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宇明 | 为脱贫贡献“语言之力”

 地球村360 2019-09-22

9月16日,第22届全国推普周开幕式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在上海举办。图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生演唱《我爱你,中国》。李立基摄/光明图片


“普通话诵七十华诞,规范字书爱国情怀。”从1998年国务院批准将每年9月第3周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至今,推普周已走过22个春秋。普通话不普通,它是我国法定的通用语言,是普遍通行的日常交际语,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60多年来,普通话为打破语言交际障碍、增进地区民族间交往和促进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时代,推普又面临新问题、新任务,需要新思路、新举措,《光明日报》特推出推普周专题,邀请专家回顾普通话的前世今生,展望推普的形势方略。

2019年9月21日,《光明日报》第12语言文字版刊登李宇明教授《为脱贫贡献“语言之力”》一文,现全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为脱贫贡献“语言之力”

作者:李宇明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教授
中国辞书学会会长

语言统一是现代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普通话是中国语言统一的百年结晶。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一批志士仁人为救国发起了“切音字运动”,当时就提出了“普通话”的概念和国家的语言统一问题。历经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和1955年开始的推广普通话运动,普通话及其应用有了五个方面的巨大进展:

第一,普通话由一个模糊的概念发展为有明确标准、功能完备的语言;

第二,由只有少数人能用发展为全国接近80%的人可用,大多数中国人成为既能说普通话又能说方言的“双言人”,或既能说普通话又能说民族语言的“双语人”;

第三,由汉民族共同语发展为国家通用语言,并快速向海外传播,在国际上行使着语言的国家职能;

第四,传播媒体由平面媒体到有声媒体、网络媒体,开始进入融媒体时代;

第五,随着中文信息处理的进步,普通话已经解决了字处理、词处理的重大难题,开始跨入自然语言处理和语言智能的新征程。

普通话的发展完善,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减贫作出了巨大贡献。普通话改善了中国语言碎片化的状况,架起了政令畅通、信息联通的语言大道。美国著名学者费希曼(Fishman)、普尔(Pool)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先后研究过一百多个国家语言多样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一个语言极度繁杂的国家,总是不发达的或半发达的;而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总是具有高度的语言统一性”。这便是语言与贫困具有相关性的“费希曼-普尔假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功打破了“费希曼-普尔假说”,普通话的推广克服了语言碎片化对信息的阻隔,是打破这一假说的重要力量。

普通话是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中国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普通话的普及,普通话的普及又同时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教育具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大作用。国外一些学者研究发现,享有优厚教育资源的孩子,其说话总是使用“复杂语码”,而出身贫寒的孩子,说话则多使用“局限语码”;美国甚至认为这两类家庭的孩子在四岁时就有了“三千万词语差距”,并对后来的学业产生巨大影响,因而提出在幼儿教育时期就要为消除“三千万词语差距”而努力。在我国,普通话储存着最多的知识信息,是普及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文化力量。

普通话是促进人员、信息、技术、资财流动的重要保证。在中国乃至大中华范围内,普通话给出了人员、信息、技术、资金、商品等最大的活动半径。生产要素的流动速度及流动半径,决定着经济事业和扶贫事业的进展步伐。

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5G网络投入运营,人工智能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语言运用已经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中国,普通话伴有最高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掌握普通话及相关信息技术,才能占领信息高地,不被信息边缘化。而信息边缘化是当今造成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

推普有助于减贫扶贫,源自语言与教育、信息、互联网和人的能力机会的密切关系。当前我国语言扶贫的重点在农村、西部和民族地区。这一地区的推普扶贫具有“攻坚性质”,要“精准有效”,首先需问三个问题:谁最需要普通话?靠谁推广普通话?如何推广普通话?据此“三问”来制定推普扶贫方略。

推普对象可以分为成人和儿童。成人推普的难度很大,原因在于他们都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而且是社会主要劳动力,没有多少时间专学语言。成人推普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观念,要与脱贫致富的技能结合起来,与智能手机的语言技术结合起来,以此作为“推普之伴”。面向扶贫脱贫的推普,就如同凌霄花,只有紧紧攀缠着“推普之伴”,才能凌空绽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