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介堪(1901~1987),原名文渠,字溥如,后改名岩,字介堪,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1958年任温州博物馆首任馆长。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全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日兰亭书会名誉顾问。 1926年,方介堪拜赵叔孺为师,成为他篆刻艺术创作的全新起点。在赵叔孺的悉心指导下,方介堪篆刻上溯周秦两汉,并以鸟虫篆印和玉印风格作为主攻对象。通过大量摹写,方介堪对玉印和鸟虫篆印的分朱布白与篆法构成的独特变化规律有了深刻的领悟,而它们所展露的匀净秀逸和绮丽灵动的艺术风貌,又正与方介堪性情相合拍。方介堪以“不失古风,不违字理”为前提,“创造性地以严谨的古文字形体与艺术的绘画原理作入情入理的结合”,并运用其行云流水般的刀法,创作了大量的有古有我、精美绝伦的鸟虫篆印,以华丽的姿态重新亮相,并绽放出更为瑰丽炫目的光彩。方介堪由此成为晚清至民国间,鸟虫篆印领域中“承前启后的枢纽人物”。 戴家祥幼和印 白鹃楼 方介堪年轻时篆刻初宗浙派、徐三庚,还有部分取之金文类的印章,如“永嘉马范公驭父临三代两汉魏晋六朝金石文字之章”。后来又出现了“沉凤锵印”等类似吴让之印风的作品。 永嘉马范公驭父临三代两汉魏晋六朝金石文字之章 沉凤锵印 永嘉戴家祥之玺 马孟容印·容斋书画之记·马孟容印 容斋画记·孟容·马孟容(象牙套印) 耦龛珍藏时贤歌词书画妙迹 望帝春心托杜鹃 春光还与美人同 我是清都山水郎 总是玉关情,老弃敦煌 袖手无言味最长 多情多感仍多病 曼庐 清献遗风 贵阳陈夔龙筱石父印信长寿 玉人风味似冰蟾 鱼饮溪堂 潇湘画楼 (右)云还草堂,(左)迟燕草堂 烟江书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