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多年间,满族人打心眼里看不起汉族人,满清皇帝更是如此

 昵称413468 2019-09-20

建立清朝的满族贵族入主中原以后,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 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人丁稀少,语言不通,地理生疏等等,清朝如果只靠寥寥几万满洲男丁来统治版图辽阔、数以亿计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满洲根本”与“满汉一家”,就成了清朝建立以后,在处理最重要的民族关系即满汉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国策。

但是,说是这样说,“满洲根本”与“满汉一家”实施起来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甚至,在大清建立的200多年间,满族人打心眼里就看不起汉族人,满清皇帝更是如此。在乾隆八年的时候,朝廷就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那就是:汉族官员杭世骏再次上书,请求优待汉族官员。杭世骏因此触怒龙颜,被贬为庶民,遣返回家乡。

t01fb83e7bc8939770e.jpg?size=640x921

其实,努尔哈赤曾提出过“以满治汉”的政策,但很快,他又意识到:满人的治国套路在中原根本行不通,所以,又改为“以汉治汉”。康熙秉政时期,又明确表示:朝廷里满族与汉族的官员职能相同,待遇和品级却各不相同,所以,应该统一。当然,康熙的政策执行得并不彻底,满汉官员的待遇仍大相径庭。

由此看来,所谓“满汉一体”的方针,只不过是皇帝们巧用汉族文化而已。例如:康熙尊崇孔子,并以《论语》教化世人,还将朱熹理学列为正统思想,就是这个道理。

杭世骏并不是第一个提出满汉官员待遇不均等的官员,早在顺治朝就有汉族进士魏裔介提出:“督抚一类的要职应该谨慎选择,不能全部采用满族大臣。”当然,魏裔介的建议根本没得到采纳,否则,康雍两朝就不会出现“满汉之气中淤”的问题。

t01e1a6279278c9f79f.jpg?size=640x412

杭世骏被贬前,朝廷举办了一场选拔御史的遴选,每个想做御史的官员都得先进行笔试,写一份政论由皇帝过目。八年前,跻身仕途的杭世骏此时四十八岁,正是干大事的年纪。杭世骏大胆写出一份关于“废除满汉官员界限”的论题《时务策》,他觉得,这样的论题既满足从太宗时期就开始贯彻的“满汉一体”原则,又能有效提高官员们的协同合作。

杭世骏甚至写到:“所有见解和主张都不能预先设定,所以,满汉之间不应该存在界限。满族的能人志士很多,但是,与汉族人相比,恐怕只有三四成。然而,官场现状却是,全国的巡抚级官员满汉参半,而总督则全都是满族人。那么,朝廷为什么始终坚持轻汉重满的观念呢?”仅从这段描写来看,杭世骏话说得非常圆润,很有分寸。

所谓,“满族的能人志士很多”其实,只是虚伪的客套话,连“三四成”也是个虚数。实际上,汉族人口何止满人几倍?然而,就算是如此委婉的表达方式,仍然触怒了乾隆。乾隆觉得:杭世骏就是在找茬,且见解荒谬。乾隆发了一通火,然后,革去了杭世骏的官职。

其实,在乾隆朝当官的汉族官员都对“满汉一体”深有体会,每次乾隆在召见大臣时,满族官员可以自由进出大殿,而汉族官员只能等皇帝点名。这足以说明满汉虽为一体,但是,仍有贵贱之分。

当时,认识杭世骏的官员都看到他兴高采烈的神情,甚至,有点得意忘形,在上交了“满汉无界限”的政论,杭世骏甚至许诺同僚,要请大家喝上一杯。而乾隆那边呢?小道消息已经传来:“皇上读完杭世骏的政论后勃然大怒,把文章丢在地上好多次,又捡起好多次,每次都大为光火。”

杭世骏还没准备好请客,皇宫就传来消息让他滚蛋回家,换做一般的官员,想必,是笑不出来的。可是,杭世骏毕竟是学富五车的大才子,身边的同僚都已惊恐不已,他却仍神态自若。杭世骏对身边哭笑不得的同事们说道:“你们在担心什么?就算我被砍头也会被拉到菜市口上砍,不会污染我们同住的寓所。”

t010020db450758baf4.jpg?size=640x1058

人生在世难得清闲,结束了八年仕途后杭世骏回到杭州,在家中赋闲一段时间后辗转来到扬州,在一间名为“安定书院”的教学机构担任讲师,这一讲就是几十年。杭世骏不但寓教于乐,还喜欢挥毫泼墨,十分豁达。杭世骏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过分的自由也让他沾染了放纵的恶习,没过多久,杭世骏便因嗜钱好赌声名远播。

杭世骏喜欢金钱,且嗜钱成瘾。

每个月书院都会发给他一笔工资,他会从中取出三枚品相上佳的官制铜钱,将钱用绳子串起来挂在床上。久而久之,杭世骏竟积攒了一尺厚的铜钱。除此之外,杭世骏还喜欢收集各种破铜烂铁和民间私自偷铸的铜钱。

每当,杭世骏将这些“珍藏品”摆弄一番时,难免会搞得满手铜锈。加上,杭世骏平时喜欢挥毫泼墨,双手时常沾满墨迹,街坊邻里都说杭世骏“两手非墨污即铜绿盈寸”。虽说杭世骏喜欢钱财,也喜欢赌博,但是,他的每一分钱都来得干干净净,从不染指不义之财。

t0141a47062cce40c9e.jpg?size=640x501

某次,一个商人得罪了杭州的地方官,恰巧这个地方官与杭世骏的关系不错。商人拜访了杭世骏,希望杭世骏能替他说几句好话,还拿出一袋钱贿赂杭世骏。没想到,杭世骏随手就把钱袋丢出大门。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和捡破烂的收获赌钱,是杭世骏人生最大的乐趣。

杭世骏赌钱从不偷偷摸摸,而是在大街上与人酣战。

某次,朝廷大员钱维城前往杭州视察,身为晚辈的钱维城想拜访老前辈杭世骏。钱维城是京官,所以,出行时排场很大,坐着轿子招摇过市,前往杭世骏的老宅。此时,杭世骏正在望仙桥上掷着骰子通杀四方,与一群年轻人吆五喝六。

钱维城一眼就看到了杭世骏,只见,杭老先生穿着短衣小褂,手里摇着一把破蒲扇,正沉浸在赌局中。钱维城走下轿子,毕恭毕敬的来到杭世骏身边,抱拳说道:“杭前辈原来在这。”实际上眼尖的杭世骏早就看到了钱维城,马上拿扇子遮住脸,想要糊弄过去。

t0103ae6b3c6bcad382.jpg?size=640x388

直到钱维城走上前来问询,他才讪笑道:“你认出我了?”钱维城恭敬地说:“我正要去前辈家中拜访。”杭世骏则搪塞道:“还是别去了!我的家太小,恐怕,你的随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钱维城执意要去杭世骏家中坐坐,杭老先生则再三推辞,二人争执不下,最终,钱维城只得让步,悻悻而归。在杭世骏与钱维城拉拉扯扯时,与杭老先生赌钱的小伙子们早就发现钱维城的身份不低,纷纷藏到望仙桥下观望,待到钱维城离去,他们才敢钻出来。

小伙子们问杭世骏:“老头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连朝廷的大官对你都这么恭敬?”“我以前当过小官,刚才这人是我的晚辈。”杭世骏随口搪塞过去,对曾经的事只字不提。“来啊!再杀上两手!”于是,又跟一群年轻人玩起了骰子。

对态度谦和的钱维城,杭世骏已算客气,而与杭世骏辈分相同的刘纶就没这个待遇了。刘纶是乾隆元年的头名,杭世骏被赶回老家时,刘纶已被升为内阁学士。乾隆十八年,刘纶守孝期满,回到朝廷出任户部侍郎。刘纶进京述职前,特地来到扬州拜访杭世骏。

t01367dbf325b85b9af.jpg?size=640x402

杭世骏见到刘纶时,刘纶穿着一身华丽的官服,杭世骏问道:“你现在官居几品?”“实不相瞒,我已当了多年的内阁学士。”刘纶回答道。看到刘纶的境遇,再想起自己当年的官场生涯,杭世骏调笑道:“你这么个毛头小子,也能跻身内阁?”

刘纶本想找杭世骏叙叙旧,没想到碰了个钉子,拂袖而去。

其实,杭世骏说刘纶是毛头小子并不过分,二人在官场上的辈分虽然相同,但是,杭世骏比刘纶大十五岁。此时的杭世骏已恢复自由身,根本不用理会官场那一套,所以,从年龄来论叫刘纶一句毛头小子并无不可。

杭世骏设身处地的想了想,倘若,自己当年没犯“政治错误”,凭借自己的能力怎么也混进了内阁,官居一品根本不是问题。没能混进内阁,也没能成为一品大员,反倒被赶回老家,杭世骏只能过着清苦的日子,对于杭老先生来说这只是追求自由的小小代价罢了。

t01ace2166b652abec5.jpg?size=640x443

杭世骏生性放纵,十分好赌,且不计较输赢,被贬后没多久就已家道中落。加上,杭世骏的妻子早亡,家里没人帮他理财,所以,日子就更加吃紧了。教书育人虽然能混口饭吃,但却无法满足杭世骏的赌瘾。

所以,为了让手头宽裕些,杭世骏在西湖边上开了一家古董店铺,专门经营字画。杭世骏的眼光独到,经常能收集到值钱的字画,引来无数懂行又有钱的雅士争相购买,使杭世骏的变得阔绰起来。然而,采购书画需要本钱,杭世骏想多赚几笔,索性动起了歪脑筋,开始造假。

杭世骏的书画功底绝佳,他将自己的大作掺到其他字画中兜售,竟以假乱真,让他赚了大把银子。有趣的是,在杭世骏死后,他的作品都成了收藏家们争相收藏的珍品。

杭世骏的原配夫人离世后,并未再娶,只是买了个相貌平平的姑娘替自己操持家务。杭世骏在古董店的后院中种满了花花草草,晚年的杭世骏时常在此陶冶情操,生意好时也会来到院子里喝上一杯,悠然自得。有时,杭世骏心情大好,干脆不开张,租艘小船到西湖上泛舟。

t0159392e4c96054489.jpg?size=640x344

好奇的邻居们趁着杭世骏不在家,透过门缝偷窥他的古董店,结果,都是“中仅破书旧画,杂以碎磁古铁而已”。

乾隆南巡到杭州,杭世骏也参与迎驾,乾隆见了他问道:“你靠什么生活?”杭答:“臣世骏开旧货摊。”皇帝不懂,问道:“什么叫开旧货摊?”杭解释道:“把买来的破铜烂铁陈列在地上卖掉。”皇帝听了大笑,写了“买卖破铜烂铁”六个大字赐他。

乾隆十六年,杭世骏得以平反,官复原职。晚年,他主讲广东粤秀和江苏扬州两书院。

参考资料:

【《时务策》、《“满洲根本”与“满汉一家”》、《清代学者像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