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意篆刻艺术家周春明,篆刻艺术欣赏!

 lj0279 2019-09-21

西泠印社叶一苇

关于篆刻艺术用字以及篆刻艺术发展趋向的问题,时闻议论,意见不一。我根据历史发展的事实,提一点粗浅的意见。

一、我国文字的演变和印章中用字的发展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流向的。(一)文字的演变是沿着实用的途径发展的。简单地说,它是由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含行书),到目前的简化汉字。这种由繁到简是为了书写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二)印章中的用字是由实用沿着艺术的途径而发展的。具体地说,战国时代的古玺,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特规定摹印篆专门用于印章;汉代发展为缪篆,又有鸟虫篆,魏私印有《正始石经》体;汉印体制一直流传到六朝。元、明文人发展篆刻艺术,印中用字除古玺印文字外,又汲取了古代钟鼎、兵器、镜币、权量、碑额、砖瓦等文字,晚清又以甲骨文入印,可说是兼收并蓄。

这两条流向,泾渭分明,前者是实用系列;后者是艺术系列,它说明了:(1)篆刻印章中的用字,不适用以实用文字演变的规律,而只能以篆书为主体,当然也不排斥篆书以外的文字。因为篆刻是欣赏艺术,要求文字形式的多样化。篆书的可塑性最大,它可方可圆,可长可短,可伸可缩,极为灵活,它是篆刻的丰富材料,何况篆刻又是从古代玺印发展而来,有它历史的继承性。(2)篆刻印章中的字,不适用以实用文字的统一、规范的标准来检定它的正确与否。有人常以《说文解字》来检查篆刻作品中的文字,因此争论多而不能解决问题。《说文解字》以小篆为标准,这是秦代的实用字。就在当时来说,为了适应印章的特殊性,不得不改变小篆的形体,规定出一种摹印篆,以便用圆适方。汉代为了在印章章法上可以填满充实,又在摹印篆的基础上加以屈曲伸展,形成为缪篆;后来又在缪篆的基础上添上鸟头虫鱼,名叫鸟虫篆,以增加趣味。这说明了印章的文字是向艺术化发展的。明代篆刻家赵宦光说:“论印之道,其名曰印、曰图、书是也,能解此三名,了如指掌,无他蕴矣。”又说:“摹印以图夺书,刻符以书夺图。”(《朱修能印品序》),他把刀法归于“印”字,把章法归于“图”字,把字法归于“书”字。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图案化”。篆刻是文字的形式在方寸石上表现的艺术。一般篆字书中现成的篆字仅是一种素材,篆刻家经过艺术加工以后,才成为艺术,所以它的文字都是艺术的创造。要判定篆刻作品中一些带有特殊性的篆书是否正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既要了解偏旁部首正变情况,又要了解历代使用的惯例。明代篆刻家朱筒认为:“印字古无定体,文随代迁,字唯便用,余故曰印字是随代便用之俗书。”(《印品发凡》),他在这里指出了“俗书”很重要,因为文字的书写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因素,有些字“俗成”以后,错也变成为对。因此,对篆刻中用字问题,光探其“源”还不够,还须究其“流”。判定它的正误要慎重,进行“综合治理”,《说文解字》仅作参考。总之,要从艺术出发来求文字的准确性。

二、我国的印章发展有两条流向。自战国时代的;古玺到秦、汉、六朝印章,官印与私印基本上没有多大区别,简单地可分为两大类:(1)古玺类;(2)汉印类。到了六朝以后,南齐的官印如“永兴郡印”,以及唐代官印开始放大。自此,官印与私印就分成两条流向:(一)官印沿着放大的趋向发展,一直到现在成为圆形简化汉字印,原有的艺术性消失。这是一条实用的流向。(二)元、明文人篆刻兴起,它继承了古玺、汉印的传统,加以发展,成为一条篆刻艺术的流向。这两条流向也是泾渭分明的。

篆刻艺术的发展,使原来玺、印的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举其大者如:(1)印中文字,在古玺、印中一时代有一时代的篆书;篆刻是兼收并蓄,综合利用,还汲取了各种书体。(2)古代玺印以名印为主体(官名、人名);篆刻以词句印为主体。(3)古印以铜、玉质为印材;篆刻以石质为印材,由是讲求表现石趣。(4)古印原是完整的,由于年久受到剥蚀形成残损;篆刻把古印的自然残损现象看作是一种艺术因素,故作残破;也可以崇尚完整,独辟蹊径。(5)由于词句印的发展,篆刻家往往通过创作来放志肆情,把文学因素、书画艺术因素引进篆刻。如明代的沈野提出“印中有诗”、“印中有禅理”的理论。杨士修提出“十四种格”:“摹文下笔,循笔运刀,锱忽不爽,是名正格;字或颠倒、或出入,天趣流动,是名诡格;点缀玲珑,蝶扰丛花,萤依野草,是名媚格;刀头古拙,深山怪石,古岸苍藤,是名老格;神色欣举,如青霄唳鹤,是名仙格;局度分明,如沙岸栖鸿,是名清格;结构无痕,如长空白云,是名化格;明窗净几,从容展试,刀笔端好,是名完格;军中马上,卒有封授,遇物辄就,是名变格;布置周详,如蚕作茧,如蛛结网,是名精格;脱手神速,如矢离弓,如叶翻珠,是名捷格;狂歌未歇,太白连引,刀笔倾欹,是名神格;取法古先,追秦逼汉,是名典格;独创一家,轶古越今,是名超格。”(《印母》)他的这种篆刻艺术设想,虽有待商榷,但可见大大地扩展了篆刻的艺术内涵。(6)由印面艺术的追求,进而延及到边款,使之成为有机的组成。(7)现在很多人已注意到印石;注意到印石本身的欣赏价值,并与钮刻统一成整体。这些变化了的事实说明:

(一)继承不是单纯的复古,因为古代的玺印由于时代的不同,创作目的不同,不能包含今天这么丰艺术内容。所以,“印宗秦汉”一语,如果把这个“印”字作为篆刻艺术来理解的话,那显然是不适应了。但战国古玺、汉印,其中有很好的艺术性,我们必须继承,还要借鉴历代篆刻家的艺术成果,加以发展,再壮大这条“流”,不是“回归”,而是向前了。

(二)艺术是创造。过去的“流”是万千人积累而来的,再扩大“流”仍是万千人的创造积累。所谓“传统”,应该是优秀艺术的历史积淀与提炼,它是发展着的。过去那种一时片面强调“创新”,一时又片面强调“继承”,再来一个“回归”,都是不符合“流”这个发展规律的。在篆刻界有过两种现象:一种是有的人一有所创,就以为“前无古人”,看不起老一辈;另一种是对新的创造,不热情扶植,甚至一棍子打死。这也是不明白“流”的积累作用。

(三)篆刻是一条独特的“流”,它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不是书画的附庸。因此在组织上削弱它的独立性,是不利于这门艺术发展的。从事篆刻艺术的人,都要独立思考地进行创作,创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品。这种作品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耐人寻味,不满足于技法的完善,更重要的是有境界的表现。过去,对印章“源”的探索较多,对“流”的分析较少。究其“流”就是了解篆刻艺术的内部发展规律,这对于篆刻艺术是有意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