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探析

 GXF360 2019-09-2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发展了,但仍有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没有准确认识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重要关联,忽视了有效阅读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一途径,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为单独两个模块来进行授课,从而导致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出现相分离的情况。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要实现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重视利用阅读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全面发挥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以此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而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根据探勘情况,本场地边坡主要为顺层岩质边坡,边坡开挖后形成顺层滑动,受到场地条件限制,边坡需直立开挖,同时考虑到治理工程的施工环境、经济合理性与环境适应性,本工程治理方案:主要采用锚拉桩板墙+排水沟措施、场地南侧边坡较小地段采用挡土墙防护措施,此方案既能保证安全,又能有效解决坡顶使用场地稳定性问题。

一、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教学形式,忽略基本内涵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较为传统,在教学中一味的采取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作文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其中很多作文类型都是命题作文,学生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高中作文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一般来说,部分教师都高度重视作文的表面形式,而作文的具体内涵则无法展现出来。尽管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准确描述了作文的主要思想,但很多都是结合作文材料或者既定的作文题目而归纳总结的结论,并不是学生根据实际生活情况,全面展开独立思考所获取的个人见解,这就导致作文内容徒有其表,而无真实的感情流露。

(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视程度不足

写作需要丰富的素材积累,阅读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在阅读中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然而很多学生都没有将写作素材和阅读进行有机结合。特别是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大的阅读量,但有些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因为阅读量的增加而提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在于高中生在阅读中没有真正的静下心去学习和思考,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完成作业要求的任务量和作为课后消磨时间的一种娱乐,对阅读书籍中的内容仅仅是部分了解,草草了事,并没有仔细理解。显而易见,这样就难以真正实现学生写作素材的累积,进而无法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因为有些高中语文教师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制度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影响,在阅读教学过程通常都侧重于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一般都是重视阅读基础知识教学,而容易忽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加强,尤其是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会结合阅读题目传授阅读知识,无法做到灵活运用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此外,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为了更好地应付高考,都会标准化的解读文章,而且将阅读题目的答案标准化,这样容易阻碍学生创新思维、扩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还会降低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在阅读中借鉴和吸收写作素材

收录到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在学术、文学以及艺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知识,文章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可以引导学生矫正、健全自己的思想价值观,文章的写作技巧学生也可以借鉴使用。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采取适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实现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是指导学吸收和借鉴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写作素材。

例如:阅读《江南的古镇》文章时,由于这篇阅读材料都是作者曾经旅游过的地方,学生并不一定都去过,像江南古镇等地方,有些学生并没有去过,更加谈不上对其他城市景色的了解。因此,在获得信息时都是采取直接获得的方法掌握详细的信息,而间接获得信息必须要高效的读取信息。此外,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及时整理记录文章中关于景色描写的信息。类似于作者描写的江南古镇中优美景色等片段,学生都能够将其整理记录,并且将其作为将来自己写作时的素材。

(二)在阅读中感悟情感

学生可以利用写作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通过文字的形式充分表达个人的观点。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的文章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整篇文章读起来枯燥乏味,无任何真实情感流露,只是为了完成写作要求而写作,这就说明学生在写作中没有投入自己的感情。将情感融入写作中是从内到外的,只有用心去写一篇文章,把自己的真实情感代入到文章中去,这才能保证文章的内涵和质量。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正确引导学生在文章阅读中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流露。

例如:阅读《荷花淀》文章时,由于该篇文章主要描述战争。在现如今的和平年代,由于学生并没有亲自体验过战争年代,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战争的文章时,可以鼓励学生利用阅读将问题有效解决。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多次描述走廊上布置的各种艺术作品,其主要是利用环境准确烘托文章主题,进而充分抒发作者的感情。在文章中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多个细节使学生内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利用每个细节描写抒发自身的感情。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和体会其中的主要描写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的认识文章想要表达的感情,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相似的写作手段将大量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感悟文章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三)在写作中凸显出阅读感受

所谓的“读有所感”,主要是指阅读后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不是一带而过,怎样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同学、老师相互交流沟通自己的读后感,“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读后感都是不相同的,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和同学的观点不一样的地方,求同存异,进而可以提升学生写作思维的拓展性和散发性。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读后感”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凸显阅读感受。

由于此时宝宝容易发生水钠潴留,所以饮食中应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量。限制食盐可以预防及治疗水肿,增加钾盐可利尿,借以排出体内潴留的水分。

例如:阅读《十八岁和其他》时,该文章主要是围绕青春期的人生话题来写的,这些话题几乎都是高中生所经历过的。作者的有些观点直接触动学生的内心,尽管有些观点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这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学生在阅读完《十八岁和其他》文章后,感觉也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写作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写感受时,并不只是简单的写读后感,还必须要写出自己对该话题的想法,比如:上代人和下代人之间的冲突,读者的乐趣,学生都是如何看待的。换句话说,在该过程中阅读只是起到传道的作用,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该问题的观点。毋庸置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媒介是学生的看法。

(四)在写作过程中延伸阅读的范围

阅读自身是没有任何边界的思维活动,这里所提到的边界,一方面,主要是指思考广度和方向是毫无边界的,有些学生作出深刻的思考,很有可能是由某个点引发有关某个话题的思考;另一方面,主要是指阅读内容和阅读范围是毫无边界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尽量多读一些科学性文学性较好,积极健康向上的书籍。因此,在该过程中写作是延伸阅读边界的主要方法,也就是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媒介是“写我之感”。

例如:阅读《物种起源绪论》时,其阅读内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文学艺术相比之下,其更加侧重于空间联想,科学类型的文章更加注重严谨。因此,学生写这种类型的文章时不能忽视真实和客观,不可以随便虚构,更加不可以随意猜测,而是要将其写的真实,这就需要运用到科学阅读。由此可知,阅读大量的课外书本,学生的写作就更加可以满足有关要求,更加符合自身的目标。在该过程中通过写作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利用阅读视野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二者就可以有机结合。

(五)在写作过程中融入阅读的重要价值

阅读不是短期的过程,而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写作也是一个慢慢沉淀的过程,想要实现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将阅读的重要价值融入进去。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水平也越来越高,世界各国的外资企业开始大量进入我国市场,这样一来,我国就得到了更多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机会,商务英语在经济中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大。

例如:阅读《人类基因组织计划及其意义》时,既可以获得科学知识,又可以得到科学精神,这是阅读深化和启发思想,而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渗透该升华。尤其是高中生,他们需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客观精神,思考问题时不能单纯的看现象表面,还要深刻思考问题,因此,将阅读的重要价值融入到写作中,重点强调的是将阅读过程中所积累的精华,渗透到学生自己平时的写作中,以此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启发性。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已经注重阅读写作一体化的高效实施,但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重视教学形式,忽略基本内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视程度不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等,所以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一)“全程观照”。教师在制定整体教学计划的时候,要将创新观念与创新思维系统全面地导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从创新观念和思维的角度解读语言文学作品,或者对语言文学作品进行创新性地解读和改造;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创新思维,提高写作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意性;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融入创新观念和思维,提高活动的创造性和吸引力。把创新观念和创新思维全面地、有计划地地导入语文教学,而不是片面地、部分地导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