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研究发现,消费电子、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是我国机器视觉产业扩张的主要驱动力,近些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复合增长率远超全球同期水平。目前机器视觉已经成为国内投资热点,融资规模以及融资数量远超其他细分领域。 机器视觉系统通过一系列硬件以及软件的集成,实现对外部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相比于人类视觉,机器视觉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以及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以及外观检测、尺寸测量、视觉定位与识别计数等功能,广泛地应用于电子、汽车、机械、制药等涉及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的领域,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视觉系统包括:光源、镜头、相机、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输入/输出单元等。 多因素共同驱动我国机器视觉产业迅速发展,产业规模跃居全球第四 国外机器视觉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而我国机器视觉发展较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目前我国机器视觉发展水平整体上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之后随着我国消费电子市场的快速增长,适用于半导体电子检测的机器视觉逐渐发展起来,这一阶段我国开始相继攻克机器视觉硬件以及软件领域的核心技术。而近些年随着物联网、智能制造以及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作为关键技术构成的机器视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机器视觉逐渐渗透到各个应用领域,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机器视觉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欧洲以及日本,位居全球第四。 图1 2018全球机器视觉产业规模分布 近五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CAGR为23.81%,远超全球同期水平 如图2所示,2013年之前我国机器视觉还未全面普及开来,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等领域,截至2012年底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仅有22.7亿元。但是近些年随着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医疗以及智能金融的快速发展,机器视觉全面渗透于各行各业,市场规模得以迅速扩张,由2013年的35.4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03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23.81%,远超同期全球CAGR为14.25%的增速水平。并且根据我国机器视觉行业CAGR为23.81%的增速水平,预测2019年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7.5亿元,2020年将达到157亿元。 图2 2011-2018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统计及2019预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