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季祛湿需分3阶段,这些药物/食物是强效“除湿器”!

 快乐英平 2019-09-22

古话有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夏天的酷暑渐渐远去,迎来了秋天,按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秋冬季节更需要养阴。入秋后,气候慢慢开始干燥,借助于自然界的力量,进行适当的去湿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我们可以把秋天分为初秋、中秋、晚秋,不同阶段进行分步的祛湿治疗,这种养生保健的方法随着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往往能够取到较好的疗效。

初秋祛湿

原则:健脾祛湿

在夏季,脾胃功能常常被抑制,容易出现胃肠功能消化不良,食欲低下,甚至有腹满腹胀等情况,到了初秋,人体的脾胃功能需要一个重新恢复的过程,所以这时候去湿的重点在于健脾胃,脾胃功能得到恢复,人体的湿气才能快速排出体外。


推荐中成药

健脾丸、归脾丸、参苓白术丸等。


推荐食物

薏苡仁、莲子、山药、扁豆、白萝卜,这些食物都有健脾祛湿的作用。


推荐食谱

1.山药薏米粥

取薏米20克、山药50克、白扁豆15克,加水煮烂后加入白豆蔻1克,再煮3分钟食用即可,这些食物都可以在秋天的时候摄入,从而达到健脾祛湿的目的。

2.白果莲子山药汤

新鲜山药200克、白果10颗、红枣15颗、枸杞子20颗、干莲子10颗、冰糖10-15克。

干莲子和红枣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白果敲碎外壳。山药去皮,切成小方块用清水浸泡备用。锅内先注入清水6碗,加入白果,莲子,红枣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20分钟后,再加入山药块继续煲20分钟左右。最后10分钟再加入枸杞子,煲至剩3碗水时,加入调味料即可。

有健脾益胃、助消化的作用。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

中秋祛湿

原则:润肺祛湿

到了中秋暑热已经不复存在,天气渐渐转冷,天气更加干燥,中医认为肺为焦躁,最怕干燥,所以在中秋时节,祛湿的同时也要注意润肺。


推荐中药

石斛、芦根、生地、麦冬等。


推荐食物

雪梨、甘蔗、柚子等。


推荐食谱

1.无花果北沙参百合猪蹄汤

北沙参20克,百合40克,无花果2个,猪蹄200克,陈皮1小块,盐适量。

将用料洗净,无花果切开边。瓦煲内加清水,用猛火煲沸,放入用料,改用中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此食谱有滋阴润燥,清音通便的功效。

2.鸡蛋花沙参煲猪蹄

鸡蛋花20克(祛暑湿、清热滞)、沙参30克(滋阴润肺生津),猪踭400克、生姜3片。分别洗净。药材稍浸泡;猪踭切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

此食谱清暑热、润肺气,并清香滋润可口。

晚秋祛湿

原则:活血祛湿

深秋已经接近冬天,天气比较寒冷干燥,体内的血管容易出现收缩痉挛或堵塞而造成的心血管方面的各种问题,比如说冠心病、心梗。这时候体内表浅的湿气经过初秋,中秋已经基本去除,而深藏在体内的湿气往往因为季节寒冷而进一步深入,这时候仅仅用干燥的方法去除可能还不够,我们更需要用温通的方法,将深入体内的湿气去除,所以需要用一点温通活血的药物。


推荐中药

红花、桂枝、丹参、三七、川穹、熟地黄等。


推荐食物

生姜、干姜、肉桂、胡椒、花椒、葡萄、提子等。


推荐方剂

1.风湿六合汤

出处:《医垒元戎》

处方: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各30克,防风,制苍术各21克。

炮制:上为粗末。

主治:养血活血,祛风除湿。主治妊娠外感风湿,肢节烦疼,身热头痛,脉浮。

用法用量:每次9~15克,水煎服。

2.苦参藓皮汤

出处:史定文方

处方:苦参10克,黄柏12克,苡仁10克,白藓皮20克,生地9克,赤芍10克,牛旁子10克,地肤子10克,浮萍10克,滑石20克,甘草5克。

主治:清热活血,祛风除湿。主治风湿之邪,留滞皮肤,久则化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不建议直接使用本文中的中药方剂,如需请咨询医生后在使用。

我们药店人在门店中接待普通有湿气的顾客,可建议其用红花,桂枝,丹参各20克水煎汤进行泡脚,具有活血化瘀,散寒通络的作用,如有条件也可以每天吃点三七粉,具有促进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本文章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药品请在医护人员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