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丨白蒲派出所:蒲草新“枫”警

 扫地僧一一 2019-09-22

蒲草,一种湖泽地间常见的植物,平凡而坚韧。

白蒲镇,也因长满盛开白花的蒲草而得名。始建于东晋年间的白蒲镇,地处如皋、通州、如东三县交界处,辖区面积145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人,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和黄酒之乡。

1945年

白蒲派出所的前身,白蒲公安分局成立。

74年来,

一代代白蒲民警坚定做好千年古镇的守护人,

传承坚韧为民的“蒲草精神”

着力践行着新时代“枫桥经验”

2004年,白蒲派出所作为全市第一单位成功创成全国一级派出所,荣记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9次,相继获评江苏省人民满意派出所全省优秀公安派出所全市文明窗口单位等荣誉称号。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白蒲派出所积极探索服务群众新举措,竭力打造“民意警务”品牌,将警务工作嵌入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平安”成为白蒲人民看得见的幸福。

“乡邻”调解化矛盾

大事小事不出“格”


白蒲原隶属如东县,又经历过大大小小数次乡镇合并,目前下辖27个村(社区),群众打趣地说,白蒲镇不大,却有着3、4种口音的方言,正因如此各地民情风俗有所不同。

面对复杂的民情,

白蒲派出所结合实际,联合社区干部、乡贤能人等组成“乡邻调解队”,成为开展农村治安防控、化解矛盾的“秘方”。

派出所利用“乡邻调解队”,打好感情、亲情、友情牌,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由“被动受理”转向“主动介入”,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妥善化解纠纷,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今年73岁的周久根老人是一名退休法官,在白蒲威望较高、为人公道正派,经常在大家出现矛盾纠纷时被请过去评理。之前周老是“单打独斗”,2017年,白蒲派出所将周老聘请为乡邻调解员,他开玩笑地说“终于找到了组织”。

目前,这支“乡邻调解队”已经覆盖全镇每个村,成员达到200余人,由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社区民警一起管理。他们都是辖区有威望的乡贤人士、社区干部、民间调解能手,通晓风土人情,熟悉村情民意。不仅能将非警务纠纷及时化解,还架起了居民与社区民警之间的沟通桥梁。群众邻里纠纷,让派出所或者社区出面调解,许多群众认为是“公事公办”,容易积仇结怨,而由公道正派的乡贤、乡邻来调解,群众更易于接受,成功调解了不少时间久且多方调解无果的“难缠事”。通过乡邻调解、公调对接,大量非警务矛盾得以化解。警务服务的前置,则切实方便了群众。

今年以来

乡邻调解队超前掌握情报信息20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389起、预防化解不稳定因素11条,初步实现了小事网格解决、大事村居协调、难事合力共商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白蒲镇派出所主动将社区警务嵌入社区网格,组织警格、网格力量建立融合治理新模式。以村居为单位划分为112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112人、网格信息员863人。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被“警格”和“网格”安排得“明明白白”,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

此外,白蒲派出所还积极建设“智慧治理网格”,形成问题治理“线上互动、线下行动”的一网联通新模式。试点的黄行社区已经实现,通过电视机顶盒、微信公众号、视频监控对村居公共区域进行线上巡防,发动村(居)民使用“全民通”进行“随手拍”爆料、互动。线下,村两委会、社区民警、网格员负责,对线上发现的问题、掌握的情况限时办理、跟踪反馈,形成了“人在网上走,事在网格办”的治理新模式。

“四队联勤”叠加“四维一体”

平安生活有保障

“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丢了刚买的车,我当时急得都快哭了。”今年7月,白蒲镇村民邓女士新买的电动自行车被盗。发还现场,她在民警的陪同下查看了车辆的现况。推着失而复得的电动车,邓女士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今年9月9日上午,白蒲派出所举行了“飓风行动”退赃大会,将近一年来破获系列案件中追回的现金、十余辆电动自行车、百余件金银首饰、部分香烟、手机、树木等共价值50余万元的涉案财物一一退还到受害人手中。

“平安不出事”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为此,白蒲派出所做强主业,通过“所队合一”,建立“四队联勤”模式,把群众的小事当作派出所的大事,紧盯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小案,快侦快破、追赃挽损,让群众更有安全感、获得感。

头戴白色交警帽的交警和戴藏青色警帽的派出所民警一起巡逻。这是白蒲镇居民经常能看到的场景,也是“所队合一”后,一体化运作的一个侧影。

2015年,为整合警力资源,白蒲中心派出所作为全市试点单位,与白蒲交巡警中队合署办公。以往两个勤务指挥室合并成一个指挥室,对交通、治安及情报进行研判整合,推动了治安防控的深度融合。设立社区队、办案队、交通队、消防队四支专业队伍,每队由一名所领导分管负责,每个值班组由社区、办案、交通民警及消防队员共同组成,紧急情况下打破常态值班备勤制,由综合指挥室统一下达指令,专业队整体联动,形成攻坚合力。

“我们通过建立‘群众自防、单元主防、科技助防、全民心防’四维一体防控网,实现了侵财发案、矛盾纠纷同比分别下降22%、27%。这也是我们,实实在在践行‘为民’的生动体现。”白蒲派出所所长朱敏建介绍。

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白蒲派出所将亲朋好友、近邻、网格员进行“十户一联”、安装“一键报警”,建立“十户联防”新机制,实现群众自防;定期开展无案企业、无案学校、无案医院、无案场所等系列创建活动,打造无刑事案件、无信访事件、无黑恶势力“三无村(社区)”,全面落实单位、社区等社会单元的主体防范责任,组织派出所辅警、交通协管员、城管队员、居民小区和企事业单位物业保安联勤联防,实现单元主防;通过扩建社会面监控中心,增加摄像头、抓拍治安卡口、人脸识别,实现科技助防;主动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平安两课”宣讲活动,组织宣传队进村居、进家庭、进企业、进校园,实现全民心防。

今年以来,白蒲派出所共破获侵财类案件43起,为群众追赃挽损58万余元;救助群众36人次,几年来基层站所测评名列前茅,最大程度维护辖区群众的利益,减少群众损失,让群众在长寿乡乐享“平安”。

“一站办理”+“数据跑路”

主动警务惠民生

“小窗口汇聚大服务”是白蒲派出所的另一大特点。走进白蒲中心派出所,治安、交通接警在同一个大厅,交通违章、户籍、出入境服务窗口一目了然,群众报警、办事十分方便。“不管办护照,还是处理违章,一个窗口就行了。”前来办事的群众无不为这样的便捷点赞。

如何做好群众的服务工作,关键是要转变观念,要想群众所想,“以人民为中心”,做到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把各项警务工作落实到帮助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上来,当好解难“急先锋”, 架好警民“连心桥”。

“要和群众打成片,就得脚底跑出汗。”近年来,白蒲派出所狠抓社区民警“两个就地、三个必到”制度,全力打造“亲民”社区。所里一般性工作尽量不安排社区民警,从制度上和勤务安排上保证社区民警经营好社区“责任田”,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民声,努力让群众平时看得见、有事找得到社区民警,进一步融洽和谐警民关系。近年来,群众对社区民警的知晓率和满意率超过98%,还涌现出南通市优秀社区民警宗志勇等先进典型。

聚焦群众需求,先后推出了一次办好服务、寄证、送证服务,老弱残上门拍照服务等一系列接地气、惠民生的便民措施。通过打造便民窗口,建立派出所警务服务站,创新研发“证到了”微信小程序查询办理进度,开通微信服务平台受理业务申请,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还将增设24小时自助受理服务机,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让群众办事需要“少跑腿”,为群众办事却可以“跑断腿”。2018年,在一次走访中,民警了解到,该企业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在网上销售时遭到了河南邓某多次的恶意投诉,面临着产品下架的风险。得知这一情况后,办案民警立即远赴河南。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成功化解了矛盾纠纷,为企业解除了产品下架的风险,避免了600多万元的损失。

融合红色基因

积分考核激活力

走进白蒲派出所,在办公区的走廊墙上,分别展示党建和清廉文化,党团活动室中,更是将如皋红色革命和白蒲诞生于红色革命的历史,展示在醒目位置。

驻守如皋“东大门”,白蒲派出所融合红色基因,坚持党建引领,并通过党建促队建、队建提业务。所里专门聘请辖区抗战老英雄吴光裕老人担任所外辅导员,定期为民警上党课;利用新警入职、民警入党纪念日、党员活动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参观荣誉室”、“重温入党誓词”、“廉政教育”等活动,让民警从一页页光辉历史、一面面奖牌锦旗、一个个生动事例中领悟传统、敢于超越,激励大家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当好单位的“排头兵”。

派出所还在社区管理、案件办理、消防监管等重点岗位设立党员示范岗;落实党员社区民警兼任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不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时刻提醒党员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

民警的意识到位了,凝聚起来就更有力。派出所还建立层级管理网络,逐层逐级开展队伍管理,对全警实行科学积分制管理办法,将全警分为“交警、社区、办案”三个板块,通过月度计分、年度积分,对民警执法能力、工作实绩和综合表现进行考核。通过积分排名为民警建立“行为账簿”,与晋职晋级、考核奖励等挂钩,解决了队伍管理中精准落实、精确评估、精细管理的难题,激发队伍活力的动态“管人”,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2018年,所里28名民警中,16名民警、辅警受各级表彰,1人被南通市局记三等功。

不仅如此,该派出所还紧紧围绕“环境美、行为美、团队美”的三美目标,创建美丽警营、活力警营,激发民警的动力和职业归属感。2018年被评为南通全市公安机关“最美警营”。

根植百姓间,平凡如蒲草;

为民不畏难,坚韧如蒲草。

一代代白蒲派出所民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积极打造“枫桥式”派出所白蒲样本,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已然让“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成为千年古镇新常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