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嘴巴不一定要加把锁,但一定要加把尺子

 云雾山中986 2019-09-20

嘴巴不一定要加把锁,但一定要加把尺子

纵观古今,凡是有作为的人,都把说话讲分寸作为必备的修养之一。

什么是“分寸”?

从一定意义上说,分寸是一种不偏不倚、可进可退的中庸哲学。

但中庸之道的抽象,不足以恰当地把握其中的内涵,而分寸之道,却是一种被形象化了的尺度,更易于让人明确地把握,具有可为人所用的实际操作性。

可以把握分寸的人,在与人交往言谈的过程中,能收能放,能转弯,能下台,能适可而止,能留有余地,能使对方知难而退,也能使自己保持主动。没有分寸感的人,说起话来,一发不可收,没有回旋的余地,往往为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弄成僵局,发生激烈的争吵,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原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主持人唐·伊穆斯,有着极高的语言天赋,谈吐幽默风趣,由他主持的节目,往往收视率常红。这位曾被《时代》杂志评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25位人物之一的“名嘴”,却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言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次,伊穆斯在节目中形容拉特格斯大学女子篮球队的黑人女队员为“卷毛妓女”,还说她们是“粗犷女孩,身上有刺青”。

由于该队的队员大部分是黑人,伊穆斯的这番话立刻在全美引起轩然大波。一些黑人团体、民权组织纷纷抗议,并呼吁广告商抵制伊穆斯的节目。尽管伊穆斯后来反复道歉,但仍未能平息众怒。

最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迫于舆论压力,无奈之下只能将他解雇。

俗话说“言多必失”,“分寸”二字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与人说话、交往,还是办事,时时处处都蕴藏着分寸的玄机。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上不会把握分寸,就说不好话,办不好事,更不用说愉快地与人交往了。

说话要注意分寸,一句话说对了,可能事半功倍。而一句话说过了,则可能“一着走错,满盘皆输”。

因此,要想立足于社会并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

注意分寸,循序渐进,既是找人办事情的小技巧,也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则。为达到好的说话效果,说话应该应由浅及深、由小到大、由微至著、由轻加重。

如果一开始就有太大的请求,一定会遭到对方断然拒绝。因此,请人办事时,应该沉住气,拿捏好分寸,不能太急,让别人一步一步地接受你的说法,最后答应帮你办事。

若想成就一番事业,求人办事是在所难免的。而以下这些禁忌话题是你在说话时所必须注意的。

  • (1)对方的健康状况。除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很多人都不希望他人过多的知晓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那些有严重疾病的人,更不希望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对象。

  • (2)有争议性的话题。除非你很清楚对方立场,否则应避免谈到具有争议性的敏感话题,极易引起双方对立僵持的局面。

  • (3)东西的价格。一个人的话题若老是绕着“这值多少钱?那值多少钱?”便会令对方觉得你是个俗不可耐的人,那么你在对方心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

此外,要想做到说话有分寸,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注意下面几点。

  • 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

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如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老人或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 说话要有善意

所谓善意,也就是与人为善。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那些犯了错误的人,有时候需要我们提出忠告,这时言语中的分寸感更是需要细心地加以把握。

  • 说话要尽量客观

这里说的客观,就是尊重事实。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有些人喜欢主观臆测,信口开河,这样往往会把事情办糟。当然,客观地反映实际,也应视场合、对象,注意表达方式。

人与人之间要有分寸,人与事之间也要有分寸,尤其说话更要有分寸。如果没有分寸,就会有冲突,就会有是非,可能会不欢而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