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做不到有效陪伴,那也是一种伤害

 昵称55807659 2019-09-21

可能大家会发现最近我写的多一些是关于儿童心理的文章,少了一些育儿的干货,可能也是源于我最近在看育儿心理的书,发觉也是挺有意思的,揣摩小朋友的心理,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有则改过无则加勉,所以有很多话想跟大家说。

今天聊聊陪伴话题,此处我也是很想@圆圆她爹好好看看,不要整天拿着手机陪伴孩子了。

我们这代父母要比我们的父辈在认知层面上了解得更多,不会再去打骂孩子,不会让孩子与自己分开,不会对孩子的成绩漠不关心,我们都会强调陪伴。

但是:拿着手机一边刷一边陪的,一边看电视一边陪的,心不在焉陪着的啊,这些场景在我们的生活经常看到吧,我身边就很多,包括她爸,他还会反过来说“我不是陪着的吗”,很多爸妈以为,只要在孩子身边陪着就是陪伴,但这种陪伴,非常无效,甚至来说是一种伤害。

没有回应,没有归属感

当孩子刚会说话的时候,兴奋的父母长辈就会各种积极回应,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新鲜感过了,就开始无视了。

是的,我们经常说,陪伴孩子的时间越长,孩子未来会越幸福。但其实这后面没说完,如果参与度过低的陪伴,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孩子的内心极其的敏感和脆弱,所以她们会各种求关注,从婴儿开始就会表情、声音、肢体动作观察,如果这种回应是被动的或者只是敷衍了事,那么孩子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而患得患失,郁郁寡欢,没有自信,遇事也会消极处理。这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一些妈妈们会坐下来交流,有的家长说自己明明都全职了,但是娃感觉性格很内向不说话,因为妈妈你都基本做自己的事情了,就放她在旁边。(所以说全职妈妈很辛苦 ,特别连买菜做饭家务全包的情况下,有时候会疏忽了有效陪伴)

放下你所谓期待效果的陪伴

这一点真的我自己也是犯错的,长大了的我们就是这么功利,当我们放下工作,放下手机陪伴孩子的时候,可能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只是孩子黏得不得了,你不得已了或者你觉得只是因为好父母应该陪伴所以陪伴。好了,我来陪你玩,我们玩吧,然后我们就会带着期待,“你不是牵我过来切水果吗,怎么一下子就跑了”,“你要学我这样叠高高”,就感觉既然我来陪伴就一定要完成什么事情一样,不然就浪费了时间,而且我们可能会为自己的付出感到愤愤不平,掉入受害者模式。

“就为了陪你,我这一天啥也没干…文章都没写完”

“你怎么傻乎乎什么都不会,叫你看书呢”

会感觉陪伴孩子很无聊或者是达不到你的要求。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学什么呢,学习玩就可以啦,陪伴,是心灵的陪伴,没有负担的陪伴,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当他感觉到足够安全,感觉到被爱时就会有能力去爱别人,这也是安全感的养成。享受的亲子时光,你在陪伴孩子,孩子也在陪伴你。

修整好的你的状态

有时候我们陪伴孩子感觉是无奈的,或者带着自身压力的。就比如有的家长总会吐槽:总觉得身上的担子好重。白天忙着工作,晚上回来还得耐心地陪孩子,有时因为芝麻大的小事就想吼他。好容易哄他睡觉了,还得熬夜加班。哎……”我们负面情绪会直接传递给孩子,孩子在父母消极情绪的笼罩下,情绪长期受到压抑而无法宣泄,对他们也是一种伤害。学习如何管理情绪真的不止是面对你的工作,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也是如此。

怎么样才是有效陪伴?

其实上面说了,放下你的期待,放下你的压力,放下的手机乱七八糟电子设备,走心嘛

我在一本书里面看到了“123”法则,感觉就很像我现在陪圆圆的一个状态。

所谓“123”法则就是,每天1次,每次20分钟,父母与孩子做3件事的任意1种。

3件事包括,一起读书,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

多年的实践证明,每天按照“123”法则进行一次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比长时间漫无目的地腻在一起强百倍!

说说自己的情况,圆圆现在上早托班,早上9点到下午5点多才回来,其实一天陪伴时间并不多了,回来之后就妈妈准备晚餐吃的,我主打就是陪伴孩子,这个时候我手机是放在书房,就是让自己不去碰,能够放下心充分的去陪伴孩子(如果有什么重要事情交代解决也会在她回来之前先交代好或者让别人等下)。然后就看书,拼图,搭积木,反正她要玩耍我就跟她一起玩,也算是给自己一天辛苦工作的放松。一起搭拼图,不管是一起搭,还是你一个我一个,充分融入其中,去感受乐趣,去发觉有没有更有趣的玩法,也是一个小技巧呢。

与孩子在一起,哪怕只是眼神的交流,或与孩子简单的几句对话,或是和孩子玩耍片刻,都会让孩子感受到母亲的关注,这会给孩子内心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