关农业上的一个谬论。

对于其他的商业形式,政府贷款也会有浪费资本和削弱生产的效果。私人企业和农业一样,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作者尤其强调,当权者会忽略那些没有获得资本的项目,这样也必然导致了整个社会群体的净损失。更有甚者,当权者拿着优秀企业的盈利去扶持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这同样也是一种扭曲生产的形态。

№7 诅咒机器(一)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可能不少读者们认为科学的进步和自动化的发展会让不少人失业,那么笔者建议你认真地读一读这个案例。

纺织机案例

在工业革命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于那些高效机器的情绪非常恐慌,无论是手工工人还是经济学家,大都认为机器的发展会造成大量的失业。但是作者非常不赞同这个观点,他举了纺织工人的例子,1760年纺织机发明后,阿克赖特的纺织工人大举抗议因纺织机造成的失业,最后官方只能以武力解决。但在随后的27个年头里,议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实际从事棉纺织业的人数,从 7 900 人增加到 32 万人,纺织工人的人数翻了44倍。

诸如上述的例子不胜枚举。可当时愚昧的工会制定了一些无厘头的规定,强行增加一些完全无用的岗位,比如在不需要司炉的火车机车上雇用司炉。由于当时的社会主流对机器代替人工进行生产的进步的态度太过负面,连197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著作里也在批判机器会减少劳动力的需求。

而如今我们回过头看,可能会觉得非常荒谬,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他们并没有理解机器给人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一起思考一下,我们一开始发明机器是为了什么呢?大部分人都会说,为了提高效率,比如要看到远方亲人的信,不再需要人和马帮我们运输,而是火车、汽车、电报、电话、电脑等,试问,如果为了让那些骑马送信的人不失业,我们应该毁掉刚刚所说的所有发明吗?你肯定会坚定地摇头,因此作者一再强调,如果否认机器,其实就是否定了整个人类目前的发展。

此外,深究机器之于人类社会的运作机理,我们发现,机器只是会造成短暂的人员失业,但是长期来看,机器人反而会给社会增加大量的岗位,因为制造机器本身也是需要有人工的,而这部分便是增加的劳动力。如果一个品牌的产品开始用机器运作,势必,它的成本较于人工会降低,接着竞争对手也会降低他们的成本,从而迫使其他品牌也开始用机器制造。降低了制造成本,老板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于是就会继续扩大生产,或者转战其他行业,或者提高消费。无论是哪一种结果,事实上都会使得就业增加。

总的来说,人们一开始持有的这种反对机器的观点,有点类似于第一天学习的破玻璃原理,只不过这一次的谬误在于只看到了眼前的坏的一面,而没有考虑长远利益。

№8 诅咒机器(二)

除了纺织机这类劳动节约型的机器外,还有生活改良型的机器,有的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改良产品性能,有的是执行直接人力无法执行的任务,更多的发明创造则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产品和服务。

与强烈反对机器造成的失业相反,也有人认为机器的发明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比如从机器出现的18世纪工业革命中叶到现在,由机器创造出的就业人数已经是当时的4倍。作者认为,从实质上看这很显然也是一个误解。因为机器真正带给人类的是促进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它无非是提高工人的工资或者是降低产品的成本,而看似的增加就业机会也只是从其他行业转换过来的劳动力。

从第二张卡片开始,我们讨论过的所有谬误,都是基于对于结果的长期与短期效应的识别。无一例外,所有的谬误都只是专注于眼前看得见的利益进行判断分析的。不过,作者也强调,能够看到长期的效应固然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只专注于某个部分的长效影响,可能就会有古典经济学家(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的倾向了。

古典经济学家的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机器造成的短期影响,比如张三因为新机器的投产而失业,而他可能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学会这个技能。如果要再就业,他需要再次花时间和金钱学习新的技能。且不论他学会后是不是真的可以找到新工作,就他目前的失业来说,他和他家庭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当然这需要政府去解决,这里作者暂未展开分析,我们也可以自己思考一下解决方案。

№9 分散工作机会的企图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继续讨论失业问题,作者认为,我们对工作机会的看法是:世界上可做的工作是有限的,要是我们想不出更繁琐拖沓的做事方式来增加工作量,那么我们至少可以想方设法将事情分摊给尽可能多的人去做。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在这种错误观点的指导下,我们可能采取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但其效果还有待商榷。

细化分工

这种观点下,我们解决失业的方法首先是细化分工。比如建筑业中,明明一个工人可以完成埋电线和刷墙的工作,却为了增加就业而雇用两个工人分工完成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雇主付的费用就增多了,而她原本可以把这笔多付的钱拿去买个烤箱,于是,虽然我们保障了建筑工人不失业,却可能让生产烤箱的工人失业了。而从国家产值和财富来看,我们还因此少了一台烤箱。

缩短工时

当权者采取的第二种常见方案是缩短工时。主要有两种方案:

一是,不改动每小时薪酬,纯粹将原来每周工作40个小时缩减到30个小时;

二是,小时工资率提高33.33%,以保持原来周薪酬水平不变,从而将工作时间从每周40小时缩减到30个小时。

到底哪种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呢?

第一种情况下,工作时间缩短,劳动力跟不上,于是公司一定会招募更多的工人进行劳作,确实可以解决失业率的问题。但是因为总工时没有变化,公司的产值依旧不变,所以社会的总产值并没有任何提升。第二种情况下,工人的每小时薪酬上涨了,然而由于要维持同样的产值,公司要雇更多的人,人力成本的增加,进而产品的价格也会升高,导致民众需求降低,民众买产品的总量也就下降了。

这样看起来,无论是细化分工还是缩短工时之类的分散工作机会的方法,都不可能解决社会总体的失业问题。

№10 遣散军队和裁减公务员

除了失业问题,人们担心的还有战争结束时的退伍军人和裁减的公务员问题,但是作者认为,这种担忧也是非常荒谬的。

我们首先看战后军人转业,因为本书初次出版的时间是1946年,恰逢二战结束的第二年,因此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和社会民众关注的重点之一。虽然表面上看,数量庞大的军人回归社会、充分就业的进程会非常缓慢,但实际上,军人转业加入市场一直非常迅速,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社会

从社会的角度看,政府可以大量减少军费开支,因此征收的税收也会相应减少,而民众原来拿去养军队的钱也就可以拿来自己消费,从而促进了市场需求,刺激生产,社会的产值也就 得到提高。

转业军人

同理,对于转业军人来说,因为市场的需求增加,这些行业所需要的人员也相应地增加了,退伍军人也就有了新的就业机会。

纳税人

民众要交税少了,虽然看上去与这些军人的关系不再密切,但实际上,他们少交税而多出来的钱,是用于购买那些退伍军人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他们的关系实际上是更密切了。因此,实际上纳税人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退伍军人也有更多的收入。

同样的道理,政府工作人员的削减,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有人会觉得裁掉公务员会减少购买力,但是这些人忽视了公务员在失业以后会另找工作来维持甚至提升购买力。虽然表面上看公务员的购买力降低了,但实际上纳税人的购买力在增加,因此也就可以给被裁的公务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那么公务员就成为直接为社会贡献生产力的人,而不是尸位素餐被民众诟病的群体了。

其实有时候思考一下,有些公务员总是人浮于事。如果可以精简到只留下必要的人员,例如法官和警察等,那么也会极大地减轻负税人的负担。

№11 盲目崇拜充分就业

昨天我们通过对机器生产、细化分工、遣散军队转业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了政府为了增加所谓的就业率,出台了一些违背经济学原理的政策,今天我们继续关注就业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应该盲目追求充分就业?

追求就业VS追求生产最大化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活少钱多,也就是用最少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利益,那么一个国家的目标为什么不是这样子呢?作者认为,经济进步的首要原则是追求生产最大化,要达到这个目标,充分就业就会成为必要的副产品。也就是说,就业只是手段,生产才是目的。

事实上很多人喊着就业口号却做着相反的事情,比如希特勒推动庞大的扩军备战计划,实现了充分就业;议员们在国会上提出“充分就业”议案,而不是“充分生产”议案;上世纪的美国,议员们坚信每周工作30小时好于40小时,因为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他们看来,真正的经济问题是让所有人都有工作,而不是让生产效率更高。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以充分就业为理由制造工作机会的方式,是在扰乱生产。试想一下,如果充分就业可以促进人类发展,那原始社会的人的生活一定非常滋润,因为每个人都要干活,有时甚至要不顾生命危险地工作。同理,吃“大锅饭”时代的中国的失业率几乎接近于零,每个人在名义上都有事情做,所以几乎没有人失业。但是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开始有了失业率,而此时正是我们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而这并不是充分就业的功劳,恰恰相反,文明的进步其实体现在就业人口的减少上,而不是增加。中国的发展是因为我们工业生产的发展,也是因为采取了生产最大化的政策,而不是充分就业政策。

笔者不禁做出假设,如果全民就业,也就意味着工作岗位是饱和甚至是多于工作人数的,那也就意味着有地方缺人,得不到充足的发展,这些缺人的企业很可能无法与其他企业竞争,而倒闭之后就会造成原有员工的失业。总之,除非整个国家系统内部就业达到完美的平衡,所有人都各司其职,所有人都可以得到相应地报酬,并且满意,否则,这样完美的充分就业就不存在。与其给公众许下一个降低失业率的诺言,不如像作者所说的,光明正大地救济一部分失业人口。

作者在最后提出,文明的进步体现在就业人口的减少。确实,如果这个世界只需要少部分人干活就可以产出所有人需要的物质资料,那么社会的文明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12 关税“保护”了哪些人?

从《国富论》开始,自由贸易的主张就没有停止过。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专业化分工变得越来越细致。在普通大众看来,从专业的人手里买东西的成本要比自己做来的更便宜。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这是绝对的精明之举。作者认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已经把这点说得很明白 :在任何国家,人民大众的利益总在于而且必然在于,向售价最便宜的人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各种物品。但是,一个国家的管理常常不遵循这个法则,而陷入了“增加就业”的谬误。接下来我们可以从关税的几种调整方式来分析:

增加关税保护本土企业

曾经一家美国的羊毛衫厂要求政府提高英国进口羊毛衫的关税,因为同等品质的羊毛衫,英国产的仅需25美元,比本土产的还便宜5美元。并且,本土羊毛衫厂声称是替员工着想,用尽各种方法,让国会同意提高关税。

而从长远来看,情况会怎样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假设真的需要提高关税,那家企业才有机会提供原有的工作岗位。而在这种情况下,取消这5美元的关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本土企业无法经营下去,于是倒闭,遣散所有的用工。但是对于美国的消费者来说,只需要花比原来少的财力购买英国的羊毛衫,而这会促进英国的就业,不仅如此,美国人可以拿省下的5美元去买其它东西,从而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

很多人想到这里就停止了,那么就让我们来继续思考。英国人拿着赚来的美元,出于经济的考虑,英国人会购买与国内商品相比更好更便宜的美国商品,这样带来的结果不仅仅是英国优势商品的获利,美国的优势商品也会获利,因此各个国家的不同行业优势也得以充分发展,那些在A国本来就效率不高的行业得以淘汰,发展更具优势的行业。

新增关税保护本土企业

同样的例子,我们假设美国新增关税以保护本土企业,此时美国的羊毛衫企业和英国的具有同样的价格优势,这样做确实会带动起美国的羊毛衫产业。可是,每一个美国人买羊毛衫的时候都要多掏5美元,所以花在其他产业上的钱就减少了5美元。也许人们会津津乐道于新开的产业造就了多少收益、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但是隐藏在其背后的其他产业的损失是难以察觉的。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个新产业的诞生不可能对原有经济毫无损害。

关税会导致工资降低

这个论点没有那么显而易见,因为比较宏观。一旦当权者对某行业设置贸易壁垒,根据上文的分析,其实并不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实际产量的提高,反而会在无形中提高了这个行业总体的人力、财力成本,降低了资本的投入产出比。如果再从消费者购买力的角度去观察,因为消费者需要支付更多的资金购买商品,必然导致购买力下降,同样的钱可买的物品减少,相当于实质工资的减少。

总体上来说,关税是一种牺牲消费者来造福生产者的手段,它会引起生产结构的改变。无论是减免关税,还是增加关税,一定会对既得利益的一方造成影响。但是,作者也强调,本章不在于反对必要的关税,而是反对以增加国内就业率、提高工资水平等为理由而增加关税。

№13 拼命出口

在上一张卡片中,我们提到的英国羊毛衫问题,已经给我们这一节介绍的出口问题做了一个铺垫。这一节我们主要来探讨出口的问题。

试想,一个美国人来到英国出售商品,得到英镑。他手里拿的英镑无法回美国支付工人的工资,于是只好在英国用英镑购置商品,带回美国销售;或者通过银行或代理商,把手里的英镑卖给美国的进口商。这个小例子告诉我们,有出口,才有钱进口,想要扩大出口,就必须有更多进口。

而同样的道理可以推广到对外贷款上。试想如果一个国家只做外国的贷款而不回笼资金,使得本国资本不断损失,这无异于将本国商品不断输出,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早晚得崩塌。从长远看,一个国家的对外贷款收不回来的话,当权者只能从赋税中补足这部分亏空。这样,所有的海外坏账就到了纳税人的头上。

作者批评美国政府一直在实施的”对外援助计划“,完全是通过直接赠与来拉动出口,维持美国经济繁荣的假象。实际上,美国赠与的物资的代价是购买这部分物资所需要的钱,原本这部分钱可以在国内发挥更好的经济用途。美国政府只看到援助的政策在短时间可以对个别出口商有利,或者达成一些政治目的,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无疑是一把损害国民利益的利刃。最后作者引用了十九世纪经济学家约翰穆勒的话给出这个谬误的正解,“对外贸易对任何国家能有利,最终并不在于其出口,而是在于其进口”。最后总结一下出口和进口的关系,一个国家出口的理由应该是支付其进口的费用。

№14 “平准价格”

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中包括一项叫做“平准价格”的内容。当权者认为,1929年经济崩坏的原因是农民缺乏购买力,从而导致工业品无处销售,工人下岗,城市人无法支付农产品,导致恶性循环。据此当权者直接得出结论: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农产品的价格,于是农产品价格被提升至1909年到1914年的平均水平。以下有三点可以概括作者的论点:

如果平准价格有益,必然推广

作者通过反证法论证了这项政策非常不合理。如果这是一项对公众都有益的政策,那么应该逐步推广到其他所有产品上,将利益最大化。而当权者并没有这样做,显然就是因为这项政策只是使一部分人获利,并且不适合推广到所有商品。

平准价格不能带动工业及其他行业的发展

假如小麦的价格因为政府调控从1美元升到2美元,相应地,由小麦制作成的面包价格也会上升1美元,虽然此时农民的购买力增强了,但是与此同时,城市里购买面包的人的购买力就降低了。也就是说,农民增加的购买力就是城市民众减少的购买力,这一增一减,总体上根本没有变化,只是受益群体转移了而已。

平准价格不能抵消关税的效果

美国是农产品净出口国,保护性关税(以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指对进口的商品增加税负)减少了工业产品的进口,使国外出口的工业产品减少,他们得到的美元相应减少,也就不能购买美国生产的农业产品,从而减少美国农产品的出口。

总之,长期来看,在同一个系统下,推行一种产品的平准价格,只是让一小部分相关的人立即获取利益,但是大部分人其实是受损的。

№15 救救X产业

在上一章节,我们谈论的是救救农业,这一节要谈的就是救救产业了。

为什么我们在新闻中常常听到救救X产业的呼吁呢?如果把X带入煤炭和白银,就是两个实际发生的例子。为了拯救白银业,国会借口帮助东方,美国国会高价向中国买来白银,致使中国通货紧缩,而美国也不得不收购大量不需要的白银;为了拯救煤炭业,规定煤炭统一价格,但实际上助涨了其替代品如石油的销售,最后又不得不限制石油消费而鼓励煤炭消费。

我们来着重关注拯救一个萎缩产业可以有的各种各样的方式及其带来的结果,总体来看分为两种:

阻止其他公司进入行业

先考虑限制进入,如果是自然导致的过度拥挤行业,势必不会有其他公司想要介入。但是如果是当权者限制进入的行业,必然有本来想注入这个行业的资本和人力,流向了其他投入产出比更低的行业,从而降低了社会平均产值。

政府给予直接补助

我们自然也可以从国库里直接拿钱贴给X产业,只不过这只是一种财富的转移,这种赤裸裸的方式,和降低关税、平准价格的政策做法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因为我们知道,补贴的钱也都是纳税人自己的钱。既然X产业已经败落,那么为什么非要苟延残喘,给他们续命,这样只会放缓我们的科技和经济进步的脚步。笔者一直认为,需要被保护的东西已经正在走向灭亡。所以非常同意作者的观点,政府的援助也只是亡羊补牢。

№16 价格体系如何运作?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企业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我们需要了解企业必须共同面对的基本问题:劳动力和资本是通过价格体系,即通过生产成本、价格和利润三者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来调节的。

供求决定价格

大部分人都知道,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反过来又会影响供给和需求。需求量增加时,价格上涨,其生产商获得的利润增加,同时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这一行。这种情况下,生产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生产者会被迫出局,因而产品的供应量也会减少或不再增加,只留下生产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生产者。

在这里,我们要了解一个经济学的概念——边际成本,它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边际生产成本总是趋于彼此相等,但并不是由边际生产成本直接决定价格,而是由市场对这类商品的预期需求决定的。这样的关系,使得不同的商品的相对供应量在自由竞争的私人企业体系中得到调节。

以上过程会让人产生“价格是由生产成本决定”的错误想法。简单地说,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生产每一样东西,都得以牺牲放弃其他某样东西为代价。生产成本其实可以定义为:为了生产某样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事物的成本。(编者注:因为这本书是上世纪40年代的,有些概念和现在不一样。例如,这里的生产成本是现在经济学中定义的生产成本加机会成本。)

由此可见,为了让经济维持良性循环,应该依靠价格、利润和成本体系的半自动化运作,放手让劳工和资本从衰败行业释放出来,进入成长中的行业。但官僚们并不了解市场这种半自动化体系,总是企图改善或矫正这种体系来满足向他们施压的集团的利益。

№17 “稳定”物价

我们可能听过某些行业的协会呼吁,他们现在的市场价格已经低于利润,再这样下去只能倒闭,因此为了保护该行业,政府应该提高售价,否则消费者会因为眼前的便宜,在大量工厂倒闭供给减少而价格上升的时候,不得不花高价购买该种商品。

政府和投机商的调节

如果一种产品的物价一直低于其成本,致使所有企业不能支撑下去,从而寻求政府援助,一般当权者的做法是:贷款给农民,让他们在低价位时囤积货物,等到价格回归正常时再销售,从而改变供求关系。当权者常常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仅仅是为了获得农民的选票,不顾长期的经济考虑而提高农产品暂时的价格,就算农民因为政府的补助得以囤积商品,不在低价时销售,明年就可能面临过剩的问题,总之,长期来看,这是对经济体极大的不利。

通常市场上也会有类似此时政府角色的人——投机商。作者认为,许多人对投机商怀有偏见,而事实上,正是投机商的出现,使商品的价格全年趋于平稳。投机商人看到如此低廉的价格,就会先把商品囤积起来,等市场上卖完了再拿出来卖。对于农民们来说,投机商人并不是他们的敌人,相反,应该是他们的朋友,因为正是这些投机商人的存在,农民们才规避了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而另一方面,投机商人多了,他们在商品低价时买进,在高价时卖出,其实就是在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达到价格稳定。

政府强制干预阻碍优胜劣汰

政府强制干预价格,实质上就是在保护那些本来就低效的企业,这意味着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企业不能以有竞争力的低价大量销售他们的商品,使得这个产业整体的生产效率都在下降。如果由市场决定价格,那些低效的企业就会被淘汰掉,而他们原本占用的土地、人力、资本等资料就得以转移到收益和效率更高的行业,而现在却只能被白白浪费。

不管是产量还是价格,现在(指当时的40年代)的当权者们都掌握着控制权,并没有让自由贸易的市场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18 政府管制价格

之前一张卡片中我们谈论的是当权者将价格平稳在市场价格以上,现在我们来看当权者将价格控制在市场水平之下的效果。

尤其是战争期间,以及战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当权者会巧借“对抗通货膨胀”理由来限制物价。而其源头,在作者看来,来自于当权者施行的货币政策。限定最高价之后,可能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商品变得便宜,人们买得也更多;二是商品供不应求,但生产积极性被打压,于是亏本经营。

前车之鉴的案例是美国二战牛肉屠宰,当时屠宰场在物价部门的要求下,不得不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销售,如果当权者不采取其他措施,势必造成越来越多的屠宰场逃离这个行业,造成牛肉短缺,原本的目的是让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多更便宜的牛肉,可是后来的结果却背道而驰。而政府为了管制物价,出台了所谓的措施:配给制、成本管制、补贴和全面管制价格。而这些措施本质上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

价格管制往往可以立竿见影,但是时间越长,后患越明显。因为对某一商品进行价格管制后,会带动其上下游商品价格的变化,于是不得不把这些商品也一同纳入价格管制的篮子里。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一定是全面的价格管制。其实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是商品匮乏或货币过剩。所以,在价格管制问题上,作者认为,如此作为,不如不作为。

№19 房租管制的后果

与上一张卡片的价格管制类似,房租管制也属于价格管制的一类,因此造成的后果很相似。

要注意的是,这本书关于房租管制的讨论,是在战争及战后时期,并且目前我们所处的是比较和平的时代,因此现在的状况可能并不能完全适用。

作者分析,在战争期间,政府基于“让贫穷的人也有房子住”的理由,会对现有的房子,特别是旧房子进行房租管制,虽然看似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服务,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漂亮。因为这种做法会造成一种差别待遇,在房屋原本就紧张的时候,那些已经租到房子的人可以享受优惠的房租,而那些没有房子的人可能根本就没地方住。

对旧房子的房租管制会导致如下的结果:

抑制了新房产的开发。没有人愿意盖新房子,因为根本无利可图。当权者就又要采取价格激励政策刺激新房。

旧房子的维修问题。业主在限制的房租条件下不愿意出维修费用,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经济动力,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足够资金去维修。

总之,这是一场亏本买卖。在经历过二战以后,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廉租房兴建工程。自然,可以拿到廉租房的受益者花的是所有纳税人的钱。而这个政策的结束标志一般是空房率到达某一个值。但是如同第十七张卡片“稳定特价”里面讨论的一样,需求的增加带来的是供应的限制。当权者看到的是大多数住户近几年的选票,而长远来看,住房权益和房东的利润却被忽略了。

№20 最低工资法

相信所有人基本都知道,每个地方都有其相应的最低工资保障。作者就这个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总的来说,保障每个人的消费水平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对经济有利的。而要剖析最低工资标准问题,我们首先站在雇佣者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雇员的产出价值不高于最低工薪标准,那么他很有可能被辞退,因此这些当权者原本想保护的人,并没有获得最低工资,反而失业了。也有人认为提高商品价格可以解决工资问题,持这一观点的人没有考虑到商品价格应该由市场决定,一种商品如果硬性地提高价格,消费者会转买其他同类商品或者替代品,从而这种商品减产。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最低工资标准会导致一些劳工失业,那不如刚好就用来淘汰那些低效行业好了。可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员工失业下岗会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他们转去其他行业的同时,带给其他行业残酷的竞争。也有人指出,一家垄断公司可以支付低于保障工资水平的薪酬。其实这些人并没有考虑到,公司需要支付一定量的工资来吸引足够多的人来维持垄断地位。提高工资的正确手段应该是提高边际劳工的生产力,例如积累资本、提高管理效率等。

№21 工会真的有办法提高工资吗?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们都相信多劳多得,也就是劳动生产率决定工资,而大部分工会领袖却不是这么想的。因为劳动力市场竞争并不发达,劳资双方,即劳工和企业资产所有人都无法充分掌握劳动力市场信息,相比之下,劳工方面掌握的信息会更少,因此吃亏的往往是劳工方面。所以法律总是会向劳动者一方倾斜,工会便会乘机针对某些工作,要求雇主订立标准薪酬。这些强制手段的制定无异于上一张卡片提到的——由当权者制定最低工资标准。

工会有时会用更强硬的手段,例如罢工来逼迫雇主提高工资。而罢工中很高可能夹杂着暴力手段,例如阻止雇主招募新员工,阻止其他员工正常上班等。罢工者霸占的是享受这项劳动的特权。所以,即便是工会为员工争取来的工资,只要它不符合劳务市场的实际价格,都是有害的。如果工资提高了,雇主成本也自然提高,雇主会将这一部分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提高商品价格,商品的主要消费者同样是广大的劳工方,因此他们的购买力没有得到实质的提高。而且,如果阻碍了雇主企业的总体发展,就无法创造出本来的利润和新的就业机会,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所以,问题的核心结论是,工会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牺牲雇主利益提高工资,但是从长期看,没有实质的提高。

№22 “有足够的钱买回商品”

“有足够的钱买回商品”也就是说,每个行业的劳工领取的工资都应该足够买回他们所生产的产品。这个观点听上去不错,但是公平的理论并不与实际相吻合。应该说,这只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理想情况。

在商品交易经济中,对交易的一方来说是收入,对另一方来说则是成本。如果想要到达“工资=产品价格“的理想状态,有两种方式:

1.强硬地提高某个行业工人的工资。但是这会导致该产品成本的提高,那么除非能在等量的生产力中找到增量,也就是生产效率提高到可以弥补这个成本,否则就不匹配,商品经济必然失衡。

2.管制产品的价格。如果管制商品价格,禁止产品涨价,企业可能因为利润降低甚至亏本而倒闭,这样市场可能萎缩,从而增加了失业。

可见这一状态对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实际上,也不能提高工人的购买水平。我们假设一下,工资得到增长的同时,货币和信贷也出现相应地增长,那么物价也会同等上涨。然而有人认为,商品价格的涨幅会小于工资的涨幅程度。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考虑到投资人和雇主的情况。根据上一章的分析,提高工资会减少企业利润。

长远来看,经济均衡是想要达到工资和价格相对稳定的程度。当权者的干预却是把利益分配给小部分人,从长远角度看,只是缓兵之计。所以任何企图通过强制手段达到这种均衡的行为,都将导致就业率和生产量缩减到低于它们应有的水平。我们应该通过价格、工资和企业利润共同作用,来决定产品的分配,而不是强制的手段。

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劳动价格,也就是单位劳动的产出,按照作者的分析,最好的工资率不是最高的工资率,而是可以让经济达到平衡的工资率。

№23 利润的功能

企业中能活过两年的,十家里面有七家;而能撑过四周年店庆的可能就只有四家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家的本性,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当权者做出的一些限制利润的举动,实际上极大地阻碍了长期的生产发展。

要知道,正是因为优秀企业家能产出超额利润,才会促使他们对企业增加投资、添置设备、雇用更多的员工。也正是由于有利可图,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承担风险,进入该行业。这两种行为结合在一起,才会有长效的均衡点出现。不仅如此,利润本身也在对每一位企业家施加不断寻求效率的压力,从而促使科技,管理等的发展。一句话,利润不仅告诉我们生产何种商品最经济,而且告诉我们哪种生产方式最经济。无论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都有必要建立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整个市场来决定价格、薪酬。利润不应该是人人仇视的对象,而应该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24 通货膨胀的幻景

作者强调,特定的政策只有在“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才会带来特定的结果。但是大部分人对于通货膨胀常常意识不到,比如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把工资的一部分存在银行,但是很少人会去思考,银行的利息能否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也就是说,你一年前存的一万元在一年后能否买到同样的商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们对金钱和财富两个概念的混淆。

财富是供人们消费的东西,比如食物、汽车、房子;而金钱指的是用来购买消费品的货币,比如纸币、硬币、银行账户上的余额,甚至电子账户的余额。总有人认为金钱越多就意味着财富值越高,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银行开足马力印钞票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所以问题的重点应该是货币的购买力问题。而只要生产出来的商品没有增加,本质上就没有新增消费。

通货膨胀确实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给特殊群体带来利益,但同样它会牺牲掉群体性的利益,扭曲生产结构。并且作者认为,通货膨胀是不受控制的,不可能平缓地结束,更无法扭转其带来的经济萧条。不过,对此看法笔者持保守观点。

作者还觉得每个国家都醉心于各种通货膨胀的假象中,因为它似乎可以盘活停滞的产业。虽然通货膨胀本质上改变的就是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所以有时它也可以起到矫正工资成本和价格结构失调的作用,但这种轻率的做法如同麻醉,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喜欢拿通货膨胀说事的,一般都是政客,往往还带有其他形形色色的政治目的。通货膨胀给社会带来的长远后果可能是整个经济的崩溃,所以不要被它短暂的调节功能迷惑。

№25 抨击储蓄

在本书的最开始笔者提到过,《一课经济学》提倡的是奥地利学派,而不是目前大部分国家实行的凯恩斯学派,而这一节正是凯恩斯学派和奥地利学派交锋的一个主战场。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储蓄既符合个人利益又符合国家利益。银行会把我们储蓄在银行的钱,部分贷款给企业,因此作者认为,储蓄可以被用来投资生产,其价值远高于消费。

经济衰退时期的储蓄

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为了对抗经济衰退,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推后消费,投资者也会推后投资,因为他们对经济的预期都不乐观,认为需要存钱以防万一,同时,他们也认为以后商品会继续降价,现在买东西或投资是不划算的。因此,把经济不景气时人们的储蓄行为大加批驳是不合适的。

储蓄投资公共工程

还有一些抨击储蓄的人认为,应该由政府出面征用这些储蓄,投资到公共工程的建设中。对于这个理由,作者同样认为十分荒谬。如果储蓄在商业银行里,银行为了存活,会急着把钱借出去以实现盈利,所以不断增加的储蓄会为自己寻找出路,进入投入产出比较高的行业和企业,而这些行业通常是效率更高、前景更好的行业。因此,比起把储蓄花在不需要的大批量的无意义公共事业上,不如投入那些高效的行业中。

№26 课后温习

经济学是属于社会科学的学科,不仅需要我们观察对特殊团体的短期效应,更要观察整个社会的长期影响。而问题的答案往往像数学公式一样蕴含在问题的陈述之中,它需要我们能够抽丝剥茧地把它挑出来。但是任何主张,做法,政策都具有的它的两面性。很少有人能把两方面都原原本本呈现给大众,不只是能力问题,更是利益问题,因为许多政客只把想让公众看到的东西给公众看。

作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更作为一位普通民众,我们应该以一个更全面的思考方法去体会这个世界的经济运作,例如我们提过的橱窗问题或者就业问题。这本书讨论的十几个谬论,基本都是因为没有全面地看问题导致,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作者说,当我们只关注一个经济群体时看起来有些事情是千真万确的,但是当它联系到每个人的利益的时候,却又可能是一串错觉。

三十年后的这堂课

在这本书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之后的三十年,凯恩斯神话的结果就是使得通货膨胀急剧上升。作者非常不满福利计划。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也谈论过,各种养懒汉的福利计划对国家经济发展有抑制作用。而在1977年前的一两年中,各国货币一直持续贬值,千万居民生活困难。作者对社保制度也显得特别不满。他认为,这已经是一个政治问题而非经济问题。美国的社保制度只会让富人享受到优厚的退休后社保待遇,但是这一制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也没有哪个国会议员敢站出来说社保制度不好。

正在茁壮发展的奥地利学派,是否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夺走凯恩斯主义现在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个还得拭目以待。各位读者要注意,本书作者本就是倡导自由市场的先锋,其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奥地利学派的内容,可以读一读哈耶克的著作《致命的自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