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

 GXF360 2019-09-21

引言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是保证农村居民外出方便快捷的有效手段,而且还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为保证农村公路进一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步入良性循环,就必须重视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和质量管理。

笔者将6个教学班一共分成两部分:实验组和组对照组。实验组使用KWL+理论和教与学循环理论进行指导,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

部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背诵显得比较困难,主要因为对诗词理解不透,在脑里没有形成诗的画面。如果我们借助生动形象的课文插图来指导背诵,相信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例如指导学生背诵《舟过安仁》,教师指着插图上的一条渔船,暗示学生说出“一叶渔舟”;接着圈着两个小孩,暗示学生说出“两小童”;然后指着相应的物品,提示三个动词“收、停、坐”,学生就能念出“收篙停棹坐船中”;用同样的方法指导背诵后两句。通过对照着插图回顾诗句,学生基本上能背诵了。以后只要画面在学生脑里呈现,诗句也随之脱口而出。相信这样的方法,学生更愿意接受,效果也明显。

1 保定市徐水区道路改造概况

徐水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毗邻雄安新区总面积723 km2,总人口61万人,辖4个乡10个镇,1个城区办事处,1个开发区管委会,298个行政村,22个社区,是河北省重点扶持的5个工业产值超千亿元区之一。2015年5月,保定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徐水撤县设区,成为保定市五区之一。徐水区交通条件便捷,已形成了“三高(京珠、京昆、荣乌高速)、三铁(京广、京石快客、津保城际铁路)、一国道(107国道)、一省道(333省道)”的大交通格局。

保定市2017年启动了徐水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工程涉及到38条道路升级改造。以107国道为界,分为两个标段,107国道以东为一标段,107国道以西为二标段,各19条线路。设计里程共202.969 km,道路的平面线形、路线走向不变,各采用三级公路标准改造,路基宽7.5 m,路面宽6.5 m,本项目建设工期预计3年。

2 道路改造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徐水区前期公路建设技术等级低,桥涵、水沟、挡土墙,路肩、标志标牌等附属配套不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加上通行车辆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对原本承载力较差的农村公路破坏程度不断增大,有些路段甚至大面积损毁,本工程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在前期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道路改造前期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造成变更较多;(2)农村公路施工受影响的因素较多,施工条件差,以路做路,有的要边通车边施工,不利于基层、面层等路面结构层的养生和养护;(3)原道路线性较差,宽度较窄,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不畅;(4)施工工艺不规范,原材料达不到要求,试验不规范且频率不够,甚至个别试验结果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5)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由于改造项目道路等级低,总量里程长,点多面广,工程量小,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重视程度不够,过分追求企业利润,没有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6)施工工人频繁流动,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低,不能完全按照技术交底工作要求作业,部分施工单位对工程试验检测工作重视不够。

3 农村道路改造提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重视前期设计

由于农村公路线长面广,针对不同地形、地质状况的农村道路,设计时除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交通量、人口密度、资源分布状况外,还应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在保证质量,满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降低建设成本,节能降耗,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灵活采用路面形式,应符合徐水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

江苏省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逐步提高,具备发展体育小镇的资源条件。

3.2 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质量

要加强对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管理。对钢筋、水泥、石灰、沥青等购进材料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一律清退出场,确保材料质量。

3.3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

项目的具体实施者是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施工标准化和规范化培训,为保证工程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3.4 建立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必须建立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法人负责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要结合实际,推行适宜的工程监理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终身制,严格工程验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坚决措施,该整改的必须整改,该返工的必须返工,确保工程质量,让广大农民走上优质的开心路、放心路。

3.5 实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制度

工程质量是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该建立企业自检、政府监管、社会监理、群众监督的四级保证制度,在竣工时应实行项目法人初验和交通部门竣工验收的验收方法。

3.6 建立科学规范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模式

将科学的公路建设管理方法引进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建立监督管理体系,质量监督站、建设办、监理单位各司其职,严格监督,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认真处理,限期整改或返工。对施工单位把好材料进入关、施工工序关、工程监督关、现场管理关和工程检测关五个关口,把质量管理落实到位,消除质量通病。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规范与操作规程,大力推行标准化、规范化施工,切实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4 农村公路建设改造要保护生态环境

农村公路的建设应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水土保持与植被保护。取土应尽量集中,取土点可通过平地造塘加以利用;弃土不能堵塞河道,应集中堆放并加以植被覆盖;边坡开挖应根据地质提点,控制边坡高度,尽可能少破坏山体植被;公路绿化要因地制宜,节约投资,并讲求实际效果。

5 农村公路建设改造中的交通安全与路政管理

农村道路改造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1)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2)驾驶车辆车速过快;(3)缺乏相应的路标和交通安全标识,如交叉路口没有指示路标,急弯危险路段缺少相应的警告标志;(4)群众常在路上堆放砂土、碎石等杂物,农忙时节把公路当晒场;(5)一些靠路而居的百姓,为了自家的安全,擅自在公路上筑起减速带,减速带过高,标志又不明显,造成行车不便,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总之,柳树因其外在形象和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引发了人们的联想,成为坚韧、友谊、离愁、相思、女性等多元意象的集合,成为中华儿女普遍情感的寄托,并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文化意蕴愈加丰富。

道路改造过程中,各级政府和村委会应重视农村公路附属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农民进行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各村委会交通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上路巡逻,发现障碍物及时清理,杜绝占道堆放任何影响交通行驶的障碍物。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协助配合各乡镇、村组依据《公路法》保护路产、路权,保障公路的完好和畅通。公安、运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道路运输车辆的监督和管理,禁止超载、超速、无证驾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孙建芳.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几点问题[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4).

[2]张召.农村公路建设的事前质量控制[J].中国公路,2012(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