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的护齿良方

 步步清莲书屋 2019-09-22

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无需赘言,牙膏、牙刷、牙线、漱口水、洗牙、冷光美白,当代人口腔护理的方法很多。其实在古代,人们也一样重视牙齿的保护。古代医生也说:“百物养生,莫先口齿。”(《直指方》记载)

在古代,护理牙齿有哪些方法呢?

简单却有效的“刷牙”方式

漱、嚼、抠、擦

早在《礼记》中就有“虚口”这么一说。虚口的意思就是:吃完饭,喝完酒一定要清理口腔。这是人类最早的清洁口腔的方法,漱口。

现在大家对漱口习以为常,但古人却是无意间发现的,之后便成了习俗。所以,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人就养成了早起、饭后、睡前漱口的好习惯。

莫高窟159窟壁画《揩齿图》

(图片来自网络)

但光是漱口还不能够满足人们对口腔清洁的要求,所以除了漱口以外,还有“三种揩齿法”:用手指直接揩牙,用“揩齿巾”揩齿,“晨嚼齿木”。

其中,用手指直接揩齿是古代传统的一种刷牙方法。据文献记载,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出现。

“揩齿巾”就是擦牙齿的布,从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衣物账中记有“揩齿巾”来看,唐代已经普遍使用揩齿巾刷牙。

其中沿用演变到现代牙刷的,就是第三种方法“晨嚼齿木”。

刷牙工具从天然变人工

不光能用,还得好看

“晨嚼齿木”意思是使用柳树枝来揩牙。所谓柳枝揩牙,就是取出一段浸泡在水中的柳枝,把一端咬平,由于柳枝的纤维较粗,新鲜枝条被咬软之后,植物纤维蓬散开来,咬扁后就成了土法牙刷。

纤维被咬开后的柳枝

(图片来自网络)

唐代灰坑中出土过四把骨簪刷,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植毛牙刷,洁齿功效强于一般的漱口或柳枝刷牙。

唐代骨质植毛簪刷 

(图片来自网络)

在满足了基本的使用功能之后,古人开始对牙刷的美感提出要求。宋代,在刷牙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后。其牙刷制作的外形各异,牙刷刷柄大多有牌九图案装饰,其中还出现了通体染色的装饰。

北宋虎骨牙刷

(图片来自网络)

牙刷到了明代,设计逐步摆脱了簪形的局限,装饰也由原来抽象的纹饰向具象的形体转化,每支造型都十分精美。

可能当时的工匠也会考虑:把牙刷做得好看些,大家也就喜欢上刷牙了。

牙刷开始从简洁实用向兼顾工艺与美感,这些牙刷不仅提高了古人口腔卫生的水平,也用美潜移默化地点缀与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明代形态各异的珊瑚刷

(图片来自网络)

取材天然的古代牙粉

清洁还养生的神仙物件儿

我国古代南朝梁时期,就有一种名为”口齿乌髭“的东西,是由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的。对牙齿口腔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的作用,还可乌发美容。

“口齿乌髭”堪称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药物牙膏。

到了唐代,人们开始用天麻、细辛、沉香、寒水石等研粉辅助擦齿,之后古人又逐渐在其中加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等清热解毒的中药,不仅能保持口腔清洁,更有治疗口腔疾病的作用。

古代的科技与医疗水平相当有限,但先民们依然重视口腔健康,并开发出这么多实用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如果你在博物馆看到一只古代的牙刷,虽是小物,却也凝练着古人的智慧,并诉说着那时人们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