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博会 | 外资研发机构讲述了哪些本土化故事?“创新科技馆”带你探宝!

 阿明哥哥资料区 2019-09-21

当前,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成为全球创新要素的“聚宝盆”,少不了外资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助力。当前,上海是内陆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最多的城市。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上海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701家,外资研发中心451家。

今年的工博会,“科技创新馆”展区以“3+1”的形式分版块展示,除了展示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3个重点领域的“上海方案”外,展区首次整合了在沪外资研发机构,集中展示外资研发机构的本土化故事。中外研发合作奏响了怎样美妙的合奏曲?一款新药上市的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接下来小科将带领各位深度解读。

展台现场

药明巨诺中国——国际领先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

当前,运用免疫疗法似乎成为人类攻克癌症的另一条路径。作为免疫疗法其中一种,CAR-T治疗是通过基因改造技术,使得免疫T细胞不仅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癌症细胞,同时可以激活T细胞杀死癌症细胞,而CAR-T药物是区别于普通药物的“活药”,需要从患者身上采血回输才能完成治疗。

药明巨诺中国(以下简称“药明巨诺”)专注于细胞治疗的创新性与实践性研究,力求解决细胞免疫疗法在基础研发、产业化生产工艺开发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重大科学与应用问题,全面加速旗下在研产品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自去年12月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城落成后,药明巨诺积极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本土科研临床机构展开合作,在CAR-T治疗淋巴瘤作用机理、肿瘤免疫应答、CAR-T细胞体内药效动力学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并于今年2月获得上海市外资研发中心的资格认定。

目前,药明巨诺正在研发的CAR-T药物产品JWCAR029,其临床试验一期的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所有剂量组发生任何级别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神经毒性(NT)的比例均在国际标准范围之内并且是可控的,有效性方面的最佳总缓解率以及完全缓解率都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在中心活动舞台上,药明巨诺还邀请免疫治疗相关领域专家举办科普讲座:《CAR-T是怎样的黑科技?》。与其他肿瘤治疗方法相比,CAR-T疗法有什么样的优势?治疗的流程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只能治疗血液肿瘤?面对观众的提问,专家贴心为观众答疑解惑,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药明巨诺活动现场

礼来中国——结直肠癌靶向药品呋喹替尼

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五,每年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呋喹替尼的获批上市,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教授表示,呋喹替尼经FRESCO研究证实,能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至9.3个月,有望成为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

这款新药由礼来制药携手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作为第一家在中国开展大规模研发活动的跨国制药企业,礼来一直积极与本土企业合作,重视自主研发与外部协作研发相结合,并深受其益,不断加速药品开发和上市进程。

受益于国家加快审评审批创新药物政策,呋喹替尼从进入审批到上市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已惠及数千名晚期肠癌患者。上海作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试点城市,允许药品上市许可证明文件的持有人自行生产药品或委托其他企业生产药品。这与以往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合一的“捆绑”管理模式不同,使得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呋喹替尼作为上海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的试点品种之一,在上海市各部门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申报并获得批准,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在展区现场,礼来中国还为参观者带来人工智能眼底筛查和互联网糖尿病关爱项目,提供血糖测量、糖尿病眼底筛查等服务。该项目与腾讯以及丁香园合作,助力慢病管理智能化平台建设。

礼来中国展台现场

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环保解决方案,氢气、生物甲烷和氮气冷链等清洁运输方案、污泥处理

液化空气上海创新园于2016年2月落成,成为了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在中国的技术创新基地。目前,创新园有约200名研发人员、市场人员和数字化专家,致力于解决能源转换、温室效应、污水处理、城市空气质量、食品安全以及与数字化相关的环境和社会挑战。

液化空气上海创新园配备了专业级实验室与工业测试平台,积极开发本地化创新气体解决方案。通过不断与当地科研机构、孵化器以及大中小企业联盟的交流合作,创新园积极了解本土市场需求,利用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全球创新资源推动本地化项目开发。此外,公司通过与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奖学金项目等方式,助力人才培养。

从2016年起,液化空气上海创新园共申请了24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其中11项已经获得授权。创新园已先后完成高效合成气净化、污泥减量和沉降性改善、玻璃窑炉固体燃料全氧燃烧、镀锌钢板焊接、高速渗碳等技术的开发。液化空气集团还积极与中国创新生态圈相连接,推动本地化创新,如与上海大学合作,共同开发先进薄膜显示材料;与浙江大学成立联合燃烧实验室,合作开发全氧燃烧技术;与上海电气合作,开发了生产核电设备所需的先进焊接技术。

开展期间,液化空气中国在中心活动舞台上,举办与武汉高能激光创新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未来,两者将合作研发新型气体解决方案,实现新技术、方案开发的协同创新,基于市场痛点,制定差异化产品和更优的市场方案,助力国内激光行业创新发展,实现合作双赢。

液化空气(中国)展台现场

3M中国有限公司——3M汽车电气化解决方案

25年前,3M在上海落户上海成立技术中心,并在2006年扩建成3M中国研发中心。同时,3M分别在北京、广州、苏州、成都设有技术中心,凭借完善的本土研发网络,3M不仅持续推进本土化研发,开发适合本地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创新科技和产品,并将中国本土的创新成果向全球输出,供全球共享;还积极参与全球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

目前,3M在中国拥有近600名本土研发人员,从客户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研发贴合本地市场需求的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并快速响应市场反馈与客户需求改进产品与解决方案;本土开发的新品层出不穷,贡献了约千项专利发明。

在展区现场,他们为公众带来了汽车人机界面解决方案。公司借助能源、电子和汽车领域的专业技术,携手领先的汽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展示了兼具全宽、完全集成信息显示器功能的电子后视镜、抬头显示技术等,将帮助提升未来驾驶体验。

在中国,3M的创新基因不仅体现在技术研发领域,更融入在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模式中。自1998年起,3M便在中国启动“3M创意奖学金”项目,致力培养各领域的青年创新人才。同时,3M也不断加深与本地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发创新性、个性化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市场。

3M中国有限公司展台现场

“聚宝盆”内,还有更多的外资研发机构为助力上海创造提供创新要素。近年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默克化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等与上海本土化合作的步伐不断加快,他们这次也参与到了展示中。

今年5月,西门子首次与上海政府部门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将与上海机床厂联合研发数字化机床技术;与申通地铁合作研究供电系统设计与运维的优化方案,为市民地铁出行保驾护航。

10月18日,默克将在上海启动“默克中国创新中心”,进一步推动中国创造。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于2009年11月在上海成立,围绕粮油技术与产品研发、新产品及技术咨询等五项中心工作,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科研院所长期保持着密切合作和交流。

强生创新JLABS今年6月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开幕,希望通过为新兴公司提供最佳环境,来促进增长,并优化他们的研究与开发,使他们能将当前的科学发现转化为未来的突破性医疗解决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