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生稻的高产再生之道

 文明世界拼图 2019-09-22

再生稻是在头季稻收割后,利用稻茬茎秆上的腋芽,通过采用灌溉、施肥等技术措施,促使稻桩母茎上的腋芽萌发再生,最后成穗收割的种植模式。再生稻充分利用部分地区两季水稻种植时间不足,一季水稻种植光、温等自然条件有余的情况。

前文论述了品种选择、前茬水稻种植等情况对再生稻第二季产量的影响,本文重点论述第一季水稻收割后,再生稻第二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理安排生育期

播种时间选择在3月中下旬,最迟不要超过4月10号,头季稻抽穗扬花期宜安排在7月下旬;8月下旬头季稻成熟收割;再生稻在9月下旬齐穗,10 月下旬二季水稻成熟收割。南方地方可适当推迟。

2、选择合适品种

选择再生能力较强、米质优、产量及抗性好的品种。 根据海拔高度差异,选用的品种生育期有所差异,一般选择全生育期在 140~160 天的品种为宜。

3、科学管理水分

头季稻收后及时回水护苗,齐苗后保持田间干湿交替至再生稻成熟。

4、合理施肥

头季稻收割后 2-3 天及时补施促苗、壮苗肥,亩施用尿素 6~8 kg、氯化钾 5 kg,促进再生稻腋芽萌发整齐。

5、合理使用“九二〇”等调节剂

在头季稻收割后 2-3 天,亩用“九二〇”2 g+加磷酸二氢钾 100~150 g 兑水 50~60 公斤横喷稻桩,促进腋芽萌发的同时,也可使再生稻提早成熟;根据禾苗生长情况,在再生稻始穗期可亩用“九二〇”1 g+磷酸二氢钾 100~150 g兑水 50~60 公斤 进行喷雾,可增加叶片活力、提高成穗率、粒重增加,从而达增产的目的。

6、防治田间病虫鼠害

可在再生稻破口露穗前 2~3天,亩用 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20g进行喷施,可防治稻瘟病。鼠害严重的地区可在再生稻大胎期用鼠药做成毒铒投放于田间。

7、水稻完熟后收割

在水稻完熟后收割可不影响产量。

本账号致力于发布农业技术、农业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本账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