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曲剧本故事有头有尾,因此戏曲结构离不开“起承转合”的规范

 乐学楼 2019-09-20

戏曲剧本故事有头有尾,因此戏曲结构离不开“起承转合”的规范

文学艺术作品,大都重视章法,讲究结构。不过,由于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不同,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的差异,因而在章法上各有具体的特点和要求。戏曲剧本要求故事有头有尾,情节有起有伏,人物形象孕育、形成于情节起伏之中,主题思想体现在完整故事之内。因此,严谨的戏曲结构,不能离开“起承转合”的规范。换句话说,“起承转合”也就是戏曲结构的章法。简而言之,“起”是全剧矛盾的提出,“承”是承上启下,也就是矛盾的进展、上升和激化,“转“不仅是情节的转折,更主要的是矛盾的转化,“合”是矛盾的解决,全剧的结局。

戏曲剧本故事有头有尾,因此戏曲结构离不开“起承转合”的规范

作为概念解释,不过如此。至于如何运用才能恰到好处,却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以昆曲《十五贯》来说,有关结构章法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个戏的中心事件是况钟片熊友兰、苏戌娟昭雪冤狱。全剧的“起承转合”就是围绕眷这一中心事件进行的。冤狱的形成是“起“,冤狱的昭雪是“合“。“起”与“合”之间,经历了一场尖锐而又曲折的斗争,出现了况钟法场停用,见都请命,现场察勘,访鼠测字等等戏剧性的管节,这是章法中最主要的部分:“承”与“转“。粗略讲来,无非以上四个阶段,如果探讨结构章法的特点,那就不能这样简单划分。

戏曲剧本故事有头有尾,因此戏曲结构离不开“起承转合”的规范

因为就“起承转合”来讲,剧作者既应根据总体要求设想全局性的布局,也要结合分场结构的特点,做出局部性的安排。如果只重视总体而忽略局部,整个结构必将出现薄弱环节。反之。如果善于杰筹并顾,局部从属于整体而又相对独立,人物推动情节而又一线贯穿,“起承转合”之间形成一个既有外部特征,更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童法的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十五贯》的第一场从全剧总体来讲,它是“起“(或许仅仅是“起”的一部分);可是作为从属于总体而又相对独立的分场结构,它又应该是具有树立全剧主线,推动矛盾进展作用的一场戏,因此剧作者就依据集中和章法的要求,安排了一个“起承转合”的布局。

戏曲剧本故事有头有尾,因此戏曲结构离不开“起承转合”的规范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全剧矛盾的提出,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矛盾的起点,再一种是矛盾的形成。如是前者,苏戌娟出走,尤葫芦被杀,即可做为矛盾起点,那么第一场就是“起”,第二场以后也就进入“承”的阶段。如是后者,则前三场是形成冤狱的整个过程,应该连接为一个单元,并属于“起承转合”的第一阶段。我比较同意后者的解释,问题倒不在于解释本身,而在于把矛盾起点列为“起承转合”的第一阶段——“起”的这种说法或作法,虽然缩短了“起”,但实际上却延长了“承”。

戏曲剧本故事有头有尾,因此戏曲结构离不开“起承转合”的规范

“起”、“承”界线混淆的结果,致使一些原应精简的或集中的“流水场子”,得以存在下来,戏的开头就会出现结构松散、节奏拖沓的毛病(《四进士》“柳林写状“之前,就是如此)。反之,如果把矛盾的起点和矛盾的形成,作为一个单元,列入“起“的阶段,那么,场子就不宜过多,节奏就不宜过缓,既要交待清楚,又要迅速进戏,剧作者就不能不在分场结构方面多下功夫。所以这两种“起”的解释,虽然都可以成立,但是我觉得后者似乎更适当些,因为这样做,可以促使我们注意于章法的运用,避免出现上述的那些毛病,对于剧本总体或分场结梅都是颇有好处的。

戏曲剧本故事有头有尾,因此戏曲结构离不开“起承转合”的规范

在矛盾激化到濒于顶点的时刻,出现一个巨大的突变。这个突变不仅是关键性的情节转折,而且是根本性的矛盾转化。所以尽管前面每一场戏都有“转”,而且“判斩”一场是带有关键性的“转”,但那都是属于局部性的,而“测字”一场,真相大白,“扣子“顿然解开,事态急转直下,这才是结构总体的“转”,接近于结局的“转”。正因如此,后面才出现以昭雪冤案结束全剧的“合”(虽然最后之“合”,其中仍然有“转“)。“起承转合“,“转“是核心。有“起“有“承”而没有“转“,就不会达到“合“。反之,只要戏中出现了“转”,则前面必有“起”、“承”为之铺垫,后面也会有“合”作为收煞。从这个意义来讲,没有“转”也就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结构。

戏曲剧本故事有头有尾,因此戏曲结构离不开“起承转合”的规范

“转”有总体性的,也有局部性的;有渐变性的,也有突变性的,有外部的,也有内在的,右的是情节的转折,有的是矛盾的转化….管类型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要求:“转”得要有棱角,要不断地出现危机,要在最关键的时刻“解扣子”。如果说,“起”与“承”,作为两个阶段需要划清界限,“承”与“转”之间,最好不要截然分开。因为好的结构从整体上讲,总是“承”中有“转“,“转”、“承”相连的。

戏曲剧本故事有头有尾,因此戏曲结构离不开“起承转合”的规范

试看《十五贯》从“判斩“直到“测字“,好戏层出不穷,原因之一就在于作者重视结树章法,并善于运用,特别是在“转”字上下了功夫。这一点对于我们是有所启发的。《十五贯》结构上的另一特点是,不但每场戏有“起”有“合”,而且场与场之间,承上启下,“合”而又“起”,前一场的“合”,恰好为下一场的“起”提供条件。前几场虽然侧重交待,居然也很有戏,整个汤子一环接连一环,却又不是“拉洋片”。

戏曲剧本故事有头有尾,因此戏曲结构离不开“起承转合”的规范

我以为,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每场戏里,有一个“起承转合”,而且依然是“转“字起了作用。从这里我们又可以得到一点体会:戏剧结构讲究情节连贯,一气呵成,但又要避免“流水场子”。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否交待过程,而在于过程如何交待。同样是交待,平铺直叙和“起承转合”,就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前者是“过场”,后者才是“戏”。这对于我们重视结构章法来讲是有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