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帖的感觉

 陇上撷英斋 2019-09-21

临帖是书家一生的功课,也是学书绕不过去的必由之路。临帖首要取法,古人说的“取法乎上”就是临帖取法要高古,与古为徒。

临帖不是照着字帖描摹,要临出感觉,这种感觉不只是放不下笔的兴之所至,重要的是对笔法和结体的规律的感悟,所谓入帖。

临帖的感觉是心悟,内心对字帖的了然。比如说“用笔千古不易”,怎样的用笔是“千古不易”呢?临米芾的字帖再结合董其昌说的“米元章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来体会,就能明白董其昌说的就是“千古不易”的笔法。临米芾的字帖,可见出他的用笔是回环往复,一笔接一笔,每个笔画的收笔都和下一个笔画的起笔相连接,笔不离纸,这就是“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董其昌还说“要提得笔起,不可信笔”,“不信笔、提笔”就是用笔尖写字,力贯笔尖,无论笔画的粗细,力量都是由笔尖发出,无论笔按得多重,力量始终在笔尖上,这样写出的字笔画遒劲。这些理论和临帖的实践结合起来就是临帖的感觉。

除此之外,还有对帖中字的结体的疏密规律的掌握,也是要有感觉和领悟的。字的疏密就是所谓的“意临”的意,就是字的神采之一。疏密掌握了,结体就能神似,不用在意是否和原帖像与不像,所谓意临、神采,都与疏密有关。就如同画人物漫画,画得很夸张,很简练,寥寥几笔,就能一眼看出画的是谁,这就是神采所在。抓住了疏密规律,也就知道了神采所在,随意放笔书写,便可不计工拙,自然神采毕现。

比如临隶书的“阳”字(见图1),只要把左右距离拉开,“日”字写小,即可;

再如临“作”字(见图2),左右距离拉开,两个竖画不平行,左低右高,这个特点掌握了,就能临像了;

再临个“字”(见图3)字,特点是上宽下窄,上下两部分距离远些。

通过以上举的三个例子,可以窥斑见豹,只要掌握了笔法,按着结体的疏密规律、特点来临,临帖就很容易得其神采了,意临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还能帮助对帖中字的记忆。

临帖的感觉是各有不同的,但是帖中字的规律特点确是一成不变的。感觉在于眼、心、手的配合,眼要看到,心要悟到,手要达到,也就是古人说的“意在笔先”“心手双畅”。

心到、意到、笔到,神采自生。这,就是临帖的感觉。

附:

1. 米芾《临沂使君帖》中笔画画白道的地方就是“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用笔,从中能看出所有笔画都是回环往复的。白笔道行笔画圈的地方,是笔画间换笔使转处,不可断笔另起,要一气呵成。

    2.杜牧《张好好诗》用笔完全是回环往复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青少年书法报社办公楼)

地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杏林湖1号

邮编:154003                              

电话:0454-8225419  13846194979

《青少年书法报》

   邮发代号:13-69

  全年定价:120元

《青少年书法报·少年版》

   邮发代号:13-68

  全年定价:120元

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